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一种人文情怀,甚至以一种哲学视野去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题材电影的内在情态。在切入角度上,以“伦理隐喻”为聚焦点,从“礼俗文化”与“自我认同”、“静态意向”与“动态意向”、“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伦理”三个维度关注这些影片中所展现的伦理交锋或碰撞,以及这些影片中的“情爱因素”如何交织进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之中,进而探讨“情爱”背后的时代隐喻乃至“原型意义”,并对市场化浪潮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乡土题材电影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