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民族体育旅游业由于其关联与辐射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其在弘扬民族文化,脱贫致富缩小区域差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与回笼货币;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诸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关注西部民族体育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体育旅游;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014—03
产业经济学揭示,各种产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产业的发展可促进或带动另一些产业的发展,即所谓的产业关联。伴随着西部旅游业的兴起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民族体育旅游业涉及到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依托性和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不仅涉及到直接为民族体育旅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通讯业、食宿餐饮业、观光娱乐业等,还涉及到间接为民族体育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其它行业,如园林、纺织、金融、外贸、国土地产、食品加工、海关税务等。并对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以及改善西部投资环境、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民族体育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1 对大众旅游业的充实和弥补作用 民族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对大众旅游业的兼容与支持,同时也是对大众旅游业内容的充实和缺陷的弥补。大众旅游业多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辅以度假、会议、生态、专项等旅游产品辅。这些旅游产品共同的缺陷是参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强,对旅游者缺乏深层次的吸引力,难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新求异、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追求快感等更高层次的心理追求。而民族体育旅游的特色恰恰是新奇刺激、富有参与性、挑战性和娱乐性,这正符合当代旅游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因此说,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众旅游产品的不足之处,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增强旅游产品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大众旅游业和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同步发展。
1.2 对交通运输、通讯业的促进作用 民族体育旅游无论是接待当地的游客或是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都存在着体育旅游客源与旅游市场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旅游者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时,才能吸引旅游者常来常往,这就是旅游业常说的可进入性。
“要开发,先开路;要想客人留得住,通讯必须靠得住。”说的是必须解决影响旅游客源可进人性的交通和通讯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了旅游地内部交通的便利和通讯的顺畅,才能缩短民族体育旅游的空间距离,加强旅游营地、旅游者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
民族体育旅游营地大多分散在交通不便、通讯闭塞的少数民族村寨,故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开发和繁荣,必然大大促进当地交通和通讯部门迅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扩大通讯覆盖面。
1.3 刺激住宿、餐饮、销售和游览娱乐业的超常发展 民族体育旅游业除了提供民族体育旅游服务外,与大众旅游服务一样,离不开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开发和兴旺,不仅可以刺激直接为民族体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交通通讯、旅馆餐饮业的超常发展,还可间接拉动为民族体育旅游服务的商品销售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兴旺发达。
1.4 为广告业、新闻媒介带来新的商机 民族体育旅游业宣传、广告的特殊重要性是由其产品的特点决定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不同于制造业的产品,制造业的产品町陈列、展览,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可直观地进行识别和选择。而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大多是无形的、不可转移的,只能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的宣传,间接地进行介绍和描绘来吸引人们参与。因此,民族体育旅游的宣传、广告对其产品的推介销售尤为重要。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加拿大旅行社的广告宣传费用占总预算的79%之多;泰国旅游局把总预算的60%用作宣传促销;据说美国每花1美元的宣传费用,即可吸引1名游客;墨西哥花1美元的宣传费用,可换回40美元的收益;另据香港旅游协会统计,每花1港元宣传费,可获123美元的直接或间接旅游收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可谓不惜血本、竭尽全力。近几年来,其宣传、广告和大型促销活动费用高达数千万元(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永顺县的“猛洞河漂流”和“吉首市德夯苗族风情园”等旅游景点的各种宣传和广告费用)。多年的苫心经营和全方位宣传,终于迎来了湘西旅游的春天,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据当地报纸报道,2004年《疯狂的五一黄金周》期间“28列旅游专列、6万多辆旅游专车进入湘西,游客近50万人,旅游收入达4780余万元”。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但知名度很低,许多极其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未能被世人所了解,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吸引作用。只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伞方位宣传,只有当广告及各种媒介的宣传铺天盖地、促销活动花样百出时,才能使西部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广为人知,才能激发国内、外客人来西部旅游的热情。可以预料,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和繁荣,必将为国内、外广告业和新闻媒介带来新的商机。
2 对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的促进作用
2.1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一般只能实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支付能力,必须以外汇贮备为后盾。—个国家拥有外汇的多少,是衡量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支付能力的重要标志。
