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出来的“绑架案”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家女儿被一个戴帽子戴口罩穿黑衣服的人直接抱着往后院里面跑。女儿咬他一口,踢他两脚,坏人这才把她放下跑掉了!7月26日中午,家住江苏南京栖霞区某小区的居民王先生报警,说他10岁大的女儿差点被绑架了。(7月31日江苏新闻)
  原来,这不过是10岁女孩自导自演的绑架案。民警通过了解得知,10岁大的女孩萌萌最近一直在上各种辅导班,非常疲惫,加上监控中萌萌的奇怪举动,民警分析,孩子可能是为了逃避学习才撒了谎。人们常说,孩子是最诚实的。10岁女孩之所以自导自演“绑架案”实际上也是被各种辅导班绑架,压得喘不过来气,所以报假案来为自己减压解套。好不容易熬过紧张忙碌的学校学习生活结束,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暑假到来,可是孩子们并没有跟想象中那样可以随意玩耍,而是一脸无奈、无助、茫然无措的表情。
  教育部曾经出台《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并划出6条“红线”。假期期间,不得以任何名义举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辅导班,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面向在校学生的各类复习班和培训班。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叫停各式各样的课外补习、培训、辅导,但孩子们并没有迎来轻松的假期,他们甚至来不及喘息,就匆匆被裹挟到新一轮的学习比拼中。孩子们不堪重压,所以便有了自导自演的“绑架案”的“對策”,这种荒唐可笑的“绑架案”,却又让人笑不出。
  孩子们被各种辅导班逼上梁山,都是“辅导班”绑架的后果。长期以来“辅导班”之所以屡禁不止,有其生存土壤,其实都是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产物。家长们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把各种辅导班当成孩子的加油站,助推器。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抓紧一切可以让孩子学习的机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家长往往选择了妥协。但是家长同时又是矛盾的,暑期补课意味着一笔不菲的花费要流出,同时孩子还要在假期里苦读,哪个家长会忍心?没有应试教育的威逼,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绝不会掏出血汗钱让子女去上补习班,绝大多数中小学生也绝不会牺牲少年、童年的欢乐去补习文化课。 再者,学校的升学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脸面,所以学校和家长双方都有需求,往往会一拍即合。
  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严格执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坚决不搞有偿补课,作为家长应在假期里有意识带领和引导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补课的矛盾双方是学生和家长,但是根子还在教育主管部门,解铃还须系铃人。
  本栏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一潘新和先生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我感激他,敬重他。作为起点低(第一学历“中师”)、底子薄(无一篇文章在C刊发表)、超大龄(年过不惑)的考生,别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却不以为意,将我纳入
我越来越担忧了。临近下课时,我再次将视线转向小A。她依然还是保持着那副姿势——身子坐得端端正正,两臂平肩自然下垂,肘关节撑在课桌上,一手握着笔,一手执着语文课本,垂着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下旬以来,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8个文件,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下放1项定价权限。经过这轮价改,目前我国农产品领域已没有政府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