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蜜蜂也就是拯救人类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蝴蝶效应”一般,
  “蜜蜂危机”并不是小小蜜蜂的问题,
  它影响整个人类的命运,影响整个地球的命运。
  应对“蜜蜂危机”,刻不容缓。
  对于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仍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在各项原因当中,被提及最多的,是杀虫刹。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称,杀虫剂在蜜蜂大量死亡的事件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者说杀虫剂可能会导致“对蜜蜂神经系统的损害,特别是导致记忆、认知与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该项研究的领头人陆晨升(音)在实验室中,将18个蜂巢当中的12个置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影响之下(“实验组”),而给另外6个蜂巢内的蜜蜂喂食未受新烟碱类杀虫剂污染的食物(“控制组”)。经过一个冬天之后,他们发现,“实验组”的12个蜂巢当中有一半都出现了“蜂群崩坏症候群”的情况,另外一半的蜜蜂也都变得不健康了;而“控制组”除了一个蜂巢出现了蜂群全部死亡的情况以外(这一蜂巢的死亡原因更多地指向了寄生物而非CCD),其他的5个蜂巢内的蜜蜂都还保持着正常的劳作生活,并且成功地繁殖了新的蜜蜂。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昆虫毒理学家克里斯·莫林教授似乎也支持这项说法,并做出了推测:蜜蜂最可能的致死原因是植物中存在的一种特殊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经过植物的整个循环系统,传递到植物新长出的叶子或花朵里,而蜜蜂在采蜜时遭到了这种特殊物质的感染。新烟碱类杀虫剂就是这种可以在植物体内畅行无阻的化合物。
  中国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杀虫剂对蜜蜂的危害。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版纳园化学生态组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行的《科学报告》上发表研究文章称:新烟碱类农药干扰了东方蜜蜂的嗅觉学习。文章说,新烟碱类农药会影响亚洲蜜蜂通过嗅觉找到花,进而使蜜蜂减少觅食行为,损害蜂群的健康。研究发现,暴露在吡虫啉环境中的蜜蜂成虫,即使是在安全的剂量下,和没有暴露的相比,它们也会表现出长期嗅觉学习损伤;暴露的蜜蜂幼虫在成年后和正常蜜蜂相比,表现出更差的短期学习能力。嗅觉学习可使蜜蜂意识到花香气味和花蜜之间的关联,这一能力的损害会影响蜜蜂的觅食,从而影响蜜蜂的健康及它们提供的传粉服务。
  病毒,是在杀虫剂之外,被人们提及最多的另一个原因。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贝尔茨维尔,一队昆虫学家、生物学家和生理学家组成了美国农业部的蜜蜂研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正在针对蜜蜂大量死亡的问题,以多学科领域交叉合作的方式进行强力攻关。他们正在给健康的蜜蜂和遭受“蜂群崩溃失调”问题的蜜蜂进行基因排序,以寻找其差异。他们也正在研究瓦螨和其它病毒如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APV)等与“蜂群崩溃失调”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以找出他们具体起作用的方式。
  朱迪·陈,蜜蜂实验室的一位昆虫学家,主持了一项长达七年的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的实验,她发现,蜂群当中的这种病毒对“蜂群崩溃失调”的出现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她尚未能在更深层次上解释这一影响,未能发现两者之间更具科学性的因果关系。同时,她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即病毒的隔代传播:“由于蜂后的再生产机制。如果母亲受到了这个病毒的感染,她将会将病毒传播给她的后代。”
  气候环境的变化,也被认为对蜜蜂的大量死亡负有重要责任。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进程中,蜜蜂的繁衍孵化周期与开花植物的花期形成了一种默契,当蜜蜂化蛹成蜂之时,与它所对应主要寄食植物的花苞也盛开了,于是蜜蜂得以采食花粉,花朵也得以受粉坐果,两相得益。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开花植物的花期常常会提前或者推迟,蜜蜂无法适时地采食花粉,饥饿而死。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开采矿产、修建道路、扩建城市,对原本属于蜜蜂的栖息居肆意地侵占、切割,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蜜蜂死亡的一大原因。
  还有,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电磁波同样也受到了责备,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电磁波干扰了蜜蜂原本的辨别方向的认知系统,致使外出采集的蜜蜂找不到回家的路,破坏了蜂群的协作系统,从而导致了蜜蜂的大量死亡与蜂群的大量消失。
  尽管“蜜蜂危机”的原因尚未建立起完全确定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各国都已经开始积极地采取行动。