扩大国家外汇收入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是对外贸易渠道,二是非贸易渠道。民族体育旅游业是直接创汇的非贸易型创汇,与贸易创汇相比它具有无形贸易和现汇收入等特点,且换汇成本较低。据有关资料报道,1997年我国旅游创汇110多亿美元,其中体育、娱乐、休闲旅游所占比例大约为1/3(约40亿美元)。因此说,开发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大力开辟国际体育旅游新航线,可成为我国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的又一条“黄金渠道”。
2.2 回笼货币,平衡国内供求 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如果超过市场商品价格的总和,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国家回笼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和“信用回笼”等。
民族体育旅游业通过向人们提供旅游产品回笼货币,既是“商品回笼”又是“服务回笼”。发展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刺激人们的旅游消费,是扩大内需、回笼货币与平衡国内供求的有效途径。
3 对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的促进作用
3.1 民族体育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是综合性很强的 服务行业 它除了必须提供满足旅游者的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需求的服务外,还必然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的研究报告显示,1996午全世界旅游就业者达2.5亿人,未来10年还将增加1.3亿个新的就业机会,到2006年全世界旅游行业每2-4s将创造一个新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民族体育旅游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上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
3.2 民族体育旅游引爆的就业机会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就业机会,即由民族体育旅游者直接消费所产生的,包括民族体育旅游业中的各种就业人员,以及接待设施、商店、酒吧、夜总会中的就业人员等;另一种是间接就业机会,即由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所推动的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如建筑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据统计,1996年我国仅国际旅游业就直接吸纳就业人员111.6万人,若按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5个就业机会”的理论来推算,1996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的间接就业人员就应有近560万人,这无疑是为我国劳动力就业又开辟了一块广阔的天地。
3.3 民族体育旅游业所引爆的就业机会另有两个独具的特点,一是季节性就业量大。因为民族体育旅游虽然常年都有,但仍有淡、旺季之分。如西北部的溜冰、滑雪主要集中在冬季,而南方的登山、攀岩、钓鱼、探险则以夏季最为适宜。这就为那些只需季节性就业的人群,如放寒、暑假的大、中专学生和农闲时的村民等提供了最佳就业机会。二是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据国外研究表明,从事旅游业的女子与男子的比例为3:1)。
4 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1)民族体育旅游业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为满足人们追求刺激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型行业。就全球而言,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民族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作用当然不可忽视。
2)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的底子薄、规模小,其生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差,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西部地区的许多国营和集体工厂几乎全部瘫痪或破产了,数百万干部、职工成了下岗人员;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大部分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农村和牧区,耕作与养殖技术相当落后,有的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普遍存在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象,许多农、牧民的生活相当贫困。但我国西部地区却蕴藏着比比皆是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尤其是西部地区在贯彻国家“退耕退林”、“退耕还牧”和“退耕还鱼”政策后,农、牧区的闲散劳动力更多了。这些情况足以说明西部地区是一块亟待开发大众旅游和民族体育旅游的“特大富矿区”,通过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西部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从而实现“山是金银山,树是摇钱树,地是刮金板,人是活神仙”的美好理想是完全可能的。
5 对改善西部投资环境,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初级阶段的市场目标主要是国内游客,一旦其形成规模、具有知名度后,开发国际体育旅游市场的浪潮便会接踵而至。体育是没有国界的,它不分民族、人种、语言和宗教信仰,是联系和融汇世界各民族文化精萃的纽带,是沟通全世界人民互相交往的桥梁。
1)民族体育旅游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既能促进我国东西地区人民的感情交流和经济合作,又能让世界了解西部,让西部了解世界。开发西部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有利于加深东西部地区,乃至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彼此了解,互通有无,这也是西部地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先决条件。
2)民族体育旅游是一个开放性行业,在游客中有大量的国内外科学家、学者、企业家等,他们可以带来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使西部地区更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同时,国内外客人也能通过民族体育旅游真实地了解到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和投资环境,从而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民间的友好交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甚至可以起到官方渠道所不能起的作用。
3)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发展国际体育旅游可获得外汇收入,这就使国外旅游者的财富直接转移到了西部地区;而发展国内体育旅游则使货币从外地区转入西部,从而使国民收入在国内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游客人数较多,如果西部地区有足以吸引旅游者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并将国内、外游客吸引来访,那么这些旅游者的花费对该地区来说便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经济注入”。毫无疑问,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渐缩小西部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差距。
