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中的分子、基因及发酵调控技术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霉素(spiramycin,SPM)是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生菌为生二素链霉菌(S.ambofaciens)。螺旋霉素由福洛氨糖(forosamine)、碳霉氨糖(mycaminose)和碳霉糖(mycarose)3个部分组成。简要介绍了螺旋霉素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以及生物合成途径与发酵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状况,根据螺旋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分别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及发酵工艺等3个方面对通过添加前体或对前体有利的物质及定向过量表达某些重要基因等提高螺旋霉素产量的技术进行了简要
其他文献
价值工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美国政府广泛应用价值工程评估项目,使国防部从1983~2000年共节约成本达250亿美元.为推广价值工程应用,英国、德国等纷纷出台了有
摘要:上好《土壤肥料》绪论课是中职学校农学类专业《土壤肥料》教学的首要环节。本文运用“推拉理论”,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绪论教学设计的重点,回答了推什么和如何推、拉什么和如何拉的问题。  关键词:推拉理论; 土壤肥料    《土壤肥料》作为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应用性强,教学难度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部分农学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
旨在从新疆红提葡萄的不同部位中,分离筛选出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红提葡萄不同部位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同时进行16S r DNA序列测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