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中国家庭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没有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当你面对任何一个学生的父母,只要你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使是陌生的两者也会产生“沟通无限”的场景,“可怜天下父母心” 尽显其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几乎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自身品行的不完善对子女的不利影响。从事教育十多年,亲历过不少子女或成功或惨败的场景,总想重提那句在教育战线上不知说过多少遍,却仍不为许多家长所动的“警世恒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子女是父母影子的缩影。”
1.失败的慨叹
初中学生章某某,是一个聪明调皮,脾气偏暴躁的男生,因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屡遭老师的批评。情节严重时,父母被叫到学校,本是一个良好的共同教育子女的机会,可是夫妻俩人初听脸红惭愧,但随即母亲认为班主任夸大事实与老师大声争执起来,其时章某在旁冷眼观看,经同室老师劝解夫妻双方气呼呼携子回家,此事不了了之。后该生迟到旷课未见好转,又于课堂上与老师顶撞、拍桌、摔门,其父母再次被叫到学校。其父母到校后本应客观的解决学生的问题,然而却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反说孩子在家对父母如何尊敬有礼,到学校变成这样,全是老师教育的失败。章某在一旁轻松旁观,如入无人之境,后又发展为与班主任老师语言相加,不欢而散。又一段时间后,该生于课堂上打骂前方智弱女生、于课后小便于该生桌斗,被学生上报学校。学校通知双方家长和班主任调节处理此事,章某母亲又与女生家长争吵,该生恼怒也操起方凳,砸向班主任老师,情节十分严重。校领导批评家长并对学生做出严肃处理,家长更怒又与校领导争吵,该生双拳紧握、眼睛急红、几次想对校领导动手,态度更加恶劣。学校坚持处理勒令该生转学,在转学前,该家长又多次到校领导办公室大吵大闹。其后据其邻里反映,该生在家与父母争吵后,抓起菜刀劈向母亲,致母亲受伤。平素该生父母在与邻里相处时常因小事粗语相骂,动辄拿物砸人,对该生的爷爷奶奶态度也很差,属不孝之列。
这样的结局应该说是一个很令人惋惜的结局,章某一开始并没有对老师、学生表现出更恶劣的情形,但为什么最终却一步步恶化升级,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处理学生错误过程中其父母所表现的不良行为:袒护、无理指责、态度蛮横、动粗、无赖作风。这一切都在一点一滴吞噬着章某的心理健康,左右着章某对所犯错的态度。
同类型的学生姜某,在校偷窃他人财物,与人打架、逃学、旷操,班主任老师多次教育,并请来父母沟通,希望对该生进行严格教育管理,但其母不仅不认同老师观点并怀疑老师诬陷该生捏造事实。该生破坏公物后被学校要求赔偿,其父母当众指责老师诬陷,并扬言一分不赔,后多方找关系找领导诉说该生如何如何品学兼优并无不良行为,拒绝接受学校处分。其后该生逃课更加频繁,其父母在校区找其回家一个多小时,不见踪影,而其时该生一直藏在暗处观察父母的情形、窃喜并抽烟。其母知情后气愤不已。
2.成功的联想
历史上成才、成功得益于父母良好的品行和言传身教的个例不胜枚举:统领中国革命军队的总指挥,朱德元帅的敦厚、仁爱、善良、耿直受益于母亲的为人善良、宽厚。在国际舞台上善于外交辞令儒雅智慧的周恩来总理,收益于养母进步开明的文化思想的教诲。美国总统华盛顿少年时砍掉父亲心爱的小树却从父亲的谆谆教诲中领悟出人生真谛的故事等等,都给了我们美好的启示。美国著名的华裔人士赵小兰之所以能取得事业的巨大成功,与她的家庭有一个学习型的母亲存有莫大的关系。赵小兰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家庭,他们家晚上极少开电视,父母以身作则,不在电视前花太多的时间,母亲跟孩子一起读书,父亲处理未完的公务。母亲虽然年过半白,却与二三十岁的孩子一道攻读硕士学位。孩子回家后,由大的姐姐带头,自动读书,而且分担家里的琐事。就这样,赵小兰的母亲在培养好孩子的同时,自己也通过自学获取了硕士学位。
我亲历了一个女孩子由失败向成功转化的过程:邹某 聪明活泼,成绩也不错,因为结识了几个调皮和不好好学习的男孩子,开始迟到、逃学、撒谎、成绩一落千丈。面对此种情况,年轻的班主任很着急,对女孩子先是批评,后是鼓励,方法用了不少,但几乎没有效果,经建议班主任请来了邹某的父母,邹某的父母为人非常随和,态度谦谨,既爱女心切,又表示了真切地和老师交流和子女沟通的诚意,使原本担心出现不愉快的班主任消除了顾虑,双方进行了愉快的沟通,相约每两周会一次面进行沟通共同挽救邹某。一周后学生没变化,两周后也没变化,一个月后学生逃课有所收敛,两月后学生表示自己不再逃课,四个月后学生突然变了个人似的:提前到校、按时上课、不睡觉、不打瞌睡、不再和原来的调皮孩子来往,课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还积极向老师请教,按时完成作业,期中考试成绩进步了一百多名。