总之,开发民族体育旅游的确可以促进各行业的发展,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我们除了可以继续沿用“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招商引资办法外,更要努力开创“民族体育旅游既搭台又唱戏,各行各业紧密配合一呼百应”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民族体育旅游;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014—03
产业经济学揭示,各种产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产业的发展可促进或带动另一些产业的发展,即所谓的产业关联。伴随着西部旅游业的兴起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民族体育旅游业涉及到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依托性和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不仅涉及到直接为民族体育旅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通讯业、食宿餐饮业、观光娱乐业等,还涉及到间接为民族体育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其它行业,如园林、纺织、金融、外贸、国土地产、食品加工、海关税务等。并对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以及改善西部投资环境、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民族体育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1 对大众旅游业的充实和弥补作用 民族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对大众旅游业的兼容与支持,同时也是对大众旅游业内容的充实和缺陷的弥补。大众旅游业多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辅以度假、会议、生态、专项等旅游产品辅。这些旅游产品共同的缺陷是参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强,对旅游者缺乏深层次的吸引力,难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新求异、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追求快感等更高层次的心理追求。而民族体育旅游的特色恰恰是新奇刺激、富有参与性、挑战性和娱乐性,这正符合当代旅游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因此说,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众旅游产品的不足之处,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增强旅游产品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大众旅游业和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同步发展。
1.2 对交通运输、通讯业的促进作用 民族体育旅游无论是接待当地的游客或是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都存在着体育旅游客源与旅游市场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旅游者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时,才能吸引旅游者常来常往,这就是旅游业常说的可进入性。
“要开发,先开路;要想客人留得住,通讯必须靠得住。”说的是必须解决影响旅游客源可进人性的交通和通讯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了旅游地内部交通的便利和通讯的顺畅,才能缩短民族体育旅游的空间距离,加强旅游营地、旅游者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
民族体育旅游营地大多分散在交通不便、通讯闭塞的少数民族村寨,故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开发和繁荣,必然大大促进当地交通和通讯部门迅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扩大通讯覆盖面。
1.3 刺激住宿、餐饮、销售和游览娱乐业的超常发展 民族体育旅游业除了提供民族体育旅游服务外,与大众旅游服务一样,离不开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开发和兴旺,不仅可以刺激直接为民族体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交通通讯、旅馆餐饮业的超常发展,还可间接拉动为民族体育旅游服务的商品销售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兴旺发达。
1.4 为广告业、新闻媒介带来新的商机 民族体育旅游业宣传、广告的特殊重要性是由其产品的特点决定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不同于制造业的产品,制造业的产品町陈列、展览,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可直观地进行识别和选择。而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大多是无形的、不可转移的,只能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的宣传,间接地进行介绍和描绘来吸引人们参与。因此,民族体育旅游的宣传、广告对其产品的推介销售尤为重要。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加拿大旅行社的广告宣传费用占总预算的79%之多;泰国旅游局把总预算的60%用作宣传促销;据说美国每花1美元的宣传费用,即可吸引1名游客;墨西哥花1美元的宣传费用,可换回40美元的收益;另据香港旅游协会统计,每花1港元宣传费,可获123美元的直接或间接旅游收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可谓不惜血本、竭尽全力。近几年来,其宣传、广告和大型促销活动费用高达数千万元(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永顺县的“猛洞河漂流”和“吉首市德夯苗族风情园”等旅游景点的各种宣传和广告费用)。多年的苫心经营和全方位宣传,终于迎来了湘西旅游的春天,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据当地报纸报道,2004年《疯狂的五一黄金周》期间“28列旅游专列、6万多辆旅游专车进入湘西,游客近50万人,旅游收入达4780余万元”。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但知名度很低,许多极其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未能被世人所了解,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吸引作用。只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伞方位宣传,只有当广告及各种媒介的宣传铺天盖地、促销活动花样百出时,才能使西部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广为人知,才能激发国内、外客人来西部旅游的热情。可以预料,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和繁荣,必将为国内、外广告业和新闻媒介带来新的商机。
2 对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的促进作用
2.1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一般只能实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支付能力,必须以外汇贮备为后盾。—个国家拥有外汇的多少,是衡量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支付能力的重要标志。
扩大国家外汇收入一般有两条渠道,一是对外贸易渠道,二是非贸易渠道。民族体育旅游业是直接创汇的非贸易型创汇,与贸易创汇相比它具有无形贸易和现汇收入等特点,且换汇成本较低。据有关资料报道,1997年我国旅游创汇110多亿美元,其中体育、娱乐、休闲旅游所占比例大约为1/3(约40亿美元)。因此说,开发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大力开辟国际体育旅游新航线,可成为我国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的又一条“黄金渠道”。