  科研机构常常是最快做出反应的群体。
  在美国,许多大学现在都已经建立起了蜜蜂实验室,他们在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可以降低出现“蜂群崩溃失调”的风险。许多蜜蜂实验室都推荐为蜜蜂建立多样化的觅食栖息地并且在蜜蜂觅食的季节限制杀虫刹的使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针对中国蜜蜂所面临的特定病毒环境,开展了专门的中国蜜蜂主要寄生螨种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内容覆盖蜜蜂狄斯瓦螨和热厉螨在中国自然种系构成、分布、流行病学调查;蜜蜂寄生螨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和资源共享以及绿色杀螨剂研制开发与示范推广等。2007年-2010年,研究团队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药剂67万份。
  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各种有力的举措。
  据美国CNN报道,白宫于2015年5月19日颁布了《国家推进蜜蜂及其他授粉动物的健康战略》,在总统2016年的预算计划中,此项健康战略的预算要求为8.2亿美元。白宫的一位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宣称,此项新战略规划的目标是:10年内使蜂巢的消失率降低15%以上,并且在2020年将东部黑脉金斑蝶的数量提高到2.25亿只。该文件所提出的帮助与拯救授粉动物的方式,不仅包括限制杀虫刹的使用,它强调“滥用和过度使用”农药导致“不良的生态人类健康的影响”,并且声明“减轻杀虫剂对蜜蜂的影响是联邦政府需要优先处理的工作”。此外,文件要求为授粉昆虫增加健康的栖息地,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联邦直属的建筑物当中构建新的授粉花园并且修复700万英亩的联邦管理土地上的“授粉动物友好花园”。   2014年11月4日,英国政府颁布了《国家授粉动物战略:为了英格兰的蜜蜂与其它授粉动物》,这一文件为英国制定了一个长达10年的计划用以保障授粉动物的生存与繁荣。该项战略的实施是由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牵头的,包括剑桥大学、英国养蜂人联合会、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英国大皇蜂保护信托基金等超过19个机构参与,并且在文件中明确地划分了各个机构以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所应承担的相应工作。在英国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份文件最后更新的日期是2015年3月4日,表明英国政府对此战略的实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该战略所提出的措施,不仅包括限制杀虫剂使用、推广“综合虫害管理”和增加适宜授粉动物的栖息地,同时也明确地将防范病虫疾病对蜜蜂的危险与推广宣传授粉动物的现状与它们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等内容列入了战略规划当中。
  英国政府表示,通过该项战略的实施,希望可以达成以下目标:使全国各地都布满更多、更大、更好以及更多元的鲜花盛开的适宜授粉动物生存的栖息地,拥有面对气候变化与灾害性天气事件具有更强适应能力的健康的蜜蜂与其它的授粉动物,濒危物种不再增加,等等。
  2003年,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建立了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为中华蜜蜂的保护和发展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并且在森水村建立了中华蜜蜂标准化繁育基地,投资共计80万元完成了“蒲森”牌中华蜂商标注册,为保护中华蜜蜂的生存繁殖,迁走了洋蜂50多群。据统计,2000年,房山区蒲洼乡仅存中华蜜蜂30群,而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里的蜂群曾经达到4万群。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年内,蜂群数量回升到了200群。
  对于杀虫剂对蜜蜂的危害,中国政府也相当重视。2013年7月1日,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牵头,新烟碱类农药风险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海南热带作物科学院、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等单位及部分省所的专家、农药企业各专业各领域的代表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加强此类农药对蜜蜂影响的监测工作,建立风险评估方法,系统科学评估农药对蜜蜂的具体影响;启动新烟碱类农药在蜜源作物和无限花序作物上使用,对蜜蜂的风险评估研究;开展新烟碱类农药生产、使用状况调研,跟踪其对蜜蜂及相关有益生物影响,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技术合作,客观、科学评价此类农药;修订完善标签内容,增加相关警示标注,预防潜在风险发生。
  意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国政府也都对噻虫胺、吡虫啉、氟虫腈、噻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做出了明确而详细的禁用/限用规定。
