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阶段,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简称 BPH)直接影响着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通过列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表现,具体介绍治疗BPH的几种常用药物,希望为广大老年男性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用药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76-03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老年男性中时有发生,据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大约有40%患有BPH,而80岁以上者的患病率则将近80%。[1]前列腺增生会使尿道变狭窄,从而引起排尿不畅、尿急、尿频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BPH,效果虽好却难以保证老年病人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前列腺能够分泌多种的免疫球蛋白,可促进合成具有抗菌功能的含锌多肽,并且还可以保护男性生殖系统免受细菌侵袭,如此看来,手术治疗并非最佳选择。人们开始另辟蹊径,对用药物治疗BPH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前,药物治疗成为了轻度或者中度BPH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为广大患者解了燃眉之急。
1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表现
1.1 尿潴留
BPH会导致尿潴留的发生,当阻碍作用到达一定程度时,患者排尿很难排尽,导致膀胱内残存尿液。残余的尿量越大,阻碍的程度就越严重,最终会导致膀胱丧失收缩功能并逐渐的发生尿潴留或者尿失禁现象。
1.2 尿频
尿频是BPH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最初是由于前列腺的充血刺激而引起的,在夜间的表现尤其明显,残余的尿量增多会加重尿频症状。
1.3 排尿进行性困难
排尿进行性困难是BPH患者最主要的表现症状,其发展非常缓慢,一般会被认为是老龄人的自然生理现象而被忽略。医生在就诊时,除了询问患者的病史外,还应直接地观察其排尿以了解其排尿的困难程度,如果出现排尿迟缓、费力、断续、射程短、滴沥加重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治疗。
2.目前治疗BPH的几种常用药物
2.1 α-受体阻滞剂
2.1.1 特拉唑辛(terazosin)
特拉唑辛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长效的α-受体的阻滞剂。其疗效和用量相关,因此在用药时应从少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增加剂量,以达到最好疗效。临床发现,特拉唑辛的首剂量为2mg/天,前列腺的症状虽无好转,但无头痛、头昏等不量反应,第3天的剂量增至3mg/天,若第5天还是无好转者,用药剂量应增至4mg/天,持续服药一个月,治疗之后患者的膀胱残存尿量、最大的尿流率、IPSS的评分等都有明显的好转。
2.1.2 阿呋唑辛(alfuzosin)
阿呋唑辛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阿呋唑辛与一般的α-受体阻滞剂不一样,可以选择性地阻断血管壁、角后位的α1-受体,有效地缓解了尿路的刺激症状。临床发现[2],用药剂量5mg/次,阿呋唑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梗阻和刺激的症状,IPSS的评分和最大的尿流率也显著改善,残存的尿量也减少了,见效迅速,且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2.1.3 坦索洛辛(tamsulosin)
坦索洛辛是一种特异性的亚型α1A-受体阻滞剂,其对于α1A-受体的膀胱的颈部、尿道、平滑肌的收缩都具有很高选择性阻滞的功效。口服坦索洛辛0.2mg/天,疗效显著,用药前后的IPSS的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都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率降低,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1.4 萘哌蒂尔(naftopidil)
萘哌蒂尔是一种α1D-受体的阻滞剂,有研究发现,萘哌蒂尔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产物是萘羟基萘哌蒂尔、苯羟基萘哌蒂尔和去甲基萘哌蒂尔,三者对于α受体的亲和力与原形药相差无几。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8个星期用药的前后对比观察发现,口服萘哌蒂尔50mg/次,用药后残存的尿量、最大的尿流率、IPSS的评分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2.2 5α-还原酶抑制剂
2.2.1 杜嗒雄胺(dutasteride)
杜嗒雄胺既能抑制I型酶也能抑制Ⅱ型酶。其对于I型酶抑制的效果是菲呐雄胺的50倍,对于Ⅱ型酶抑制的效果也很明显。某专家就杜嗒雄胺的疗效进行了2年的临床实验,发现杜嗒雄胺可以在短时间内快效地治疗BHP。[3]此外还对长时间地服用杜嗒雄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服用杜嗒雄胺治疗BPH 3年,患者是可以承受的、疗效也不错,可以使DHT降到原来的7%并且不良反应也少有发生。
2.2.2 菲呐雄胺(finasteride)
菲呐雄胺属于Ⅱ型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特异性功能,可阻止睾酮转化成二氢睾酮,从而保证睾酮水平的正常。其还可有效减少前列腺中与血液中的DHT,对于雄激素的受体也无亲和力,不会引起其他的功能障碍。某专家通过用菲呐雄胺对50例BPH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发现,患者用药3个月后其症状明显减轻,最大的尿流率明显增大,前列腺的体积显著减小,持续用药3年,疗效甚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很低。唯一的不足是,在使用菲呐雄胺的同时,二氢睾酮仍然对前列腺造成刺激。
2.2.3 艾普列特(epristeride)
