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尿沉渣TB-DNA在泌尿系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沉渣结核病-DNA(TB-DNA)在泌尿系结核病(UTB)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疑似为UTB的61例患者尿液沉渣标本实验室系统检测资料,以上患者就诊期间均已完成FQ-PCR检测法、结核分枝杆菌(MTB)涂片检测与MTB培养法,最终确诊为UTB31例、非UTB30例,比较3种检验方法诊断UTB的效能。结果 FQ-PCR检测尿沉渣TB-DNA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率明显高于MTB涂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Q-PCR检测敏感度、准确率、阳性率明显高于MTB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特异度与其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Q-PCR检测尿沉渣TB-DNA用于UTB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可减少早期UTB诊断漏诊率。
其他文献
疗程是结核病患者治愈的一个关键因素,药物敏感肺结核长疗程与非依从性、随访丢失有关,耐多药结核病与治疗成功率低有关。标准6个月方案治疗药物敏感肺结核虽然高效,但也存在诸多挑战,如耐药性的增加、治疗依从性差、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或药代动力学差异等导致不理想的治疗结局。研发安全而有效的、缩短痰培养转阴时间、提高治愈率和治疗完成率、降低发病率、病亡率和复发率的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有效的结核病短程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事业的基础和支撑。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方原因,乡村教师队伍一直是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有效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乡村高质量教师来源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06年始,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2009年,“特岗计划”在湖南省开始实施,作为湖南省第一批设岗县,“特岗计划”在平江县实施至今已有13年。推行该计划
<正>如何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复习课的重点。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数学重难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梳理,将重点放在学生未掌握的数学知识上,可通过重点知识专题回顾、思维导图、变式训练、错题辨析等手段来展开。
期刊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通过批判工人在“高强度”“强制性”的异化劳动和“肉体享乐”“没有远见”的异化休闲中逐渐非人化的现实,指出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不公平的竞争、不公正的制度、不平等的教育,隐于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工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丧失。恩格斯在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生活状况考察中所生成的劳动与休闲思想,有利于认清新时代劳动与休闲在美好生活实践中的地位,劳动与休闲新表征下的异化本质,以及劳动与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是结核病发病的蓄水池,是持续不断的新发患者的来源。5%~10%的LTBI者一生中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LTBI高危人群中发病风险更高。LTBI是导致结核病疫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联合国结核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呼吁重点关注LTBI管理,控制和减少LTBI者由于重新激活而导致结核病的发病。该文就LTBI疾病负担、流行现状、发病风险、患者管理及防治策略等进行
“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中考的必要知识点。中考中有关“圆”问题的情境灵活多变,部分习题既考查圆的性质,又考查其他几何知识,难度较大,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文章指出,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解答有关“圆”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迅速找到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应做好问题类型的汇总,并结合具体例题探究相关解题思路,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解题指引。
临近中考,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升复习质量及学习成绩.对于初中数学这门课程来讲,有效提升中考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不仅可以帮助学习巩固知识点、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查缺补漏,优化课堂质量.因此,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分析,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并未对中考复习课引起重视,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这将
伴随20世纪20年代末焊接技术的诞生,现代意义的输油管道建设开始萌芽,随着二战期间及战后国际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管道工程迅猛发展。本文以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油气管道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分析阐述了当今社会长输油气管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背景下,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整合
重载AGV凭借其高承载、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点逐渐成为生产制造业的核心设备之一。针对重载AGV制造成本高,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以某项目中水泥管片生产流水线为背景,考虑总体设计目标,提出一种高承载、移动灵活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对其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并开展以轻量化为目标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分别对重要功能结构加以安全可靠性验证。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依据水泥管片生产线的工作流程与驱动轮系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