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跑台及力量两种不同训练模式下大鼠跟腱生物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生化指标变化的观察,探讨不同训练模式下跟腱适应性改塑的机制。方法 10周龄雌性随机分为非活动对照组(15只)、跑台训练组(20只)、力量训练组(20只)。大鼠分别做跑台运动和跳跃力量训练。12周训练结束后观察生物力学性能、光镜下形态结构变化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前I、III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信使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训练组大鼠跟腱的最大载荷、刚度、能量吸收均显著高于非运动对照组(P<0.01),而最大载荷下的应力及弹性模量也均高于非运动对照组(P<0.01),而跑台训练组各项指标均值均高于力量训练组,其中刚度及弹性模量均显著高于力量训练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训练组大鼠跟腱组织中4项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均呈现增高趋势(P>0.05),且跑台训练组大鼠组织目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稍高于力量训练组(P>0.05)。光镜下跑台训练组可见较为整齐致密的胶原纤维,功能活跃的腱细胞。力量训练组的跟腱组织中局部胶原纤维则可见局部排列紊乱,且局部可见胶原纤维间有小间隔。结论 (1)跑台训练和力量训练虽然没有对跟腱横截面积造成明显影响,但均可促进跟腱在结构形态上和生物力学性能的良性改善。(2)跑台训练的影响效果好于力量训练,其中,生化指标变化提示此种训练模式下对于跟腱组织细胞代谢活性起到正性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