  全球各地的民间组织也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应对“蜜蜂危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世界在行动”Avaaz是2007年成立的一个全球性网络运动组织,他们的宗旨是“世界各国的国民组织起来,缩小我们想要的地球与现在所拥有的地球之间的差距”,他们发起了一项呼吁新烟碱类农药的全球禁令的运动,以挽救濒临灭绝的蜜蜂。迄今为止,这项运动共征集到了全球15种语言超过338万个签名。
  “拯救蜜蜂”(Save the Bees)是欧洲的“绿色和平”组织所发起的一个项目。他们强调,欧洲农业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蜜蜂数量的下降,要改变目前会导致蜜蜂死亡的破坏性化学密集型农业系统,建立起一个友好的生态农业系统取而代之。到2014后,这项运动大约征集到了45万个签名。
  《蜜蜂的消失》(Vanishing of the Bees)是一个教育性的DVD纪录片,讲述了面临“蜂群崩溃失调”的蜂农所遭遇的困境、“蜂群崩溃失调”的危害以及面对“蜂群崩溃失调”个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个纪录片是由包括以生产小蜜蜂紫草膏著称的美国Burt's Bees在内的多家蜜蜂企业共同出资赞助制作的,目前这个纪录片已经有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韩语、日语等11种语言版本。
  “城市蜜蜂”(Urbanbees)是欧洲在2010年提出的一项长期的生物多样性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野生蜜蜂的在不同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和提高在城市栖息地的野生蜜蜂的生物多样性,重点关注城市与城郊空间生存的野生蜜蜂。
  “生存还是毁灭?”(Be or not to be),是一项由巴西北里约格朗德州的蜜蜂研究者发起的倡议活动。截至2014年,该项倡议已经募集到了1.3万个签名并且成功地使得巴西所有的主要媒体都开始在自己的宣传平台之上向人们发出重视蜜蜂消失的问题。同时,他们还研发出了一款专门用来向人们展示蜜蜂消失的场所及严重性的应用软件“蜜蜂警报”。
  “熊猫蜂蜜”是扎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三江源和西南山地的中国民间专业生态保护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为保护中华蜜蜂所特别推出的项目。目的在于保护与推广由传统生态方法、中国本土蜂种“中华蜜蜂”采集天然森林中的野花酿造蜂蜜的生产方式。
  作为个人,其实我们也可以为蜜蜂保护尽一点“微薄之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昆虫学者朱朝东向我们建议了三种日常生活中便可以做到的有利于蜜蜂保护的做法:筑蜂巢,以特制的PVC管材或者芦苇杆、竹竿为蜜蜂筑巢;多养花,为蜜蜂提供更多的觅食资源;随手拍,随时随地拍下有蜜蜂的照片发送给相关的科研机构,因为照片是蜜蜂活动最真实的记录,它可以提供当地存在的蜜蜂种类,蜜蜂活动的季节、气温等气候信息,此类蜜蜂主要的寄食植物等,这些信息汇集起来,便可以建立起蜜蜂授粉动物监测数据库,这对于建立整体的蜜蜂保护系统来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古语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蜜蜂危机”的出现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期漠视其他物种的价值、不尊重自然规律、任意改造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种问题累积而至的结果。那么,解决“蜜蜂危机”也绝非一朝一夕的努力便可见成效的,它要求全球各国的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组织以及散落于各个角落的个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坚持不懈地努力,通力合作。
  更重要的是,人类应该从“蜜蜂危机”当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对传统的发展方式以及对地球的认识,进行彻底的反省。人类应该永远牢记,如果想要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下去,就要懂得约束与尊重,要怀着一颗感恩与谦卑的心,与地球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友爱和平地共处。
其他文献
中文翻译:《洛杉矶时报》  出刊时间:  2015年8月22日  网址:  http://www.latimes.com/  2015年8月20日,美国华盛顿州发生森林火灾,大火蔓延超过六万英亩,政府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华盛顿州州长办公室表示,已经有超过200间房屋被毁,12000个家庭受到威胁。来自华盛顿本州和美国其他州的救援队伍已经赶赴火灾现场参加救援。火灾已经造成3名消防员丧生,4人受伤。目
期刊
中国新文明的创造将走什么道路、展现怎样的文明?这既是世界各国关心的话题也是中国的现实问题。二十一世纪中国复兴的一个本质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复生(regeneration)。  中华文明的复生意味着构筑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超越西方中心论的世界观、非此即彼的方法论等,以独立、平等、自主的文明主体身份思考和行动。从世界观层面来说,培育新文明可以立足中国“天下”世界观理解天人关系,以“天下”胸怀和视野超越
期刊