艾普列特属于新型的非竞争性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其与还原型辅酶Ⅱ以及5α-还原酶可形成三元的复合物以非竞争性的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同时也可阻碍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艾普列特对Ⅱ型酶的抑制具有选择性与专一性,但对I型酶的抑制作用比较弱,所以其一般是对前列腺发生作用,使得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降低,但对循环血液中的睾酮与双氢睾酮的影响微弱。研究表面,长期服用艾普列特可以使前列腺的体积明显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大,残存尿量减少,BPH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3 植物药剂
2.3.1 普施泰(Prostar)
普施泰属于花粉类药剂,服用普施泰可松弛尿道的平滑肌,增强膀胱的逼尿肌的收缩能力和减轻由于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下尿路的功能性阻塞。普施泰是天然花粉的提取物,不含过敏原,所以不良反应很少,只是有时服药后会有轻微的腹胀和恶心感,但是停止服药后这些不良反应也会立刻消失;前列康作为治疗BPH的名药,是由油菜的花粉经过加工提取而制成的复方氨基酸的口服药片。服用前列康可有效缓解尿急、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小,少部分的患者在服药出现轻度的便秘,但这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可以继续治疗。 2.3.2 土扽呐(tudenan)
土扽呐俗称通尿灵,属于植物提取物类药剂,是从蔷薇科的非洲植物-臀果木上所提取的脂质甾醇式复合物。[4]服用土扽呐可以减弱膀胱的逼尿肌的敏感性的强度,减缓排尿进行性困难的症状,大大减少了排尿后所残存的尿量,使BPH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基本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泊泌松是锯棕的果实成分之一,具有脂溶性,可以缓解由于前列腺的增生而导致的不良症状。临床的实验发现, 泊泌松对于BPH患者的疗效基本上与菲呐雄胺相同,但是泊泌松不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
2.4 激素类药剂
激素类药剂也可以用来治疗BPH,其主要有:已烯雌酚-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氟硝丁酰胺-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促黄体的生成素及其释放的激素的类似物。激素类药剂可以增强膀胱的肌张力, 缩小前列腺的体积,减轻梗阻现象,从而使排尿能够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激素类药剂治疗BPH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且产生的副作用很大,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如其它的药物,因此激素类药剂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极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用。
2.5 中成药
近年来对于应用中成药治疗 BPH的研究不断加深,其研究方向集中于如何改良免疫作用、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和纤维的组织增生。中成药前列欣可以改良免疫作用、抗炎消肿、抵抗纤维组织的增生;前列舒丸通过作用于垂体中的性腺轴来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以达到治疗BPH的效果。有临床研究表明,服用虎耳草片这种中成药可以使患者前列腺的体积减小,提高最大的尿流率,有效减缓 BPH 的各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6 联合治疗
有研究表明,可用普斯泰和虎耳草片进行联合治疗,也可用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或者植物药剂以及中成药进行联合治疗。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可以弥补单独用药的的缺陷,往往使疗效倍增。联合治疗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前列腺的体积变大的BPH患者以及BPH手术治疗风险高的患者都可以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联合治疗正在逐渐地取代单一治疗,成为BPH患者的首选。临床试验表面,坦索唑辛和菲呐雄胺都可有效降低BPH临床的危险性,而坦索唑辛与菲呐雄胺如果联合使用治疗则可以进一步的降低BPH临床的危险性。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列腺的体积大于25 mL的时候,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坦索唑辛或者菲呐雄胺的单一治疗的效果。此外还有研究表示,联合地应用普斯泰与虎耳草片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前列腺增生而造成下尿路的症状的BPH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优越。通过跟踪治疗发现,患者在用药3月后症状明显的减轻,最大的尿流率明显增大,前列腺的体积显著减小,持续用药2年,疗效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很低。
3.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在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远远不足以解决广大老年男性的健康需要。以此来看,药物治疗BPH的道路还很长,我国应该不断的加深研究,进行临床实验,反复比较,找出治疗BPH的最佳药物,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燕.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用药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2]李浩勇,胡波,刘继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J].医药导报.2011(01)
