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保护与汽车节能技术发展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汽车尾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与汽车能源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创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合理选用车型是汽车减少排放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合理选用车型和减少排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汽车节能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 言
  环境保护是由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随着现代化工業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全球环境危机远比现代化生活来得更迅猛、更沉重。这种危机感唤醒了人们。当环保逐渐成为政府、企业与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话题,这将预示着城市生活质量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我国作为一个汽车大国,如何解决环境保护与汽车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一直是相关部门与汽车企业努力的方向。
  二、汽车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尾气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气染污的根源之一,与汽车工业发展不平衡有一定的关联,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进程加速,到2020年,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将达到60%左右。因此,节约汽车燃油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早在上世纪,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这时环境保护事业已引起了我国的重视。原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8年“两会”后,环境总局升格为国家环保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并设立环境保护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机能环保汽车若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话,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一组数据,到2020年,先进柴油车占保有量比重达19%;柴油混合动力和汽油混合动力占10%;燃油汽车占20%;生物燃料汽车占21%;氢燃料电动车占1%;其他类型替代燃油汽车占1%,普通汽油车和先进汽油车占65%,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对石油的节约替代量将达到6339万吨,将减少汽车用油22.7%,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比重有望上升到64%,可节约替代石油1.64亿吨,减少汽车用油41%。对环境保护看,仅从先进柴油、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汽车进行分析,2020年当年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8万吨至6465万吨,减少汽车二氧化碳排放3.2%-10%。
  三、以汽车节能促进节能环保的措施
  推进我国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发展,营造社会氛围,发挥政府示范作用,制定战略和技术标准,促进多种技术联合发展建立财税激励体系,鼓励节能环保汽车大众消费。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节能产品资助,完善交通道路管理,为环保汽车给予优质服务,鼓励节能环保汽车是技术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多元化发展清洁汽油、清洁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物质能、纯电动等高技术;二是汽车企业强强联合,主要汽车企业联合也兼顾多种先进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发。如通用和丰田在燃料、电池汽车的联合研发;通用和宝马在混合动力汽车研发上组成了技术联盟;三是政府大力支持,采取激励性的财税政策,降低节能环保汽车的成本,包括购置税减免。返还及政府补助,开征燃油税等。政府制定强制性的技术法规,达到最新的国际排放标准准入制。经济支持高新企业创新优质产品、节能产品;四是加强综合性交通管理措施,对高油耗、污染大的汽车进行交通通行限制。给予节能环保汽车通行优先,停车免费等奖励。
  节能环保汽车是当今全世界必须发展的问题。中国汽车产量已列入世界第三位,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5%。从石油需求看,至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上下限将分别达到6.1亿吨和4.5亿吨。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达60%。从环境保护看,从2020年至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不论是能源资源还是环境的压力,以现在模式发展汽车工业,汽车消费这条路,已很难持续下去,我们必须走节能环保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兴虎. 汽车环境保护技术[M]. 北京: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李一平等.汽车指导驾驶员[Z]. 南京:江苏省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办公室,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字技术革命所催生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兼容性等特质,在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应借鉴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利用新的教育载体探索多样化有效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创新形势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 青少年 思想道
期刊
摘 要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探讨了社会支持的概念、来源、测量及功能,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2. 6 文献标识码:A  社会支持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在人际网络提供的各类社会支持之下,经历人生大小事宜。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益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地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  一、社
期刊
摘 要 大学章程建设是关于一所大学办学权威性的“基本法”,是大学战略规划的重要方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章程建设的要求。大学章程建设的重要凸显。本文在我国大学战略规划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章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 战略规划 大学章程  中图分类号:G757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
期刊
摘 要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研究传统文化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本文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几个问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化 积极意义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040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质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
期刊
摘 要 把握生态危机的实质,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性危机是人与自然发生了本质断裂,因此,要把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先将人从人性危机中解救出来。而要实现人的解救,必须消除人与自然界的本质断裂,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重新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人性危机 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自工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
期刊
摘 要 网络信息组织方法——大众分类法,能够弥补在网络信息时代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的不足,在网络信息组织工作中加入大众偶然的、非理性的活动,这让网络信息的传播与使用更具个性化,更符合用户需要。现在很多的博客网站、信息服务网站、高校等都会运用到这一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标签,方便大家找到更多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但就长远的发展来看,还是值得借鉴的。
期刊
摘 要 注册入学的高职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群体与普通的高校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通过调查发现注册入学高职生自我评价消极,而他們身上也有自身的积极品质。针对注册入学学生应该从教学模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消除歧视等方面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 注册入学 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注册入学的高职生是高等教育的重
期刊
摘 要 在深入贯彻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竹溪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竹溪在青山绿水中快速崛起,不断建设生态美丽竹溪。  关键词 绿色 生态 竹溪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一、依托绿色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围绕茶叶、魔芋、烤烟、贡米、黄姜、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多功能农业,逐步将传统农业
期刊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和睦的,民族团结是巩固的,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强大的,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也要看到,我国民族问题依然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 民族问题 宗教 挑战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民族问题的主要特点  民族问题是复杂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在明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马鞍山的城乡一体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提出推进马鞍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评价指标 马鞍山  中图分类号:F291. 1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三个辨证发展的阶段:(1)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