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远期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每日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5 μg/kg,治疗3~5 d,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干细胞行流式细胞检测CD34造血干细胞数量达(1.8±1.7)×106/kg。采集后第2天在DSA检查下行经股动脉超选肝动脉植入术或手术经胃网膜右静脉置管至门静脉主干注入,术中监测门静脉压力。术后积极降低门静脉压力,保护肝肾功能;第3天给予抗凝治疗,防止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2)随访情况:患者生存率、肝功能Chi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组织学Knodell评分、慢性肝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L)评分。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方式随访,随访内容为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B超及CT检查患者腹腔积液情况;行肝功能Child及MELD评分;行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取活组织检查;调查患者慢性肝病生存质量。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

(1)治疗情况:42例患者经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大小便情况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0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Ⅰ度肝性脑病3例,术后1个月及3个月各发生肝肾综合征1例均死亡,术后6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自发性腹膜炎1例,其余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或好转。(2)随访情况: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57个月(1~60个月),5年生存率为95.23%。患者术后5年肝功能Child评分及MELD评分分别为(7.1±1.1)分和(14±4)分,与术前的(9.4±1.8)分和(19±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2,3.773,P<0.05)。患者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前患者肝小叶结构紊乱,被纤维切割,肝细胞水肿变性,呈毛玻璃样变,有点状及碎屑坏死;可见汇管区-汇管区桥接坏死,汇管区内有纤维组织增生,其内有中等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假小叶形成。移植后5年患者正常肝小叶形成明显增多,且分布更加趋近正常,肝细胞水肿变性,见少量点状坏死,未见明显碎屑坏死;汇管区内纤维组织增生较前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染色明显变淡。移植后5年患者Knodell评分为(9.9±2.7)分,与移植前的(14.1±4.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2,P<0.05);HRQL评分为(167±21)分,与移植前的(134±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P<0.05)。

结论

自体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能长期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组织形态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胫骨后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并评价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胫骨后pilon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0例,女10例;年龄23~77岁,平均50.6岁;按照俞光荣分型:I型5例,Ⅱa型3例,Ⅱb型4例,Ⅲ型7例,1例因无术前CT无法明确分型;受伤机制:平地滑倒2例,交通伤7例,下楼梯摔伤5例,运动伤2例,骑自行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修复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旋后外旋型的Ⅳ度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修复三角韧带的不同结构将患者分为不修复组(9例)、深层修复组(7例)、浅层修复组(9例)和完全修复组(8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摄踝关节正、侧位和自重应力位X线片。4组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髂骨移植重建外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因外伤导致外踝骨、皮肤缺损的5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3~56岁,平均35.4岁。骨缺损部位:左侧2例,右侧3例,骨缺损均为下胚腓靭带以远,骨缺损长度3.2~4.5 cm。采用分期治疗:一期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二期行游离髂骨移植重建外踝。结果5例一期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活。随访时间33~38个月,平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京津唐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京津唐地区9所医院与长三角地区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和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京津唐地区9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长三角地区8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789例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男女比为1
目的观察在自行设计研发的悬臂式齿突导针瞄准器辅助下经皮颈椎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D'Alonzo 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7例Anderson-D'Alonzo 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16 ~ 61岁,平均37. 5岁。均行手术治疗:术前颅骨牵引或颌枕带牵引,复位并维持复位状态;术中在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机对院内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 ~ 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50例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术前等待时间在72 h内),优化治疗流程,缩短术前等待时间,设为研究组;从术前等待时间超过72 h的患者中依据年龄、性别、住院距受伤时间、内科合并症与研究组进行1:1匹配,筛选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在局部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案例组。传统组40名学生采用既往常规教学方式;案例组40名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胸廓出口综合征和胰头癌临床案例。学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和考试。采用SPSS 18.0对组间数据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案例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的得分均高于
目的探讨氢饱和生理盐水(HR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72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SO)组、SAP组、HRS组3组,每组24只。SO组大鼠开腹,仅翻动胰十二指肠后关闭腹腔。SAP组和HRS组大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制备SAP模型。SO组和SAP组大鼠造模成功后5 min,经尾静脉注射普通生理盐水(6 mL/k
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十分常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传统外科手术一直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虽面临药物、内镜、放射介入治疗等严峻挑战,但外科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取代,并非是正在消失的外科。多学科团队模式为门静脉高压症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发展、新治疗指南与共识的制订,规范了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蛋白短链RNA,通过靶向抑制mRNA翻译或切割mRNA调控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进,是肿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近年来,研究者发现miRNA在胆管癌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miR-21参与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等多种生物过程,有可能作为胆管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化疗效果评价的新型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