[3]汪洋,王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
[4]吴文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0(17)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用药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76-03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老年男性中时有发生,据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大约有40%患有BPH,而80岁以上者的患病率则将近80%。[1]前列腺增生会使尿道变狭窄,从而引起排尿不畅、尿急、尿频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BPH,效果虽好却难以保证老年病人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前列腺能够分泌多种的免疫球蛋白,可促进合成具有抗菌功能的含锌多肽,并且还可以保护男性生殖系统免受细菌侵袭,如此看来,手术治疗并非最佳选择。人们开始另辟蹊径,对用药物治疗BPH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前,药物治疗成为了轻度或者中度BPH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为广大患者解了燃眉之急。
1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表现
1.1 尿潴留
BPH会导致尿潴留的发生,当阻碍作用到达一定程度时,患者排尿很难排尽,导致膀胱内残存尿液。残余的尿量越大,阻碍的程度就越严重,最终会导致膀胱丧失收缩功能并逐渐的发生尿潴留或者尿失禁现象。
1.2 尿频
尿频是BPH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最初是由于前列腺的充血刺激而引起的,在夜间的表现尤其明显,残余的尿量增多会加重尿频症状。
1.3 排尿进行性困难
排尿进行性困难是BPH患者最主要的表现症状,其发展非常缓慢,一般会被认为是老龄人的自然生理现象而被忽略。医生在就诊时,除了询问患者的病史外,还应直接地观察其排尿以了解其排尿的困难程度,如果出现排尿迟缓、费力、断续、射程短、滴沥加重等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治疗。
2.目前治疗BPH的几种常用药物
2.1 α-受体阻滞剂
2.1.1 特拉唑辛(terazosin)
特拉唑辛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长效的α-受体的阻滞剂。其疗效和用量相关,因此在用药时应从少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增加剂量,以达到最好疗效。临床发现,特拉唑辛的首剂量为2mg/天,前列腺的症状虽无好转,但无头痛、头昏等不量反应,第3天的剂量增至3mg/天,若第5天还是无好转者,用药剂量应增至4mg/天,持续服药一个月,治疗之后患者的膀胱残存尿量、最大的尿流率、IPSS的评分等都有明显的好转。
2.1.2 阿呋唑辛(alfuzosin)
阿呋唑辛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阿呋唑辛与一般的α-受体阻滞剂不一样,可以选择性地阻断血管壁、角后位的α1-受体,有效地缓解了尿路的刺激症状。临床发现[2],用药剂量5mg/次,阿呋唑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梗阻和刺激的症状,IPSS的评分和最大的尿流率也显著改善,残存的尿量也减少了,见效迅速,且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2.1.3 坦索洛辛(tamsulosin)
坦索洛辛是一种特异性的亚型α1A-受体阻滞剂,其对于α1A-受体的膀胱的颈部、尿道、平滑肌的收缩都具有很高选择性阻滞的功效。口服坦索洛辛0.2mg/天,疗效显著,用药前后的IPSS的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都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率降低,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1.4 萘哌蒂尔(naftopidil)
萘哌蒂尔是一种α1D-受体的阻滞剂,有研究发现,萘哌蒂尔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产物是萘羟基萘哌蒂尔、苯羟基萘哌蒂尔和去甲基萘哌蒂尔,三者对于α受体的亲和力与原形药相差无几。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8个星期用药的前后对比观察发现,口服萘哌蒂尔50mg/次,用药后残存的尿量、最大的尿流率、IPSS的评分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2.2 5α-还原酶抑制剂
2.2.1 杜嗒雄胺(dutasteride)
杜嗒雄胺既能抑制I型酶也能抑制Ⅱ型酶。其对于I型酶抑制的效果是菲呐雄胺的50倍,对于Ⅱ型酶抑制的效果也很明显。某专家就杜嗒雄胺的疗效进行了2年的临床实验,发现杜嗒雄胺可以在短时间内快效地治疗BHP。[3]此外还对长时间地服用杜嗒雄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服用杜嗒雄胺治疗BPH 3年,患者是可以承受的、疗效也不错,可以使DHT降到原来的7%并且不良反应也少有发生。
2.2.2 菲呐雄胺(finasteride)
菲呐雄胺属于Ⅱ型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特异性功能,可阻止睾酮转化成二氢睾酮,从而保证睾酮水平的正常。其还可有效减少前列腺中与血液中的DHT,对于雄激素的受体也无亲和力,不会引起其他的功能障碍。某专家通过用菲呐雄胺对50例BPH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发现,患者用药3个月后其症状明显减轻,最大的尿流率明显增大,前列腺的体积显著减小,持续用药3年,疗效甚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很低。唯一的不足是,在使用菲呐雄胺的同时,二氢睾酮仍然对前列腺造成刺激。
2.2.3 艾普列特(epristeride)
