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康生化渐回原形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A股的高速扩容,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有一少部分IPO招股书业绩不错的,逐渐露出了马脚。
  这些公司的特点是整体规模不大,上市时财务数据比较华丽,上市后不久,业绩就开始下滑被打回原形。
  10月9日,绿康生化(002868.SZ)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公司股份时间过半的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合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在6月份开始的减持不超过300万股的计划,已经实施过半。
  从股份占比来看并不大,只占公司总股份的1.93%,但是大股东减持股份往往是一个信号:准备套现离场,并认为当前的价格相对合理。
  而绿康生化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股价是上市以来比较低的阶段,非常接近历史最低点;业绩上市以来连年下滑。
  因此,大股东的减持公告很可能预示着对公司的未来不抱太大希望了。
  据Wind,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前三大和第五大均为投资公司,分别是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合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富杰(平潭)投资有限公司和福建梦笔投资(有限公司)。
  除了第二大股东合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公告减持外,福建梦笔投资有限公司也在6月份的公告中开始减持。
  那么,公司发生了什么?

不合逻辑的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绿康生化是一家从事兽药原料药、制剂、益生菌以及绿色微生物功能添加剂等业务的生物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牛、猪、禽的生长。
  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2018年养殖行业确实受到了打击,但2019年快速回升,大部分养猪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而绿康生化主营与之相关,但营收和净利润却都创上市以来最差。这样的业绩,就不太符合经营逻辑了。
  2017年,公司上市当年,营收3.75亿元,净利润8592万元;2018年,营收3.44亿元,净利润7469万元;2019年,营收3.04亿元,净利润6601万元。如果剔除掉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的影响,公司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比2017年腰斩一半还多。
  从产品构成来看,公司80%的营收来自杆菌肽类产品,正是该产品的销量不断下滑,导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不断下降。

存疑的海外大客户


  据2017年的招股书,绿康生化的营收对大客户的依赖度非常高。
  报告期内(2014-2016年),公司前五大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62%、37.62%和43.49%,其中对主要大客户硕腾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27%、17.44%和19.63%,前五大客户销售集中度受到硕腾销售额占比的影响较大。
  硕腾原为著名医药公司辉瑞旗下动物保健部门,2012年拆分成独立公司,以生产经营动物用的兽药、疫苗为主。硕腾从绿康生化采购杆菌肽类产品,据招股书披露,该产品毛利较高,每年采购额6000万-7000万元左右。
  绿康生化上市后,年报里不再披露大客户名称,但在业绩下滑的原因解释中,提到是受部分高毛利产品外销收入下滑因素影响。
  从中可以推测,很显然,这里的高毛利产品正是杆菌肽类,而外销客户也就是招股书中披露的硕腾。
  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仅有2368万元,和原来6000万-7000万元的金额差距较大。这说明要么公司失去了硕腾这个大客户;要么硕腾主力供应商改为其他公司,仅从绿康生化采购少量产品。
  公司丢掉硕腾这一大客户的证据不仅这一处,招股书显示,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为了2400吨/年活性杆菌肽系列产品扩建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公司杆菌肽类产品的产能将新增2400吨活性/年,进而从现有的2827吨活性/年提高到5227吨活性/年。
  然而,公司对募资用途进行了变更。发布公告称,2400吨/年活性杆菌肽系列产品扩建项目是公司基于2014年公司上市前的产能情况、市场情况、未来发展规划以及行业政策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面临的国内行业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2019年11月,公司决定对该项目进行变更。
  这个变更公告也从侧面证实了公司核心业务订单流失的事实。
  据公司2019年年报披露,2020年,中国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将发布实施,新政策对兽药生产要求、标准的大幅提高。在此之前,国内兽药市场,安全性差、转化率低、残留率高的兽药市场份额较高,导致公司国内销量较小。未来,公司有望扩大国内客户市场份额。正是因为国内客户群体尚未培育成熟,导致了绿康生化业绩和行业发展出现了背离。
  那么,公司有没有预计到硕腾对业务的影响?从相关信息看,公司其实是很清楚的,在招股书中曾非常含蓄地表示,2015年6月,公司与硕腾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为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而从公司业绩表现来看,大概率是公司和硕腾的协议续签出了问题。
  但公司招股书中,并没有在经营风险中将该风险明确的表述,有避重就轻之嫌。

借钱理财?


