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供应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衣、食、住、行,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确保社会稳定、安定有序,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电力企业最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却可以得到有效的预测、预防和控制。因此安全第一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永恒的主題,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基于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这一理念,加强对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成为电力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电力生产;安全生产;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一、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电力安全生产的巨大影响。
电力生产及其基本建设和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电力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一举一动都对社会公共事业和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只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合理有效应对风险,才能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达到社会公共事业和老百姓生活正常进行的目的。
2、安全生产同样关系到电力企业利益。
如果电力企业不能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使电力企业客户的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不仅损害了电力企业自身的名誉,而且也可能造成电力企业无法承担的后果。
3、电力安全生产也受其生产自身的特点影响。
电力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等连锁反应,甚至是全过电网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因此,电力生产的发电、供电、用电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保证电力生产安全。
4、电力安全生产也受其生产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电力生产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工作人员所处的劳动条件潜在的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这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电力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简单的机械设备故障就有可能转变成安全事故,甚至是人身事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力的安全生产。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电力维护
加强电力维护是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合理规避风险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保障电力在生产、运行以及供应等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维护、电力系统维护以及电力运行维护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电力设备维护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电力设备维护是电力维护中最基本的内容。良好安全的生产设备才能使得电力维护的工作有意义,电力生产管理才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电力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主要包括绝缘子清扫、杆塔各部紧螺栓、修补防鸟网、混凝土及杆接头钢箍防腐、拉线地下部份防腐、杆塔倾斜扶正、并沟线夹紧螺栓、防护区内砍伐树竹等方面内容。
2、电力系统维护
通过电力系统维护的主要任务可以保障电力的安全生产,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进行。电力系统维护的主要任务有收集相关的数据;处理得到的数据并传输至主机系统;建立用户和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时时监督系统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内容。
3、电力运行维护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公用供电设施建成投产后,由供电单位统一维护管理。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供电企业可以使用、改造、扩建该供电设施。共用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由产权单位协商确定,产权单位可自行维护管理,也可委托供电企业维护管理。用户专用的供电设施建成投产后,由用户维护管理或者委托供电企业维护管理。良好的电力运行是保障用户用电的必要条件,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进行。
三、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及其实现途径
1、电力安全生产中的风险控制实际上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设备以及环境风险等因素的评估、消除和控制。安全管理更加重视的是事前预防,迅速解决发现的安全问题,保证全体工作人员和设备以及各个实施阶段的安全。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正确运用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会使企业的安全管理顺利进行,使安全生产产生良性循环。
2、实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风险控制的途径主要由以下三种方法:
①替代法。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电力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同样越来越快。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使用高效能,低风险的设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的目的,是一种有效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同时,提高了设备运作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
②隔离法。在电力生产中,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源采用各种手段或者方法进行有效隔离,从而使得危险源处于一个固定的范围或者工作人员可以掌控的状态中便是隔离法。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作票制度”的要求把检修设备从正常设备中隔离出来。
③个人防护法。所谓个人防护法就是指当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者接近危险源的时候,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绝缘设备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工作人员得到相关外部安全保障之后,一旦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发生,个人防护就成为工作人员最后的安全保障。由于电力工作自身存在的危险性,在进入生产区域一定要佩戴相关安全设备,这也是一种对风险控制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四、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建议
1、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
电力行业的操作人员处于电力运行系统的最前线,其工作繁杂且业务量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保证工作人员开始工作前精神状态良好,禁止疲劳作业。同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一线从业人员组织技能培训,并开展从事电力生产管理操作的员工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以此提高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不规范操作主要是由技术手法不熟练和安全意识薄弱的的原因导致的。因此,一线从业人员需要非常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否则,轻则造成财务上的损失,影响电力行业的信誉,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
2、加强对设备的故障检测
对设备建设时期、设备运行时期和设备修理维护时期进行严格管理。首先,在设备建设时期,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监督,确保设备不存在安全漏洞。其次,在设备运行时期必须保障故障报警的正常使用。最后,在设备修理维护期,仔细分析设备的安全性能,不放过任何细小故障。
3、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①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②认真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③扎实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④组织专家对二、三级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抽查、审评。
五、结语
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收到电力行业发展的直接直接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电力运行系统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要求各地电力局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电力供应。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不动摇,通过深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解决电网发展速度与生产承载能力之间、清洁能源发展与电网稳定运行之间、体制机制变革与安全管理新要求之间、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与员工能力素质之间的矛盾对电力安全生产带来的问题,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尤垚.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保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9(5).