艾普列特属于新型的非竞争性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其与还原型辅酶Ⅱ以及5α-还原酶可形成三元的复合物以非竞争性的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同时也可阻碍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艾普列特对Ⅱ型酶的抑制具有选择性与专一性,但对I型酶的抑制作用比较弱,所以其一般是对前列腺发生作用,使得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降低,但对循环血液中的睾酮与双氢睾酮的影响微弱。研究表面,长期服用艾普列特可以使前列腺的体积明显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大,残存尿量减少,BPH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2.3 植物药剂
2.3.1 普施泰(Prostar)
普施泰属于花粉类药剂,服用普施泰可松弛尿道的平滑肌,增强膀胱的逼尿肌的收缩能力和减轻由于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下尿路的功能性阻塞。普施泰是天然花粉的提取物,不含过敏原,所以不良反应很少,只是有时服药后会有轻微的腹胀和恶心感,但是停止服药后这些不良反应也会立刻消失;前列康作为治疗BPH的名药,是由油菜的花粉经过加工提取而制成的复方氨基酸的口服药片。服用前列康可有效缓解尿急、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小,少部分的患者在服药出现轻度的便秘,但这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可以继续治疗。 2.3.2 土扽呐(tudenan)
土扽呐俗称通尿灵,属于植物提取物类药剂,是从蔷薇科的非洲植物-臀果木上所提取的脂质甾醇式复合物。[4]服用土扽呐可以减弱膀胱的逼尿肌的敏感性的强度,减缓排尿进行性困难的症状,大大减少了排尿后所残存的尿量,使BPH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基本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泊泌松是锯棕的果实成分之一,具有脂溶性,可以缓解由于前列腺的增生而导致的不良症状。临床的实验发现, 泊泌松对于BPH患者的疗效基本上与菲呐雄胺相同,但是泊泌松不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
2.4 激素类药剂
激素类药剂也可以用来治疗BPH,其主要有:已烯雌酚-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氟硝丁酰胺-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促黄体的生成素及其释放的激素的类似物。激素类药剂可以增强膀胱的肌张力, 缩小前列腺的体积,减轻梗阻现象,从而使排尿能够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激素类药剂治疗BPH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且产生的副作用很大,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如其它的药物,因此激素类药剂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极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用。
2.5 中成药
近年来对于应用中成药治疗 BPH的研究不断加深,其研究方向集中于如何改良免疫作用、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和纤维的组织增生。中成药前列欣可以改良免疫作用、抗炎消肿、抵抗纤维组织的增生;前列舒丸通过作用于垂体中的性腺轴来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以达到治疗BPH的效果。有临床研究表明,服用虎耳草片这种中成药可以使患者前列腺的体积减小,提高最大的尿流率,有效减缓 BPH 的各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6 联合治疗
有研究表明,可用普斯泰和虎耳草片进行联合治疗,也可用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或者植物药剂以及中成药进行联合治疗。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可以弥补单独用药的的缺陷,往往使疗效倍增。联合治疗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前列腺的体积变大的BPH患者以及BPH手术治疗风险高的患者都可以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联合治疗正在逐渐地取代单一治疗,成为BPH患者的首选。临床试验表面,坦索唑辛和菲呐雄胺都可有效降低BPH临床的危险性,而坦索唑辛与菲呐雄胺如果联合使用治疗则可以进一步的降低BPH临床的危险性。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列腺的体积大于25 mL的时候,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坦索唑辛或者菲呐雄胺的单一治疗的效果。此外还有研究表示,联合地应用普斯泰与虎耳草片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前列腺增生而造成下尿路的症状的BPH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优越。通过跟踪治疗发现,患者在用药3月后症状明显的减轻,最大的尿流率明显增大,前列腺的体积显著减小,持续用药2年,疗效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很低。
3.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在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远远不足以解决广大老年男性的健康需要。以此来看,药物治疗BPH的道路还很长,我国应该不断的加深研究,进行临床实验,反复比较,找出治疗BPH的最佳药物,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燕.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用药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2]李浩勇,胡波,刘继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J].医药导报.2011(01)
[3]汪洋,王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
[4]吴文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