  绿康生化变更了募资用途后,根据证监会的要求,闲置资金不得滥用,因此公司理所当然地去买了理财。
  除此之外,公司手头只要有闲置现金都去买理财、国债逆回购和交易性金融資产。以2019年年报为例,公司因为理财带来投资收益高达2096万元,接近当年净利润的40%,成为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
  虽然业绩连年下滑,但由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数,公司销售的产品能够回笼资金,所以绿康生化一直不差钱。
  但是这家不差钱的公司,竟然在2019年发生了3476万元的短期借款和7700万元的长期借款。
  据2019年年报,公司贷款均为抵押贷款,是为了进行热电联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2.01亿元,项目生产的热力及发电量除满足自用需求外,其他部分对外出售。
  看起来是一个节能减排多赢的项目,但存在两大疑点,一是公司借款平均利率相对较高;二是公司账面现金和理财产品接近3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1.73亿元),按说不差这2.01亿元,为什么需要高息贷款?

  无论是净利润还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绿康生化均为典型的“上市即巅峰”。

  2019年年报显示,这1.73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理财产品,但利润表显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77万元。正常情况下,传统的理财产品是大概率保本的,不会出现公允价值变动为负数的情况,说明公司购买的很可能是资管计划等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
  也许正是公司被深度“套牢”,不得不通过较高利息的贷款来进行新项目的建设。

股权质押开始


  在二股东开始减持的同时,大股东也开始有了动作: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融资手段,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轻资产企业尤为适用。传统银行贷款通常需要抵押物,要么是房产,要么是生产设备,而轻资产企业缺乏用来贷款的抵押物,办理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大股东将手里的股票进行质押就成了最优选择。
  绿康生化第一大股东是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实控人赖潭平也是绿康生化的实控人。9月8日,绿康生化发布公告,称上海康怡投资有限公司解除了部分质押,原质押比例30.43%,仍质押所持有的13.06%的股权,从比例上看不算高。
  笔者认为,当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持有股票60%的时候,就有“跑路”的风险。
  从13.06%的比例看,该大股东风险不大,但是考虑到公司是2017年新上市的公司,大股东2019年底刚刚开始进行股权质押,半年多来频繁进行股权质押,说明大股东资金状况比较紧张,将来有持续加大质押比例的可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其他文献
品高软件于2020年6月30日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申报稿,公司是一家云计算及行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产品和服务类型包括云计算相关服务和行业信息化服务.2017-2019年,公司累计研发
期刊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进步、创新知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进程而发生着巨变。而初中学习阶段,对一个初中生而言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期刊
上海交易所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的决定让这起史上最大IPO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rn从8月25日提交招股说明书到11月初完成沪港两地
期刊
2020年前三季度,贝达药业(300558.SZ)业绩实现高增长,净利润大增158.80%,最主要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出售子公司贡献巨额投资收益和研发投入激进资本化.如果没有这两项因素,贝达药
期刊
很多财经大学的课程里,关于财务造假的案例,一般都会包括万福生科造假上市。这家公司的造假操作非常经典,作为一家涉农企业,利用农产品减免税和农户现金交易无法核实业务真实性的特点,通过控制的大量银行卡,伪造现金流水,虚增营收和利润。  万福生科被处罚后不久,佳沃股份(300268.SZ)借壳上市。  佳沃股份是一家从事进口海鲜和牛羊肉业务的公司,随着“新零售运动”的开展,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面向生鲜食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