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有效手段。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1.体育内容的运动性
体育教育的内容大多数具有竞技的特点,通过竞技充分发挥体育运动项目多、锻炼方法丰富的优势,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实现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教育过程。
2.体育过程的群体性
体育教育中无论是教学、训练、游戏还是竞赛,都是学生参与的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群体活动。在其过程中,学生既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又要遵守特定的规则与规范;既要相互配合,又要竞争对抗。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和现代社会意识。
二、人格形成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特有品质。在体育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大脑会形成强烈的兴奋灶,并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运动和代谢反应。运动中需要不断调整心态,集中注意力,使得练习者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体力在运动中达到新的环境适应度。体育教学团体的互动特点,使学生在相互配合、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中,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凸现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三、措施与策略
1.充分挖掘体育本身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体育运动能较好地体现一个人的参与意识、交际能力、生活态度、竞争意识、价值观以及法规意识等,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内在精华的熏陶,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来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
2.充分挖掘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以健全学生的人格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根本,发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是一个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精心设计,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潜在因素,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
3.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是教学活动是否成功、教学目标能否完成的中心环节。新课程标准推行之际,我们应紧紧抓住“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提炼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法,优化课堂组合,充分利用好体育运动的这种内在精华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从教师入手影响学生,以形成健全人格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一种平等交往、师生合作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师生互动活动中来。重视学生情感、意志、信念的发展,把他们引到健康的人格道路上来。
5.为人师表是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基本保障
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是根本所在,作为体育教师如何来以身立教,帮助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这就说明教师必须用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来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
6.情感催化,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服务
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时,教师如果能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就会象教师期望的那样进步,反之则不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应该受到场地、气候或个人情绪的影响,在学生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始终持鼓励、赞许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让他们形成顽强的意志,战胜挫折。
7.尊重个体,从学生的个性入手,进行健全人格教育
(1)重在参与,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中来,在这里,学生或体验、或娱乐、或观赏、或竞技,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地位并受益。从而为“人格”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明辨是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体的是非感与真善美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竞技体育中去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在运动中,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
(3)锲而不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磨砺其性格。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失败中获得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参加体育时,就开始学习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从而为树立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8.平等交往,竞争合作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在游戏中与同学平等地交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游戏中,平时一些顽皮、难以管教的孩子,在这时却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很少在体育场上胡作非为、我行我素。体育游戏拒绝投机取巧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体育庄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魅力。也教会学生以规则约束行动,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这些思想点点滴滴地渗入到他们的意识之中,从而造就他们刚直不阿的人格倾向。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1.体育内容的运动性
体育教育的内容大多数具有竞技的特点,通过竞技充分发挥体育运动项目多、锻炼方法丰富的优势,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实现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教育过程。
2.体育过程的群体性
体育教育中无论是教学、训练、游戏还是竞赛,都是学生参与的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群体活动。在其过程中,学生既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又要遵守特定的规则与规范;既要相互配合,又要竞争对抗。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和现代社会意识。
二、人格形成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特有品质。在体育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大脑会形成强烈的兴奋灶,并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运动和代谢反应。运动中需要不断调整心态,集中注意力,使得练习者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体力在运动中达到新的环境适应度。体育教学团体的互动特点,使学生在相互配合、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中,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凸现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三、措施与策略
1.充分挖掘体育本身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体育运动能较好地体现一个人的参与意识、交际能力、生活态度、竞争意识、价值观以及法规意识等,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内在精华的熏陶,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来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
2.充分挖掘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以健全学生的人格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根本,发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是一个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精心设计,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潜在因素,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
3.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是教学活动是否成功、教学目标能否完成的中心环节。新课程标准推行之际,我们应紧紧抓住“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提炼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法,优化课堂组合,充分利用好体育运动的这种内在精华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从教师入手影响学生,以形成健全人格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一种平等交往、师生合作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师生互动活动中来。重视学生情感、意志、信念的发展,把他们引到健康的人格道路上来。
5.为人师表是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基本保障
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是根本所在,作为体育教师如何来以身立教,帮助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这就说明教师必须用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来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
6.情感催化,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服务
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时,教师如果能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就会象教师期望的那样进步,反之则不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应该受到场地、气候或个人情绪的影响,在学生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始终持鼓励、赞许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让他们形成顽强的意志,战胜挫折。
7.尊重个体,从学生的个性入手,进行健全人格教育
(1)重在参与,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中来,在这里,学生或体验、或娱乐、或观赏、或竞技,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地位并受益。从而为“人格”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明辨是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体的是非感与真善美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竞技体育中去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在运动中,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
(3)锲而不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磨砺其性格。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失败中获得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参加体育时,就开始学习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从而为树立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8.平等交往,竞争合作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在游戏中与同学平等地交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游戏中,平时一些顽皮、难以管教的孩子,在这时却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很少在体育场上胡作非为、我行我素。体育游戏拒绝投机取巧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体育庄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魅力。也教会学生以规则约束行动,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这些思想点点滴滴地渗入到他们的意识之中,从而造就他们刚直不阿的人格倾向。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