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恶性肿瘤及相关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死亡率及医疗费用明显增加。肝素为基础的初级预防可显著减少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T)发生风险,但增加出血风险。本文对CAT发生风险评估、抗凝出血风险评估、CAT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最新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大量文献综合分析发现,VTE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对CAT的预测作用有限,需进一步谨慎评估。目前,抗凝出血风险评估模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000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及相关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死亡率及医疗费用明显增加。肝素为基础的初级预防可显著减少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T)发生风险,但增加出血风险。本文对CAT发生风险评估、抗凝出血风险评估、CAT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最新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大量文献综合分析发现,VTE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对CAT的预测作用有限,需进一步谨慎评估。目前,抗凝出血风险评估模型均未在恶性肿瘤患者中验证。CAT的预防措施包括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CAT高危患者应接受符合其临床状况和偏好的初级预防措施。CAT的治疗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葵钠、直接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临床医师需要与CAT患者充分沟通抗凝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各类抗凝药物的优缺点,根据患者临床状况和实际偏好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关于肺栓塞的各评分量表对肺栓塞早期及时的诊疗对改善其预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综述了国际上常用的肺栓塞评分量表:Wells评分、Gevena评分、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肺栓塞排除标准等,并简述其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Wells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Padua评分及血浆D-二聚体对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135例慢性肺部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3种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VTE的诊断评估及危险分层,根据影像学结果将患者分为VTE组(50例)与无VTE组(85例),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差异。采用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种应激反应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GDF15在体内组织广泛表达,如前列腺和胎盘中高表达,肺组织内微量表达。在应激或病理状态下,GDF15表达明显增加。在肺部,GDF15主要由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近年来研究表明GDF15与肺部疾病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GDF15在肺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Wells评分联合年龄校正D-二聚体对住院患者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疑似APE患者(≥50岁)555例,以CT肺动脉造影(CTPA)为诊断标准,评价Wells评分、年龄校正D-二聚体[(年龄×10) μg/L]和两者联合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经CTPA确诊的APE有213例;Wells评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可
目的构建一种判断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符合入组标准的NSCLC患者608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生成器分组法按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建模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验
脓毒症是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发现当患者病情进展为脓毒症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病死率也明显升高。因此,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预测预后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生物标志物或评分标准,因其各自不同的缺陷,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发现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指标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着相关性。本综述总结了中性粒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ExLP)是一种罕见疾病。因其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故进一步认识及详细病史采集对于ExLP的诊断至关重要。ExLP同时合并肺结核则更为罕见,容易误诊及漏诊。本文通过报道1例经病原学及病理确诊的典型的ExLP合并肺结核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进一步认识。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一代EGFR-TKI(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或第二代EGFR-TKI(如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可有效治疗EGFR驱动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的患者L858R突变。由于获得性耐药,几乎所有病例在1至2年后都会出现疾病复发。最常见耐药突变是外显子20中的EGFR T79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高危并发症,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全面宣教,提高认识,建立规范的VTE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采用"医护一体、多学科协作"的防治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并深化VTE防治的科学研究,构建起规范化的医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以减少VTE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