连平时最差的科目——数学,也让数学老师惊呼:不得了,进入班级前列,年级中等。邹某说每日回家后父母都要抽时间和自己谈心,每晚与自己一起共同学习,并且还利用暑假时间带自己外出旅游,又找来了优秀的大学生姐姐交流,从来不发脾气,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感染了自己,慢慢地自己浮躁的情绪沉静下来,也体会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好像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一样,产生了感激和报答之心。用她自己的话说:“父母对我这么好,再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啦。”在这里,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与班主任积极沟通协调,和自身良好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学生的心理,最终达到了质变。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同时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父母过于溺爱、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家长的错误示范对孩子思想品德素质的影响及父母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消极影响,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病根在父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一位父母在生育了儿女后自身的思想品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儿女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对子女心理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重要的作用。“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父母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同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子女的心田,净化着孩子的心灵空间。愿更多的父母能认识到这一点,愿更多的父母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品行修养,给孩子创造一个宁静、和平、幸福、安定、温暖的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
愿每一位学生健康并快乐的成长!
1.失败的慨叹
初中学生章某某,是一个聪明调皮,脾气偏暴躁的男生,因为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屡遭老师的批评。情节严重时,父母被叫到学校,本是一个良好的共同教育子女的机会,可是夫妻俩人初听脸红惭愧,但随即母亲认为班主任夸大事实与老师大声争执起来,其时章某在旁冷眼观看,经同室老师劝解夫妻双方气呼呼携子回家,此事不了了之。后该生迟到旷课未见好转,又于课堂上与老师顶撞、拍桌、摔门,其父母再次被叫到学校。其父母到校后本应客观的解决学生的问题,然而却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反说孩子在家对父母如何尊敬有礼,到学校变成这样,全是老师教育的失败。章某在一旁轻松旁观,如入无人之境,后又发展为与班主任老师语言相加,不欢而散。又一段时间后,该生于课堂上打骂前方智弱女生、于课后小便于该生桌斗,被学生上报学校。学校通知双方家长和班主任调节处理此事,章某母亲又与女生家长争吵,该生恼怒也操起方凳,砸向班主任老师,情节十分严重。校领导批评家长并对学生做出严肃处理,家长更怒又与校领导争吵,该生双拳紧握、眼睛急红、几次想对校领导动手,态度更加恶劣。学校坚持处理勒令该生转学,在转学前,该家长又多次到校领导办公室大吵大闹。其后据其邻里反映,该生在家与父母争吵后,抓起菜刀劈向母亲,致母亲受伤。平素该生父母在与邻里相处时常因小事粗语相骂,动辄拿物砸人,对该生的爷爷奶奶态度也很差,属不孝之列。
这样的结局应该说是一个很令人惋惜的结局,章某一开始并没有对老师、学生表现出更恶劣的情形,但为什么最终却一步步恶化升级,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处理学生错误过程中其父母所表现的不良行为:袒护、无理指责、态度蛮横、动粗、无赖作风。这一切都在一点一滴吞噬着章某的心理健康,左右着章某对所犯错的态度。
同类型的学生姜某,在校偷窃他人财物,与人打架、逃学、旷操,班主任老师多次教育,并请来父母沟通,希望对该生进行严格教育管理,但其母不仅不认同老师观点并怀疑老师诬陷该生捏造事实。该生破坏公物后被学校要求赔偿,其父母当众指责老师诬陷,并扬言一分不赔,后多方找关系找领导诉说该生如何如何品学兼优并无不良行为,拒绝接受学校处分。其后该生逃课更加频繁,其父母在校区找其回家一个多小时,不见踪影,而其时该生一直藏在暗处观察父母的情形、窃喜并抽烟。其母知情后气愤不已。
