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KYSE 30细胞系中的基因断裂和重排,为食管癌基因重排及其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信息.方法 通过比较基因组杂交微阵列(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
【机 构】
:
163319 大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KYSE 30细胞系中的基因断裂和重排,为食管癌基因重排及其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信息.方法 通过比较基因组杂交微阵列(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筛选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断裂基因,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RT-PCR和双色FISH等技术对断裂基因进行鉴定.结果 array-CGH筛选和双色FISH分析显示,PLCL 1、SCFD 2、JARID 2、LHFPL 3、GABBR 2、GPC 6、MYH 10、M CTP 1发生了断裂.通过分子水平的鉴定,发现了MYH10基因与13 q21.32的融合、MCTP1基因的截短以及GPC6基因的重排.进一步通过FISH分析,在食管癌组织中发现了MYH 10基因的断裂.结论 在食管鳞癌KYSE30细胞系中存在PLCL1、SCFD2、JARID2、LHFPL3、GAB R2、GPC6、MYH10、MCTP等基因的断裂,其中MYH 10、MCTP 1和GPC 6基因发生了重排,形成了融合和截短新的异常转录本.这些结果为深入探索影响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其他文献
鬼臼乙叉甙、蒽环类抗生素及米托蒽醌等抗肿瘤药物都属于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它们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实体瘤时可引起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本文对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引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危险因素及治疗等问题进行综述.
乳腺派杰氏病多数伴有深部乳癌 ,乳腺外派杰氏病则大多仅见局部表皮内肿瘤。关于派杰细胞的发生机制 ,现共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表皮内输乳管细胞癌变 ,并导致下方导管癌形成 ;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组多基因遗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糖代谢机制的每一个环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泪膜作为眼表微环境的组成部分,其稳态在眼表疾病发生发展和修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因素或多因素的刺激,导致泪膜的成分改变,稳态失衡,最终成为眼表疾病的始发因素或者成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参与调控细胞的分化、增生、凋亡、机体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近年来发现,miRNA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
在女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增高,间质微血管密度(MVD)明显增加,高水平的VEGF与MVD与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散光的矫正与视觉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我国中低度散光占比例较大,高度散光人群所占比例相对少,但在治疗精准度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泌物受体的第一个内源性配体。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摄食、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作用。对 ghrelin的深入研究 ,有望为肥胖和 2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