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物种空间分异规律的探讨

来源 :生态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在地形、水分等因素制约下的植物物种空间分异规律。包括垂直分异规律和水平分异规律。首先,按照地形和水分的分异组合特点,把湿地生境分为较干燥生境、季节积水生境和常年积水生境。然后,在各个生境内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调查植物物种。调查分为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2003年3个时期。范围包括三江平原的典型湿地植物群落。数据分析时采用了生境组合法。即把3个不同的生境组合成一个水分(或地形)梯度带,根据频度和多度指标筛选出主要物种,然后按照其空间位置。列出主要植物物种沿水分梯度带的分布序列。研究
其他文献
土壤生物学特性在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降解、营养循环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植被的恢复演替显著影响土壤生物学特性,尤其影响土壤酶活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俗称僵苗,属水稻生理性病害,在分蘖期容易发生,最近几年在佳木斯市发生比较普遍。发病后会造成稻苗出叶慢、分蘖迟缓或不分蘖、株型簇立、根系发育不良等,引
以某国道一级公路项目的K3+320—K4+479段路基为工程依托,探讨了路基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设计原则和处治方法,包括路基边坡坡高与坡度设计、边坡防
为了解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植物生态位格局,运用Levins生态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草原3种不同措施下的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计量。结果
以铜尾矿废弃地为对象,研究了铜尾矿废弃地上植物群落发展与表层尾矿微生物量C、N和脱氢酶、过氧化氢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植物群落-微生物量C、N-土壤酶活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