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庙号·年号考略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所谓谥号,即君主时代的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贬称号。《逸周书·谥法解》载:“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子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说明这种制度始于周代,历经二千多年,止子晚清。“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车服者,位之章也”。因此,“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与。综观二十五史,除帝王、臣下加谥外,百姓也有加谥的。历史上私赐开端于东汉,盛行于两宋。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也论客家精神张应斌近几百年来,客家已逐步成为推动中国进步、东南亚发展,乃至影响文明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客家民系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精神风貌,日益引起世界有关研究界的注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