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的对策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专业化的教职工——班主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知心人”、“指路人”、“母版”的作用,但是现实工作中班主任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并且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 班主任 实效 对策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原则,指导着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者,更加突出了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和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等关注和教育。而整个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班主任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班主任对中小学教育实际效果的作用
  班主任掌握着中小学生的日常工作,应该是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的,懂得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园丁”。
  (一)班主任是中小学生的知“知心人”
  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教诲和指导,尤其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惑时,他们能够并且最愿意求助的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形象逐步从过去的玻璃外的“偷窥者”转向学生的知心人,有些班主任还是学生的“知心姐姐”。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工作逐步透明化,更多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前提而开展工作,班主任更多地从规范学生转为倾听学生。因此,学生愿意向班主任表达自己的想法,反映班级的问题了。
  (二)班主任是中小学生的“指路人”
  班主任应该向中小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学生的家庭条件有限,在一些特长培养和兴趣爱好的发展中就会遇到经济问题,将会向班主任说明情况,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此时,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倾听者和指路人。
  (三)班主任是中小学生的“母版”
  中小学生较为擅长模仿教师的行为,因为他们是想成为像老师一样有知识、有文化的优秀的人,他们的内心是渴望进步、存在真、善、美的。由于班主任是他们常年的陪护者,学生与班主任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最为相似。因此,班主任就是中小学生的母版。
  二、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是随着2009年《中小学生班主任规定》的颁布而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的,这一文件的公布为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借鉴,同时也对规范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评价,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班主任工作地实际效果。但是,与此同时,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爱与责任的教育欠缺
  班主任多为任课老师兼职,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等问题影响了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从而形成了对中小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将失去和学生更多地沟通和交流,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完全不知情。这样的情境之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将直接影响着學生对学校、教师的信心,对中小学生的情感造成伤害,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积极性,最形成班主任只能强制管理班级的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今,有九成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几代人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备受关怀和溺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这为班主任的工作带了很大的难度。一方面,家长对班主任的托付,请求班主任关照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对中小学生的要求的执行。这两者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考验。应对这样的情境,班主任处理得不够妥当,甚至形成不良之风。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造成学生对班主任不满;同时,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造成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这也是对班级管理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碍。由此,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是不合格的。
  (三)价值观念的教育欠缺
  中小学教师为了学生升学率和学生优秀率,十分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尤其是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出现了偏差。有部分教师较为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帮助和引导。班主任工作中也有这样的特点,对成绩较差或者不太遵守纪律学生的作为安排在教室的最后,并且将这一小拨学生放在一起。这样就会形成恶心循环。
  三、增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的对策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中小学的心理发展状况为根据,以中小学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归宿。故而,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作细致,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与责任
  班主任的爱与责任的体现不是在重大问题上,而是班级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中的细节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中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晨读时,有个别学生有东张西望的现象,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矫正。再者,在班级卫生大扫除的过程中,有不爱劳动和表现出爱劳动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地去教育和引导,督促其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这些细小之处就需要班主任专心关注学生细微的变化,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组织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生活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大。有九成独生子女的班级中,每个学生渴望成为小集体的中心,从而形成了自我为中心之风。因此,班主任需要及时调整这样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同学间的和睦关系。
  (三)正确评价,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评价学生,基础是班主任自身能够正确评价学生。再者,需要要求学生能够尊重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最终实现师生和睦的关系,融洽的班级学习氛围。
  总的来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需要在尊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仁[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马红宇,周宗奎,陈继文.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3]余谦.班主任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的九点做法[J].教学创新
  [4]朱红波.走向人本)小学班土任工作评价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新疆少数民族公务员培训历史沿革以及相关培训状况的介绍,引入部分少数民族公务员调查问卷作为例证,通过分析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公务员培训的特殊性以及少数民族公务员
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为人处事、学习精神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班主任只有树立极积向上的人生观,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严谨治学、勤练扎实基本功更新教学理念,才能适应当今教育工作,才能无愧于学生口中“教师”的尊称,尤其是寄宿制班主任工作。  在民族地区和边远农牧区,留守学生、单亲学生日益增多。作为弱势群体的这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家庭教养不足等问题。为有效关爱、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在教育岗位上孜孜不倦的耕耘着,而我认为,素质教育要想有大的成效,固然需要老师的勤奋敬业,但更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等内容,但对i一个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双眼的教师来说,不仅要有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内心,全面的知识,大胆的创新意识等条件外,更要有高潮
从事幼教25年中,书本一直是伴随在我身旁的一位朋友,闲暇之际,我拜读了陶行知、夸美纽斯、福禄培尔、皮亚杰等一些著名教育家撰写的书籍。他们经典的教育至理名言,澈活了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创新灵感,也成就了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精彩!这里我就谈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其中一句名言给我管理的启迪:名言: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大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产量逐年上升。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仍采取传统粗放方式处理,未经任何处置进行露天堆放或填埋,这不但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市容环境,浪费资源,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但是,主要瓶颈归结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政策。德国作为最早提出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拥有欧洲最先进的建筑垃圾管理实践。我国应加快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