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助生成长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咨询;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咨询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7-0050-02
  在区助力高考咨询活动中,每所学校安排给学生咨询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我所参加的一场咨询活动,安排给每位学生的时间只有20~30分钟,就算想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也是很难的。在前两年的助力高考的咨询活动中,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师生皆是,觉得若时间可以再充裕些(多一倍)效果会更好。于是,我近年大胆整合,将所有能用得上的大小技术全用上,初见成效。主导的咨询理论当属人本主义咨询理论了,再配以其他小技术,效果不错。
  一、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运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它的心理治疗理论将人看作一个统一体,从人的整体人格去解释其行为,把自我实现看作一种先天的倾向,认为应该从来访者自身的主观现实角度而不是治疗师的客观角度去分析。它的特点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采用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咨询者的工作是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无条件地倾听并进行复述和反馈。
  二、咨询过程
  (一)开始阶段
  每一位来访学生刚进来的时候,我都会对她/他说:“欢迎你,小师妹/弟。”来访学生一听,焦虑情绪或不自然的感觉马上舒缓许多,信任关系的建立及暖场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因为主办方所给时间太少,采用一般的咨询开场白及提问来建立咨访关系比较难。
  师:“N年以前,我也是在这里,像你现在一样,努力地拼搏着,其中也有苦楚,也有迷茫,也遭遇过瓶颈,但都一一扛过来了。现在看来,那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你现在过来咨询的心情,与我当时一样吗?”
  此处咨询教师的“自我暴露”加“非指导性的提问”所带来的共情效应,使学生一下子打开话匣,学生便会倾诉近期发生的很多令其焦虑的生活事件,当然大多是高考及备考压力。此外,心理教师通过暗示给予了学生高考备考的信心——因为老师当年也是这样坚持过来的。
  师:“谢谢你的信任,与我分享了那么多生活事件。我听到的是……我还观察到你的表达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分别是……”
  此处所运用的是“即时反馈”技术。心理学家C.C.罗西与L.K.亨利的心理实验结果说明,及时告知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助于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反馈比不反馈好得多,积极的反馈比消极的反馈好得多,主动反馈比接受反馈效果好得多,而即时反馈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咨询教师的反馈应包括内容和情绪,让来访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仅能让来访者补充其自我认知,还可以让其感受到咨询教师的关注,来访者觉得被倾听、被接纳和理解,有助于纾解其部分焦虑情绪。因为接触时间太短,来访者不可能这么快完全信任咨询教师,但内心仍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关注,这是一种普遍心理。而对于内容的反馈可以帮助来访者自我澄清,让其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帮助其找到资源,最后由来访者决定是否要突破。同时,这样的操作讓来访者觉得是平等的、安全的和温暖的。值得一提的是,咨询教师的觉察力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案例的概念化理解。案例概念化,是指咨询师依据某种心理咨询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
  (二)工作阶段
  在学生对我的反馈表示肯定后,我会继续引导其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你现在的问题有几个,分别是…………时间有限,你准备今天先谈哪个问题?”
  师生互动环节,也就是干预、咨询的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通常提出的问题是:“你觉得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件?”“有怎样不愉快的体验?”“这些你都描述得比较具体,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说得很好,你想过采用哪些方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吗?”