2.2 回笼货币,平衡国内供求 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如果超过市场商品价格的总和,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国家回笼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和“信用回笼”等。
民族体育旅游业通过向人们提供旅游产品回笼货币,既是“商品回笼”又是“服务回笼”。发展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刺激人们的旅游消费,是扩大内需、回笼货币与平衡国内供求的有效途径。
3 对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的促进作用
3.1 民族体育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是综合性很强的 服务行业 它除了必须提供满足旅游者的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需求的服务外,还必然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的研究报告显示,1996午全世界旅游就业者达2.5亿人,未来10年还将增加1.3亿个新的就业机会,到2006年全世界旅游行业每2-4s将创造一个新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民族体育旅游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上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
3.2 民族体育旅游引爆的就业机会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就业机会,即由民族体育旅游者直接消费所产生的,包括民族体育旅游业中的各种就业人员,以及接待设施、商店、酒吧、夜总会中的就业人员等;另一种是间接就业机会,即由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所推动的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如建筑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据统计,1996年我国仅国际旅游业就直接吸纳就业人员111.6万人,若按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5个就业机会”的理论来推算,1996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的间接就业人员就应有近560万人,这无疑是为我国劳动力就业又开辟了一块广阔的天地。
3.3 民族体育旅游业所引爆的就业机会另有两个独具的特点,一是季节性就业量大。因为民族体育旅游虽然常年都有,但仍有淡、旺季之分。如西北部的溜冰、滑雪主要集中在冬季,而南方的登山、攀岩、钓鱼、探险则以夏季最为适宜。这就为那些只需季节性就业的人群,如放寒、暑假的大、中专学生和农闲时的村民等提供了最佳就业机会。二是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据国外研究表明,从事旅游业的女子与男子的比例为3:1)。
4 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1)民族体育旅游业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为满足人们追求刺激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型行业。就全球而言,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民族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作用当然不可忽视。
2)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的底子薄、规模小,其生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差,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西部地区的许多国营和集体工厂几乎全部瘫痪或破产了,数百万干部、职工成了下岗人员;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大部分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农村和牧区,耕作与养殖技术相当落后,有的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普遍存在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象,许多农、牧民的生活相当贫困。但我国西部地区却蕴藏着比比皆是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尤其是西部地区在贯彻国家“退耕退林”、“退耕还牧”和“退耕还鱼”政策后,农、牧区的闲散劳动力更多了。这些情况足以说明西部地区是一块亟待开发大众旅游和民族体育旅游的“特大富矿区”,通过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西部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从而实现“山是金银山,树是摇钱树,地是刮金板,人是活神仙”的美好理想是完全可能的。
5 对改善西部投资环境,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初级阶段的市场目标主要是国内游客,一旦其形成规模、具有知名度后,开发国际体育旅游市场的浪潮便会接踵而至。体育是没有国界的,它不分民族、人种、语言和宗教信仰,是联系和融汇世界各民族文化精萃的纽带,是沟通全世界人民互相交往的桥梁。
1)民族体育旅游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既能促进我国东西地区人民的感情交流和经济合作,又能让世界了解西部,让西部了解世界。开发西部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有利于加深东西部地区,乃至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彼此了解,互通有无,这也是西部地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先决条件。
2)民族体育旅游是一个开放性行业,在游客中有大量的国内外科学家、学者、企业家等,他们可以带来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使西部地区更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同时,国内外客人也能通过民族体育旅游真实地了解到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和投资环境,从而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民间的友好交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甚至可以起到官方渠道所不能起的作用。
3)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发展国际体育旅游可获得外汇收入,这就使国外旅游者的财富直接转移到了西部地区;而发展国内体育旅游则使货币从外地区转入西部,从而使国民收入在国内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游客人数较多,如果西部地区有足以吸引旅游者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并将国内、外游客吸引来访,那么这些旅游者的花费对该地区来说便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经济注入”。毫无疑问,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渐缩小西部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差距。
总之,开发民族体育旅游的确可以促进各行业的发展,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我们除了可以继续沿用“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招商引资办法外,更要努力开创“民族体育旅游既搭台又唱戏,各行各业紧密配合一呼百应”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