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注(疰)病及禳解治疗考述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本世纪40年代以来,在敦煌地区的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一些内容为禳解注(疰)病的镇墓文。对此,有人撰文进行了专题考述,认为据考古发现的解注文及非道教文献中有关注病的记载看,这类巫道解注活动,只是存在于东汉到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尤盛行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以后的文献中,包括医学典籍中,再也见不到这类诸如尸注、鬼注等纯属迷信的注病记载了。此外,有关文章在谈到注病的命名、病因、流传地域及治疗等有关问题时,也有一些错误和疏漏。因此,全面地对古代注(疰)病的有关问题进行考述,对正确了解和认识敦煌出土的禳解注病的镇墓文以及深入地考察其与医学、民
其他文献
【正】 20世纪初,杰出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考察著名的敦煌千佛洞时,拍摄了他编号为66窟的10世纪壁画。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将这幅10世纪壁画剥离墙面(此窟该所编号为220
<正> 近若干年来,在敦煌地区考古发现的五凉时期的墓葬中,不断出土有墨书或朱书在陶器上的与墓主及其亲属有关的文字。过去,罗振玉在《古器物识小录》中曾笼统地称这类文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