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当前教育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参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积极性;调动策略
  课堂教学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较为明显,高效率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三观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笔者展开论述。
  一、發挥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初中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的运用更加成熟,生动的图像资源与动听的声音能将语文课程的美展现出来。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里会爱上课堂。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资源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初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年龄过小,阅历还不丰富,难以对文字内容产生感性认识,借助多媒体资源能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但是某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资源,容易降低课堂销量,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合理创设教学环境,突破重难点部分。多媒体教学是语文课程更加有趣,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应停留在书本上,而且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量,使学生爱上大千世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期间,教师应从多方面来查阅资料,在有限的时间中积极开发学生的空间,使语文课程更具厚重感。譬如在《紫藤萝瀑布》课程讲解中,为了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紫藤萝瀑布的美丽,教师应先播放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当学生的审美体验较为良好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该过程利于学生分析文章内涵,提升自主学习效率。语文中的人文气息较为浓厚,对学生的生活、心灵影响非常明显,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积极挖掘人文因素,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深化课文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常见方式。某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问题角度,难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在问题射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其价值,包括能否启迪学术思考,能否突破文章重难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教师问题设置的情景需要具备价值,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情景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关注问题质量,而非追求数量。过多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清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精选典型问题,使学生拓展思维。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初中语文而言,由于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为了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兴趣阅读分析语文内容,确保语文教学效率,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认知的发展规律,包括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性到共性,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新课题注重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给予学生发言机会,使学生在主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感受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当教师突破课文重难点时,一个设置较为深度的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譬如在《故乡》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作者再次回到故乡后是怎样的心情,具体原因是什么,让学生用词语或者成语、短句来表达。
  三、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课堂氛围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具备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快乐的学习中发挥潜能。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当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应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优势,鼓励学生积极挖掘文章中渗透的情感因子,通过情感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在熏陶中获取知识,得到启迪。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减少文字的理性分析,而是突出文章中的美与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内涵,体会作者在创作中的情感。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知识互动之外,情感交流也尤为重要,教师应将个人情感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得到熏陶。譬如在《纸船》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大家准备彩色的纸张,通过制作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叠好纸船后,教师告诉学生叠纸船是小时候大家都爱玩的游戏,纸船承载在孩子对母亲的爱,冰心希望纸船能把个人对母亲最真挚的爱与思念飘向母亲,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课程《纸船》。在资料交流环节中,由于教师提前布置好了收集与冰心相关的资料,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哪些途径获取了作者的资料,引导学生互相较量分享资料。在诗歌朗读环节中,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朗读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
  四、结语
  初中语文的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效率语文课堂的构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从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浅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7(4):62.
  [2]苟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23):93.
  [3]黄玲.初中语文课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教育界,2013(23):68-68.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法教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书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艺术鉴赏的能力。面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缺乏以及教材教学不对路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对高职书法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开发适应于高职书法教学教材,借助互联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汉字认
◆摘 要:写作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学生的逻辑性、观察力、洞察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必须要落实的一项任务。然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培养技巧。语文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培养技巧,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前言  一直以来,学
◆摘 要:家庭作业能够反馈出学生在学习上的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教学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好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其创新精神。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中段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先分析了小学中段语文家庭作业的现实状况,然后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以此更加全面的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学习能力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布置最多的内容为所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
期刊
@@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保证了计算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进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计算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即思维、计算、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进而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较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构建这种良好学习氛围呢?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课堂氛围;激趣;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
◆摘 要: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要求逐渐提高。同时,丰富的社会资源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之外还能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拓展自己的视野。课外读物的种类繁多,其中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受限,一般对于文言文类型的读物接触较少。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