[3]赵明.如何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科海故事博览.2011(12)
[4]马庆伟.浅谈电力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防范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2(2)
【关键词】 电力生产;安全生产;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一、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电力安全生产的巨大影响。
电力生产及其基本建设和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电力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一举一动都对社会公共事业和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只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合理有效应对风险,才能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达到社会公共事业和老百姓生活正常进行的目的。
2、安全生产同样关系到电力企业利益。
如果电力企业不能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使电力企业客户的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不仅损害了电力企业自身的名誉,而且也可能造成电力企业无法承担的后果。
3、电力安全生产也受其生产自身的特点影响。
电力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等连锁反应,甚至是全过电网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因此,电力生产的发电、供电、用电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保证电力生产安全。
4、电力安全生产也受其生产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电力生产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工作人员所处的劳动条件潜在的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这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电力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简单的机械设备故障就有可能转变成安全事故,甚至是人身事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力的安全生产。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电力维护
加强电力维护是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合理规避风险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保障电力在生产、运行以及供应等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维护、电力系统维护以及电力运行维护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电力设备维护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电力设备维护是电力维护中最基本的内容。良好安全的生产设备才能使得电力维护的工作有意义,电力生产管理才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电力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主要包括绝缘子清扫、杆塔各部紧螺栓、修补防鸟网、混凝土及杆接头钢箍防腐、拉线地下部份防腐、杆塔倾斜扶正、并沟线夹紧螺栓、防护区内砍伐树竹等方面内容。
2、电力系统维护
通过电力系统维护的主要任务可以保障电力的安全生产,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进行。电力系统维护的主要任务有收集相关的数据;处理得到的数据并传输至主机系统;建立用户和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时时监督系统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内容。
3、电力运行维护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公用供电设施建成投产后,由供电单位统一维护管理。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供电企业可以使用、改造、扩建该供电设施。共用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由产权单位协商确定,产权单位可自行维护管理,也可委托供电企业维护管理。用户专用的供电设施建成投产后,由用户维护管理或者委托供电企业维护管理。良好的电力运行是保障用户用电的必要条件,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进行。
三、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及其实现途径
1、电力安全生产中的风险控制实际上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设备以及环境风险等因素的评估、消除和控制。安全管理更加重视的是事前预防,迅速解决发现的安全问题,保证全体工作人员和设备以及各个实施阶段的安全。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正确运用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会使企业的安全管理顺利进行,使安全生产产生良性循环。
2、实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风险控制的途径主要由以下三种方法:
①替代法。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电力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同样越来越快。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使用高效能,低风险的设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的目的,是一种有效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同时,提高了设备运作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
②隔离法。在电力生产中,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源采用各种手段或者方法进行有效隔离,从而使得危险源处于一个固定的范围或者工作人员可以掌控的状态中便是隔离法。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作票制度”的要求把检修设备从正常设备中隔离出来。
③个人防护法。所谓个人防护法就是指当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者接近危险源的时候,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绝缘设备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工作人员得到相关外部安全保障之后,一旦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发生,个人防护就成为工作人员最后的安全保障。由于电力工作自身存在的危险性,在进入生产区域一定要佩戴相关安全设备,这也是一种对风险控制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四、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建议
1、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
电力行业的操作人员处于电力运行系统的最前线,其工作繁杂且业务量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保证工作人员开始工作前精神状态良好,禁止疲劳作业。同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一线从业人员组织技能培训,并开展从事电力生产管理操作的员工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以此提高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不规范操作主要是由技术手法不熟练和安全意识薄弱的的原因导致的。因此,一线从业人员需要非常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否则,轻则造成财务上的损失,影响电力行业的信誉,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
2、加强对设备的故障检测
对设备建设时期、设备运行时期和设备修理维护时期进行严格管理。首先,在设备建设时期,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监督,确保设备不存在安全漏洞。其次,在设备运行时期必须保障故障报警的正常使用。最后,在设备修理维护期,仔细分析设备的安全性能,不放过任何细小故障。
3、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①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②认真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③扎实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④组织专家对二、三级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抽查、审评。
五、结语
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收到电力行业发展的直接直接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电力运行系统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要求各地电力局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电力供应。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不动摇,通过深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解决电网发展速度与生产承载能力之间、清洁能源发展与电网稳定运行之间、体制机制变革与安全管理新要求之间、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与员工能力素质之间的矛盾对电力安全生产带来的问题,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尤垚.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保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09(5).
[3]赵明.如何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科海故事博览.2011(12)
[4]马庆伟.浅谈电力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防范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