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上手机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类人
  你是否注意到身边一种越来越多的现象:朋友们聚餐,都埋头玩手机;同事们坐电梯,都各自看手机;家人在一起,还是各自摁着手机……这些现象都是手机依赖症。据研究,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患者尤以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性和学生三类人居多。随着手机普及率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无法离开手机。
  4种症状
  对手机上瘾的人往往有4种症状:1.当登录不上网络的时候会产生孤独挫折感;2.一旦有新的软件出现,就会强烈渴求升级到更高配置;3.喜欢在新设备使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4.由于过于关注手机,以至于影响到生活和学习。
  1/3
  一项全球调查显示,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1/4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重要,2/3的手机使用者睡觉时不关机,超过1/3的人离开手机无法生活。2011年在美国的一项调查更进一步揭示了这种依赖,被调查者表示,只要能使用智能手机,70%的人愿意放弃喝酒,超过50%愿意在一周时间内远离咖啡因,22%表示宁可不刷牙,20%愿意放弃电脑,还有1/3表示宁可放弃一周性生活。
  3.93小时
  据统计,上班族日均使用手机时长为3.93小时,这意味着除去睡觉8个小时以及工作8小时外,几乎占据了一天时间的一半。57.1%的人除了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外,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小时以上,其中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有19.6%。
  30秒
  超7成人常在睡前使用,55.1%为乘坐交通工具时使用,卫生间则以43.34%的比例位居第三,甚至有15.98%的人在走路时也经常摆弄手机。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必须查看手机34次,平均查看一次手机不超过30秒,甚至只是经常性的滑动屏幕。
  21.37%有关工作
  调查显示,仅有21.37%的人使用手机和工作有关。英国研究机构表明,智能手机在不知不觉中延长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因为有限的工作时间被手机挤占,造成“无意识加班”时间平均超过2小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
  55.7%交流变差
  调查显示,55.7%的人认为手机使自己的现实交流能力变差,46.1%的人认为会使生活圈变窄,29.9%的人表示会陷入更深的孤独。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
  不足30分钟
  如今19.9%的人用手机或短信与家人朋友聊天,而以面對面聊天为主的受访者仅有19.4%。高达47.5的受访者每天在家使用个人智能终端1-3小时,与之相反,每天跟家人一起沟通不足30分钟的人却有46.9%之多。
  36.5%单调空虚
  人们为什么会越来越频繁的用手机?65.2%的人表示是方便快捷,64.1%的人表示是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64.0%的人认为是生活需要,36.5%的人直言是现代人生活单调,内心空虚。“不能活在当下”是现代人的通病,手机等高科技手段恰好提供了“不在此时此刻”的途径。人们越依赖这种高科技手段,就越容易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W
  责编 / 杨宇
  fx1983@sohu.com
其他文献
在这个糜烂得近乎窒息的时代,非命的死亡司空见惯,已难以唤起人们应有的怜悯与愤怒。每个人都蜷缩着走在自以为“安全”的人生之路上,以为那是唯一属于自己的坦途,矜持自喜。其实,都是走在危机四伏的地震带上,这次是他,下次便是你。你能看见别人的消失,在他人目睹你的湮没之前,你是幸福的,这便是这个时代智者的小幻觉。  现在,我们看见了两个年轻人的毁灭。  在北京,一对即将结婚的男女,因为买房纠纷而生龃龉,进而
好的心理机能是趋利避害,糟糕的心理机能是趋害避利。正值豆蔻年华的丁晓茹(化名),聪明勤奋,好学会学,成绩优异,且考试上瘾,每次考试都要考第一名,否则就会焦躁不安,觉得自己很失败。有了这样的孩子,很多家长应该很欣慰吧?殊不知,考试上瘾也是一种病,是一种糟糕的心理机能,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孩子将为考试牺牲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被封“学霸姐”,  患上“嗜考症”  周三下午,一个长得眉清
渴望“长大了”的爱情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在电视剧里结过好几次婚了,现实生活中的感情能谈谈吗?  黄海波(以下简称黄):怎么说呢,我是个晚熟的人,对于男孩的成长,谈恋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我18岁时才有了初恋。女友是同一所大学美术系学生。当时,美术系画男体局部肌肉,需要一个男模特。那时候我比较消瘦,便被选了去。在当男模的20多天里,我每天都在盯着一个女生看。看得出神以后,我决定给她写一封信,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杨志玖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中国部主任弗兰西丝伍德博士(汉名吴芳思)1995年所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