  (三)转换阶段
  师:“你的分析及解决方法都很不错。试着去做吧,在尝试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你的进步以及下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此环节,咨询教师与来访者一起探究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过程,帮助其澄清并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肯定其自愈能力。这也是人本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个体现象”及“人的成长和自我完善”。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咨询师应允许来访者自己克服困难,继续成长。
  (四)结束阶段
  在帮助学生总结本次咨询的收获后,咨询教师一般会送上一些小分享,为来访者日后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分享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自我觉察能力,主动调节情绪;
  2.情绪的规律:三节律(情绪、智力和智商)、昼夜规律等;
  3.调节焦虑情绪的“四它”理论:面对它—接纳它—处理它—放下它;
  4.时间管理的方法:SWOT矩阵分析法、番茄工作法、时间平衡轮技术等。
  5.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例如增强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情绪等。
  师:“小师妹/弟,要相信自己,相信学校,尝试用多种方法帮助自己走出瓶颈,解决问题。祝你成功考上理想的学府。”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教师的鼓励并没有给予来访学生某种具体的方向性的引导,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我整合与自尊,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自己面对问题,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勇敢地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矫正其不正确的自我观念,因为一般自我评价偏低的人易产生高焦虑。人主主义理论要求咨询教师帮助来访学生改变其对待自己的方式,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如此设计提问流程,能使来访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自信,积极去应对各种生活事件,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德胜学校,佛山,5283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其他文献
〔关键词〕师生互动;历史思维;课程案例  互动教学理论认为,学校和课堂是由一个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符号系统,学校和课堂生活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差别互动过程。师生互动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其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在思维”,更要让学生“会思维”。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课
开学报名时的公车总是很挤,好不容易挤上车了。旁边一名学生看到我,艰难地挪动位置,转身背对着我站到了车窗旁边,我释然地笑了笑。  老师们经常说,幸福感最强的时候是在校园里学生亲切地和你打招呼,公车上热情地给你让座,过年过节记得给你发送温馨的短信。但是作为一名学校心理咨询老师,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的幸福感在于能和来访学生彼此从容地“飘过”。  刚开始接触学生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有一些不理解来访学生的表现,
〔摘要〕学生小凌在高三第一学期出现了冲出教室、拒绝上学的情况,反映出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辅导老师采用系统脱敏法,通过认知调整和行为改变技术,鼓励小凌直面高考,缓解焦虑情绪,用积极的态度调整学习方法。高考在即,时间紧迫,心理教师面对学生拒绝上学,是郑重其事上门家访,还是“闲话家常”式寻找机会让学生到校约谈?面对小凌曾经的创伤和缺席带来的焦虑情绪,应该优先哪个?智力测验的结果如何作为一针“强心剂”调
〔关键词〕自我接纳;初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8-0047-03  【活动背景】  初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经历着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同时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在自我意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青春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生活中,一些学生因为自我评价低
摘要:青少年冒险行为指的是吸烟、饮酒、吸毒、性行为、危险驾驶、同伴攻击、偷窃、撒谎、赌博以及犯罪活动等对个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行为。青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环境因素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等,其中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冒险行为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本文阐述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教育建议
〔摘要〕雨是初一女生,心思敏感、情绪多变。她会为了反抗老师的批评而在课堂上直接摔门而出,会因为和班主任的一言不合直接逃出学校,会因为不喜欢学科教师直接放弃参加该学科的所有学习活动……青春期的学生在处理情绪时容易表达不当,做出过激的行为。心理辅导中,通过倾听共情、投射实验,多方寻找原因,包容接纳,巧妙引导,雨发生了转变,热衷于找寻合理表达自己愤怒的方法了,也成长和收获了很多。  〔关键词〕情绪表达;
〔关键词〕 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亮相  有位刚工作一年的心理教师向其他心理教师求助:“开学了,学校开班主任研讨会,领导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给教师们做一次讲座,顺便进行自我宣传,以便开展工作。领导的意思是主要讲讲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或者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可是,我工作才一个学期,在那么多有经验的教师面前讲,不亚于‘关公门前耍大刀’。怎么讲,讲什么呢?”  其他的心理教师马上给予这个教师鼓励
〔摘要〕本文以一次心理课大赛观摩活动为载体,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生成一堂好的心理课,包括主题背后的研究、现场生成的精彩、教师个人的素质、辅导技术的融合、热点话题的关注等五个方面;然后又从自身感受出发,反思当下可能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包括动力启动的问题、动机激发的问题、目标贯彻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课;主题;现场生成;动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种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这种新型关系达到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下面,我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 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
〔关键词〕绘本故事;心理辅导活动课;育人视野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34-03  【设计缘起】  一天中午,有个女生期期艾艾地站在心理咨询室门口。她留着一头清爽的短发,圆圆的小脸戴着一副方框眼镜。我赶起身将她迎进来。经过询问,原来她叫小晴,性格外向、嗓门大、声音粗,班上女生受委屈她常拔“嘴”相助,运动会上她荣获多个第一。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