2.成功的联想
历史上成才、成功得益于父母良好的品行和言传身教的个例不胜枚举:统领中国革命军队的总指挥,朱德元帅的敦厚、仁爱、善良、耿直受益于母亲的为人善良、宽厚。在国际舞台上善于外交辞令儒雅智慧的周恩来总理,收益于养母进步开明的文化思想的教诲。美国总统华盛顿少年时砍掉父亲心爱的小树却从父亲的谆谆教诲中领悟出人生真谛的故事等等,都给了我们美好的启示。美国著名的华裔人士赵小兰之所以能取得事业的巨大成功,与她的家庭有一个学习型的母亲存有莫大的关系。赵小兰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家庭,他们家晚上极少开电视,父母以身作则,不在电视前花太多的时间,母亲跟孩子一起读书,父亲处理未完的公务。母亲虽然年过半白,却与二三十岁的孩子一道攻读硕士学位。孩子回家后,由大的姐姐带头,自动读书,而且分担家里的琐事。就这样,赵小兰的母亲在培养好孩子的同时,自己也通过自学获取了硕士学位。
我亲历了一个女孩子由失败向成功转化的过程:邹某 聪明活泼,成绩也不错,因为结识了几个调皮和不好好学习的男孩子,开始迟到、逃学、撒谎、成绩一落千丈。面对此种情况,年轻的班主任很着急,对女孩子先是批评,后是鼓励,方法用了不少,但几乎没有效果,经建议班主任请来了邹某的父母,邹某的父母为人非常随和,态度谦谨,既爱女心切,又表示了真切地和老师交流和子女沟通的诚意,使原本担心出现不愉快的班主任消除了顾虑,双方进行了愉快的沟通,相约每两周会一次面进行沟通共同挽救邹某。一周后学生没变化,两周后也没变化,一个月后学生逃课有所收敛,两月后学生表示自己不再逃课,四个月后学生突然变了个人似的:提前到校、按时上课、不睡觉、不打瞌睡、不再和原来的调皮孩子来往,课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还积极向老师请教,按时完成作业,期中考试成绩进步了一百多名。连平时最差的科目——数学,也让数学老师惊呼:不得了,进入班级前列,年级中等。邹某说每日回家后父母都要抽时间和自己谈心,每晚与自己一起共同学习,并且还利用暑假时间带自己外出旅游,又找来了优秀的大学生姐姐交流,从来不发脾气,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感染了自己,慢慢地自己浮躁的情绪沉静下来,也体会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好像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一样,产生了感激和报答之心。用她自己的话说:“父母对我这么好,再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啦。”在这里,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与班主任积极沟通协调,和自身良好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学生的心理,最终达到了质变。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同时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父母过于溺爱、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家长的错误示范对孩子思想品德素质的影响及父母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消极影响,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病根在父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一位父母在生育了儿女后自身的思想品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儿女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对子女心理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重要的作用。“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父母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同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子女的心田,净化着孩子的心灵空间。愿更多的父母能认识到这一点,愿更多的父母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品行修养,给孩子创造一个宁静、和平、幸福、安定、温暖的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
愿每一位学生健康并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