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的优化能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更适应于学生的高校学习。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点:找准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大胆取舍教材;发挥学生无意注意功能,大胆补充外部信息资源;遵循学生逻辑思维特点,大胆重组教学资源;依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大胆优化教学资源。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优化整合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着眼于课程实施的资源,它不是以教科书文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而是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它强调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抉择过程。
  一、找准学生思维的亮点,大胆取舍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分析自己的教育对象,知道他们对哪部分知识更了解,找准他们思维的亮点,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出发,去认知新的知识。
  1. 根据城乡差异取舍教材资源
  比如,农村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更为了解,在使用教材文本中的资源时,就可以大胆舍弃学生对城市不甚了解的部分,而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中关于农村部分的资源。
  2. 根据地域差异取舍教材资源
  东部沿海学校与西部内陆学校的学生,南方与北方的学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大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教材资源时,也必须考虑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而对教材资源作相应的取舍。
  二、发挥学生无意注意功能,大胆补充外部信息
  注意是初中生心理活动中对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对于有兴趣的活动,学生能集中注意乐意参加,置身于活动之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地。相反对于没有兴趣的活动,学生很难集中注意,有的表现出漫不经心,也有的甚至毫无顾忌地拒绝。这正是学生的无意注意在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补充外部信息资源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程度,从而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补充的外部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大方面:
  1. 来自于生活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搜取资源,会因所使用材料来自学生自身的经历或身边耳闻目睹的事,有亲切感,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 与时代并行
  列举的材料中所反映的事实,应尽量是当今时代所发生的事。这样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3. 具有典型性
  补充的材料所反映的事实应是比较典型的,能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4. 地方特点性
  本地与外地的材料,尽量取本地的;国内与国外的材料,尽量取国内的。因为本地的或是本国的材料学生更熟悉,是建立在学生思维出发点基础之上的。
  三、遵循学生逻辑思维特点,大胆重组教学资源
  逻辑思维是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所进行的思维。它讲究严密的逻辑性,以严密的结构、层次分明的表达受到人们的青睐,便于人们理解。
  1. 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结构来组合教学资源
  比如人教版2002年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的规则》中的1~3课内容,从形式上看较散,学生难以理清思路。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规则“是什么”,教材内容包括“关于规则的故事”。其次,利用教材中已有材料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教材内容包括“生活离不开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再次,很自然地过渡到“怎么办”,教材内容包括“在规则中自由成长”“在生活中运用规则”。这样以规则专题的形式,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把教材内容组合起来,而不是分“课”来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到“规则”的学习中。
  2. 按“大前题”——“小前题”——“结论”三段论的思维结构来组合教学资源
  比如,在讲消费问题时,先确定大前题“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教材内容包括“生活从哪里开始”,再确定小前题“合理的消费方式”,教材内容包括“合理的购物方式”“时尚与未来”,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该怎样正确消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3. 按“材料”——“结论”的归纳思维方式或“结论”——“材料”的演绎思维方式来组合教学资源
  四、依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大胆优化教学资源
  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或表象所进行的思维。思维的任务和分析综合的过程是用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对“呆板”的“死”的文本材料,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形式上的改造,赋之以新的“生命活力”,必然更有利于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去思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电脑的功能,把教材上的文本资料制作成动态的表格或漫画等,有时还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与材料内容形式相符的音乐
  这样能使材料更直观、更简洁,让学生能更直接、更方便地认识材料、体验材料。比如,牛奶的生产“旅程”(人教版2002年,七年级下第65页)六幅画面简明再现了牛奶的生产“旅程”,笔者在教学中把这六幅画面利用电脑技术制作成动态的画面,学生兴趣大大提高,很快就体会到“生产决定消费”这一观点。
  2. 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引进一些音像资料,包括学生自己拍摄的生活剪影等
  比如在《沟通与理解》一目(人教版2002年,七年级下第11页)的教学中,笔者曾征得一位学生的同意,选取了他妈妈生日时拍摄下来的录像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这段录像既有生动的画面,又有优美的音乐,更主要的里面还有他们自己的同班同学,学生们兴奋极了。很多学生当时就表示,等父母生日时,自己也要好好地为他们庆祝一下。这其实也就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了思想基础。
  总之,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不仅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符合浙江省提出的轻负高效的要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不断地优化和整合,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新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历史与社
   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兰溪市柏社中学)
其他文献
针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存在偏心质量并导致振动及噪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偏心椭圆转子压缩机设计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无偏心质量,加工更容易,运行也将更平稳.
摘 要: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都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一旦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产生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兴趣;积极性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所说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于学习者而言,一旦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这样,学习的活动就会由被动变为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研究了目前不同阶段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高低不同,影响因素也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其中最突出的是教育
在这个比设计.比创意的时代,全世界都在用智慧的设计在商场角逐,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对设计理论的探讨和设计手段的研究,都将是这个栏目的内容。
摘 要:Access数据库课程在实施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提高。数据库对他们来说,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计算机技术。任务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成功果实,不仅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Access;应用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是信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只要我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它是我们带领学生感悟人生、体验生活魅力的五彩桥。  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身边的诱惑”一课,考虑到“领奖台的诱惑”,对于大部分与“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像润滑剂,能“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等,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   研究表明:视觉获得知识的比率为83%,听觉为11%,这说明了视听结合在学习中的优势。研究又表明:视觉使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为81.7%,听觉为54.6%,这说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服装表演专业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新兴的学科,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高校服装表演教师不仅要
介绍了一种用于输送物料的星形半开叶轮高压小流量离心通风机的国产化研究,阐述了其结构型式,气动设计,三维有限元强度校核及机械密封.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体化教学的体现。它以行为主义学习模式为理论基础,以程序学习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任务驱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项目的选取和教学步骤的实施。   首先,要選取教学项目,项目的选取要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