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一曲《梨花颂》传唱至今,也让人记住了18年前诞生于上海的新编京剧《大唐贵妃》。这是新时期京剧艺术的一座丰碑,不仅汇聚了梅葆玖和张学津、于魁智和李胜素、李军和史依弘老中青三代京剧艺术大家,争妍斗奇,各擅胜场,更因其恢宏的场面,精良的制作与精彩的演绎,成为传唱不衰,闻名遐迩的名剧。特别是一曲《梨花颂》,不仅成了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京歌,也成了梅葆玖先生的代表曲目,以至于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家人弟子在他耳边吟唱的,还是那句“梨花开”,唯有此刻,昏迷的梅葆玖往往会有一丝反应,心跳也会加快一些……可以说,《梨花颂》伴随着《大唐贵妃》,融入到了梅葆玖的艺术生命之中,以至于在最后的时刻,老人念念不忘的还是为观众呈现更适宜观众欣赏与喜欢的新版,并为此积极奔走,热心策划直至生命的尽头。
如今,梅葆玖先生的遗愿终究实现了。汇集了史依弘、李军、安平、奚中路、蓝天等上海京剧院众多名家,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将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节)目,隆重献演上海大剧院,开票首日就取得50万元票房佳绩。这部诞生于上海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新编京剧,如今时隔多年后重新打磨,以强大阵容和耳目一新的舞台呈现,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原版《大唐贵妃》(曾用名《中国贵妃》)以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两部名剧《太真外传》《贵妃醉酒》为基础改编创作,2001年于上海大剧院为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揭幕,不仅汇聚了京沪两地名角,更融入了歌剧、舞蹈、交响乐等其他艺术形式,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
传承经典,探索创新,回报时代,不忘初心。此次新版京剧《大唐贵妃》是时隔18年后,在汲取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以新时代的审美进行的重新演绎,可谓“旧中有新,新中有根”,力求在保持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纯粹、纯正、纯美的基础上,展现新时代戏曲人的全新风貌,在美学品格、舞台呈现与制作模式上,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为戏曲艺术开拓更美好的未來。
在剧本上,原来《贵妃醉酒》的桥段被新的内容置换。剧情在突出杨贵妃和唐明皇爱情主线的同时,加强了对“安史之乱”等历史背景的着墨,增强了武戏,使全剧更具可看性。除此之外,一代大师梅兰芳在《太真外传》中独创的“翠盘舞”也将在重新设计后再现舞台。舞美方面取消了原版舞台上的实体建筑,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融互补,更趋向戏曲艺术写意、灵动、多变的艺术特色。在音乐方面,突显恢宏气势,并引入昆腔,不仅使整体风貌向京剧本体回归,且在音乐情绪上更为连贯贴合,更好地诠释这出具有传奇剧色彩、兼容史诗剧气质的恢弘历史剧。

旧中有新
岁月荏苒,自1924年梅兰芳先生创排连演四晚的“大制作”《太真外传》,到梅葆玖先生与姐姐梅葆玥上世纪80年代恢复的浓缩精华版《太真外传》,直至2001年《大唐贵妃》的华丽登场,京剧梅派艺术与杨贵妃的艺术情缘,走了将近一个世纪。
如果说当初年轻的梅兰芳在创排《太真外传》时,走的是大制作的华丽路线,那么到了梅葆玖,传承父辈留下的精彩唱段,恢复该剧当年演出时的盛况与风貌,就成了新的历史使命。尽管许多年过去了,曾经见过四本《太真外传》者早已不在人世,但就当时留下文字记载与历史图像来看,其场面之宏大,剧情之曲折,表演之动人,令人为之遐想不已。时至今日,《太真外传》的舞台全貌虽不曾留下,却留下了完整的剧本与许多精彩的唱段,被制作成唱片,在京剧戏迷,特别是“梅派”戏迷中广为传唱,无论是《太真出浴》《望阙献发》还是《七巧盟誓》《玉真梦会》,几乎每一折都留下了极为好听的唱段,缠绵婉转,流利轻扬,一唱三叹,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帝妃之爱,表现得细腻传神到了十分。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梅葆玖就有意恢复演出这一梅派名剧,由于当时观赏习惯已不可能连续四晚,就采取了“取其精华”的办法,重点恢复了《拈香惊艳》《长生殿前》等几折名段,也成了后来《大唐贵妃》排演的基础。
虽然初步恢复了《太真外传》雏形,但梅葆玖一直有心愿,能够完完整整在舞台上呈现《太真外传》当年的演出盛况。这一美好的想法最终圆梦上海,在上海这座唱红了梅兰芳,也拥有众多京剧戏迷的“演艺大码头”,集多方之力,最终成就了《大唐贵妃》的涅槃重生,使梅派珠玉再现光华。
扎根传统,推陈出新,是梅派艺术的精神。重演《太真外传》,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要进行有时代气息的再创作。可以说,《大唐贵妃》最大的特点是梅派经典新编,不仅保留了梅兰芳剧目中经典的精华,又能与现代的审美元素结合在一起,加之《梨花颂》的迅速传唱与走红,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时间,满城争看杨贵妃,人人会哼“梨花颂”。这场被当时媒体称为“中国大歌剧”、投资几百万元的大戏,在艺术节四场演出后就收回成本,堪称戏剧市场化尝试的一次完美成品。更难得的是,尽管投资巨大,但《大唐贵妃》这些年来始终活跃在舞台上,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走进剧场观赏过这出好戏,无论是梅葆玖、李胜素、魏海敏等大家领衔的经典版,还是田慧、蓝天等青年演员演绎的青春版,从上海到北京,《大唐贵妃》一演再演,欲罢不能,真正成为一部口碑市场双丰收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当代上海文艺舞台的一部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