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i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升入初中前已学习了几年英语,从而对英语交际用语、句型以及语音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然而,当他们进入初中后如果初中英语教师还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出现初中英语教师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初中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偏差。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只是过分重视学生的口语,忽视了学生语法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效果;过分强调知识的再现,忽视小学时期的基础。
  2、教学方法的差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到了初中后,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这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学就会相互脱离。
  3、教学方式的差异。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趣味性教学方式基本没有了,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光是好玩,而是一种责任。
  4、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由于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往往了解不够全面,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
  
  二、衔接的对策
  
  1、注重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材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到了初中后,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阶段过渡。为此,教师应:①认真研读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分析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衔接。在熟悉小学英语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中学英语教师可重新确定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补充教授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相脱节的知识。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尽管有些小学教材编排有音标教学,但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没能够掌握,以至于他们的语音、语调很混乱,读不准更记不住单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③归纳、选编课堂用语,做好听说训练的衔接。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以讲英语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归纳、总结、选编一些课堂用语,印发给学生,供他们练习、运用。这些教学用语均按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南易到难,逐渐增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they can,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懂、学会这些课堂用语,从而为他们尽快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2、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机械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很快便能适应其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在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时期,随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①预习方法的指导。课前预习就是寻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②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培养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③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好英语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应相辅相成,因此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多说、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搜集。
  3、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就不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抓好复习。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好系统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让学生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②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分阶段各个击破的措施。在批改书面作业时,采用书写评分和内容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以求达到书写规范;用单词听写和竞赛的方式,以减少拼写错误;采用英汉互译和故事改写的方式,发现典型错误,让大家都来改,并配以单项练习,解决语法问题。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心声。③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挂图、卡片、实物、电教设备、简笔画等,营造出语言交际的膊景。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作者单位
  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中学)
  责任编辑
  丁洪刚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关注、重视及思考。从教育的角度上审视,“互联网+”由于突破了地区、时间及资源的限制,它让原本处于封闭状态的教育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开放与无限的可能。因此,教师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并抓住时代资源,在“互联网+”时代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笔者以语文阅读课为说明对象,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载体,就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语文课文阅读指导课
目的:评估河南省林州市当前食管癌的发病率。方法:按1980年普查的自然村分布,以及居民性别、年龄组的构成,选择其匹配的检查对象,进行内镜与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2004年普查958例,
一、教师与学生对话——平等首席  1.做忠实的听众。平等对话,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以欣赏者的姿态认真倾听学生的侃侃而谈,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让他们自由地探究、感悟、体验和成长。2.做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友好相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获得主动接纳,自然融入其中。此时,教师既是群体中的一员,又是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实时关注学生成长状态,给予相应指导帮助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如何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四学段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初中阶段的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年也就是80万至100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应该说这个数目对于初中学生还是容易达到的。令人十分遗憾的是,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却很少有人去读课外书,学生不仅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所包围,稍有闲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视听媒介又挤走了以安闲静憩为主要特点的课外读书,教师也很少去
教学案情:  最近听了一堂高中青年教师的会课,教学内容是湘教版《全球的风带和气压带》,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的水平运动,掌握了它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况,那么,大家知道全球大气在运动吗?  生:运动的。  师:既然今大气要产生水平运动,地表气压有什么状况?  生:有高低?  师:那地表气压高低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呢,大家知道吗?  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