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小腿不同区域皮肤穿支血管的分布特点及规律,探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在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8侧下肢标本,其中12侧用于全程追踪各穿支血管的来源与分布;另26侧用于观察并测量外径≥0.5 mm穿支血管的穿出部位、走行方向、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等.1998年5月至2010年11月临床应用多普勒血管测听仪测听穿支血管,并根据小腿穿支血管走行轴线设计带穿支血管的筋膜蒂皮瓣,邻近转位修复62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男50例,女12例;年龄7~78岁,平均40岁.创面部位:胫骨上段10例,胫骨中下段32例,足踝部20例.缺损面积为2cm×3cm~9cm×l6cm.结果 解剖发现小腿内侧、后侧、后外侧及前外侧有4条明显的营养血管链,其中内侧隐神经与后侧腓肠神经走行区营养血管链的穿支最多.本组59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2例逆行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结痂,1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行二期植皮.62例患者术后获3~48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无一例患者发生骨髓炎.结论 在小腿4条链状血管丛走行区,以纵向走行的穿支血管为纵轴线切取离创面最近的筋膜蒂皮瓣,其切取方法简便、对穿支血管干扰小、血供可靠,为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

其他文献
作为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基本方法,钢板螺钉技术历久弥新,从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到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LP),再到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这不仅是内固定器械的创新和改良,更彰显了内固定理念、原则、技术的巨大进步和重大变革.近年来,随着对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
期刊
由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全军骨创伤救治中心)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学习班”(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将于2012年6月8—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本次研讨会将通过专题讲座、手术资料演示及病例讨论等形式,旨在推广骨盆与髋臼(部)损伤等方面的治疗经验,促进交流,探讨此领域的焦点问题。
期刊
期刊
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并发血肿内感染的几率极低,Baskaran 等[1]2004年报告1例右侧闭合性股骨干骨折伴发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这种感染临床表现常与骨折重叠,局部有红、热、压痛等症状,且无明显特异性.由于发生率极低,临床上容易漏诊.我科最近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比较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36例,女25例;年龄36~67岁,平均45.8岁.患者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行单纯植骨融合29例(A组)及椎间融合器融合32例(B组).两组患者一般基线学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评价两组患者
10月17日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发生粗暴打砸事件10月20日上午辽宁奉天医院患者六刀扎伤医生10月21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生被打受重伤
期刊
北京积水潭医院定于2012年11月27-29日在北京举办第四届全国肘关节创伤治疗高级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创伤骨科专家王满宜教授、蒋协远教授等亲自授课。内容涉及肘关节的功能解剖、创伤分型、内固定技术、外固定支架技术、人工肘关节技术、肘关节松解术、肘关节术后康复等临床外科诊疗技术。培训的形式采取幻灯讲课、手术录像、模型骨操作、尸体解剖、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此次培训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结业后
期刊
SummaryEarly evidence from two smal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suggests that 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 appears similar to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an
期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及Transfix固定近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69例ACL损伤患者,其中26例(26膝)经关节镜证实ACL断裂,仅残留部分或少许胫骨残端,男16例,女10例;年龄19 ~ 42岁,平均27岁.主要症状为膝关节不稳,轴移试验、Lachme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50周,平均17周
目的 探讨弹性钢板在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1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9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7d,平均6.7d.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术中尽量保护粉碎骨块上附着的软组织,后壁有压缩者取大转子松质骨填充,尽量使每一粉碎骨折块都达到解剖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