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子宫病变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性激素水平、胃肠和盆底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un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良性子宫病变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性激素水平、胃肠和盆底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3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41例接受的是开腹子宫全切术(开腹组),52例接受的是腹腔镜子宫全切术(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性激素水平、胃肠功能、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等.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下床活动时间提前,留置导尿管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腹腔镜组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开腹组,而雌二醇(E2)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排便时间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膀胱和直肠膨出比率、阴道顶端脱垂比率、压力性尿失禁比率、盆底肌力和性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胃肠、盆底功能以及性生活质量,且对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监测围手术期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常规凝血检测指标与TEG参数间相关性及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增高(P<0.01),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