中文翻译:《财富》  出刊时间:  2015年8月23日  http://www.forbes.com/  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中美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世界货币的所有权。中国8月的货币政策调整引起了全球市场的担心,同时也引起了美国对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之王”地位的担忧。人民币会威胁到美元的地位吗?《财富》杂志说短期内不会。尽管中国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结算,但是美元依然是中国对外经贸最主要的结算货币
期刊
竹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源于对自然的仿生,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森林。经过数代建造者的探索改良,逐渐演变成造型美观、居住舒适、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的人类居所。可以说,竹楼的演变过程,融汇了数代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是森林民族创造出的艺术奇葩,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现代文明的崛起,就像一场大火,烧掉了旧,生发了新。滚滚浓烟中,传统傣族村寨也未逃脱这场被焚毁的命运。新与旧的较量,爱与舍
期刊
“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坚定不移的行动。为了行动,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生态文明新时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为了弄清这一问题,需要正确理解“文明”一词的含意。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语境下,“文明”显然不是对个体人的言行举止的判断,而是对社会的判断。要认识或判断一个“社会”是属于什么文明,应该看这个社会的组织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在这三个方式背后起主导作用的主流价值观。  弄清楚“文明”的
期刊
我国的生活垃圾问题一直存在,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落后,是和西方相比较而言的。例如,德国从民间到政府、从技术到社会支撑体系、从基本的经济战略到具体的伦理规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再例如,日本对垃圾问题展开“精细化”研究,不仅有垃圾处理设施、工艺装备、具体技术和工程标准,以及检测和监测手段,预期工艺和设施的寿命周期评估、突发事件应急的技术和工程替代方案等硬件,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
期刊
生产力大爆炸的时代,营养物泛滥。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唯一的自然糖,蜂蜜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奢侈品。但是,各种光怪陆离的营销概念充斥、掺糖制假的丑闻频曝,纷乱的市场带给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无奈和疑虑。我们刨根问底:生活的甜蜜都去哪了?  好的蜂蜜,是没有污染、完全成熟、饱含能量的大自然的恩物,比钻石更加稀有!  邂逅最好的蜂蜜,品尝人间最沁人心脾的甜蜜,《中国周刊》带你发现什么是甜蜜、天然和健康。  新西
期刊
学习知识是培养智慧的必要条件。但现代性知识阻碍人们追求智慧,所以,突破现代性知识框架的局限,建构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知识框架,是培养生态智慧的必要条件。  生态哲学是吸取了生态学知识营养的新哲学,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是未来时代的时代精神。它将指引人们去追求生态智慧。生态哲学的要点如下:  一、生机论自然观。与迄今为止仍占主导地位的物理主义自然观相对,生机论自然观不认为大自然只是物理实在的总和,而
期刊
“保持生态平衡,保护中蜂蜂种,  拯救中蜂,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2006年,中华蜜蜂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但是一纸文书并没能拯救中蜂濒临崩溃的绝境。在全球范围内,蜜蜂危机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相较于世界上其他的蜂种,中蜂处境堪虞,更迫切需要人们一起来拯救。  中蜂是中华蜜蜂的简称,也是我国的唯一蜂种,在我国有几千年的生活历史,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宝贵蜂种。  中蜂在我国分布很广
期刊
中文翻译:《新西兰先驱报》  出刊时间:  2015年8月23日  网址:  http://www.nzherald.co.nz/  经济学人智库(EIU)最近发布了对140个城市的报告,根据安全、医疗保健、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环境等五个因素对城市的宜居程度进行了排名。全球十大宜居城市依次为:墨尔本、维也纳、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和阿德莱德(并列)、悉尼、珀斯、奥克兰、赫尔辛基和苏黎世(并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