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能吃豆制品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很多肾结石患者都知道应该控制自己的饮食,但具体怎样控制就不是十分清楚了,今天我们就针对 “肾结石患者能吃豆制品吗”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肾结石患者的饮食宜忌不能一概而论,这主要与不同患者的结石成分不同密切相关。肾结石可根据成分不同分为:尿酸结石、磷酸钙或磷酸镁铵结石、草酸钙结石及胱氨酸结石等。不同的结石成分在饮食中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所以建议肾结石患者经仔细、全面的临床检查,根据结石的成分,或血和尿的检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定制个体化的饮食营养方案。
  
  尿酸结石
  尿酸结石主要是由于尿液中尿酸过多,尿酸溶解度下降和过饱和化而形成的。人体内尿酸来源有2种:一种为内源性尿酸,来自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另外一种为外源性尿酸,来自于摄入的食物。因此要控制尿酸结石,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低嘌呤饮食来减少外源性尿酸进入人体。
  豆类中的干黄豆属于嘌呤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所以尿酸结石患者不宜大量食用整粒黄豆和豆浆,但如已经做成豆制品,是可以进食的。因为嘌呤易溶于水,在豆制品加工的过程中,会随水流失。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把豆腐、豆干等切成片或小块,再放入开水锅煮烫3~5分钟,然后捞起豆制品,弃汤食用即可。
  
  磷酸钙结石
  如果是钙盐结石患者,在饮食中应控制钙的摄入。这个道理可能大部分结石患者都能理解。但是很多患者又走上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谈钙色变”,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元凶是钙。其实不然,肾结石患者也需合理补钙,只是要控制每日钙的摄入量,安全范围大约在500毫克左右。
  豆制品的含钙量普遍较高,以豆腐为例,每100克豆腐中能提供的钙有105毫克,与牛奶类似。但只要控制豆腐每日摄入量在150克以内,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与豆腐相比,豆腐干、豆皮的含钙量更高,每日进食量应基本控制在50克左右。
  
  草酸钙结石
  在几种结石类型中,以草酸钙结石的饮食治疗较难奏效。因为尿中草酸盐多为内源性的,大量的草酸盐会与我们饮食中的钙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并在肾脏中沉积下来形成结石。所以应当控制摄入草酸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青菜、竹笋等。
  豆类中,干豆类含植酸浓度较高,摄入过多会发生与草酸摄入过多类似的反应,形成难以溶解的植酸钙,沉积在肾脏中,形成结石。所以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来说,应当减少干豆类食物的摄入,以减少植酸的摄入量。
  至于其他豆制品,如豆腐、豆叶、豆干等,是把豆类食品精加工产生的消费品,在加工过程中因为添加和去除某些成分,以及加工过程本身,都会使豆类的营养物质组成发生改变,植酸含量比起干豆类就要低得多。因此,只要控制进食量,草酸盐结石患者还是可以进食这些豆制品的。
  总而言之,对于肾结石患者,当务之急应先明确结石成分,再依据不同的结石成分,确定饮食控制的种类。另外,从防止结石的角度,每天喝足够量的水(2500毫升以上),即可有效地防止结石生成。
  编辑/张宇 zhangyu@jtyy.com
其他文献
人人都知道饭后要刷牙,但你知道刷牙的最佳时间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周丽晶告诉记者,在吃完食物10分钟左右漱口或刷牙,可有效降低蛀牙出现的几率。  这是由于饭后10分钟内,口腔里的酸度达到高峰,酸性物质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脱钙现象,造成蛀牙。周丽晶特别提醒,每天早晚必须刷牙,其他刚吃完饭的时间,如果不方便刷牙,可以用漱口代替。通常选择小头牙刷,中等软度的即可。  当然,上述10
人们的惯性思维总认为,哪儿痛,说明哪儿出了问题。但有一种疼痛,其疼痛的位置并不是病变所在,有时甚至相隔甚远,这就是 “放射痛”。  看来,狡猾的病魔也会玩“声东击西”的“战术”,它经常借此误导医生的诊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拆穿这种骗人的小伎俩。  孙老师是某重点中学的班主任。一天,他正在跟学生上课的时候,突然感到咽喉部疼痛。孙老师以为又是咽喉炎犯了,赶忙含了几片润喉片。可疼痛却越来越严重,还头冒冷
上期,我在这里介绍了乙肝患者应该多吃的食品,那么一定有很多关心肝病饮食的读者想知道,患有乙肝有什么饮食上的禁忌。下面我就来谈谈乙肝患者应该拒绝哪些食品。    罐头食品  罐头食品因食用方便、易于保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为了防止变质,罐头食品都会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这些防腐剂对一般人健康没有不利影响,但对于肝炎患者却相当不利。  无论甲肝、乙肝还是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其肝脏都有基本相同的病理改
由于平时喜欢喝酒、吃辣椒,又不注意保养身体,6年前慢性咽炎的毛病就找上了我。当时经常觉得嗓子里有痰,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时不时地就“咳”上一声。如果碰到自己感冒咽炎急性发作,更是难受。去年一位中医朋友告诉我一个方子:白芥子30克,细辛12克,共研细末,用红霉素软膏调匀。将中药泥贴敷于双侧足三里,双侧定喘和胸前的膻中穴上,再用关节止痛膏贴住,1小时后感到相应部位发烫发热即可揭下,每天1次。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