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n_lu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好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在教学设计中要贯穿新课改理念,提升学生参与度,同时定位好教学设计目标,既要有创新又要符合课堂需求,力图使教学设计新颖精巧。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设计精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29
  如果做一项调查,让学生回答自己最喜欢的科目,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如果让学生回答最不喜欢的科目,恐怕语文会毫无悬念地登上榜首。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这首先要看教师怎样上语文课。为此,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贯穿新课改理念
  教学设计要贯穿新课改理念,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体系,确立单元教学的重点,确定每篇课文在本单元承担的任务,分析单元内几篇课文之间的关联,在整合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教学、单元内篇目的教学。教师对教材要有自己个性化的独到而深刻的解读,解读的重点不仅是对文本本身,更多的是对教学活动实施途径和方式的探究,不应囿于教参的定论,而应“立足教参,高于教参”,避免解读角度单一、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举例来说,设计阅读教学时,既要考虑讲清文本传递的信息,也要考虑讲清文本传递信息的语言技巧,如此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否则,像《逍遥游》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时就容易以“课文说了什么”为教学内容,而对“庄子如何传达逍遥游”的妙处(即想象、比喻说理)予以轻视甚至忽视,这样的教学显然容易磨掉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难以优化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设计目标定位要恰当
  教学设计目标定位要恰当,大小适度,为突出教学重点,必要时可大胆取舍,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三维教学目标,它应该是单元教学的目标,如果单元内每篇课文都设置这样的目标,显然定位过大。以《荷塘月色》为例,把教学目标侧重在“过程与方法”即讲授散文写景抒情的手法上,其他如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等就不必纠缠了。再如《长亭送别》,作为经典篇目,又是古代戏曲,教学时戏曲常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曲词赏析等知识点是肯定要讲的,但如把上述内容都加入教学设计,不但课时不允许,而且有重复讲授之嫌。因为本单元《窦娥冤》一课已有涉及,教师只需抓住“端正好”“滚绣球”“耍孩儿”三支曲子长课短教,引导学生品味涵泳曲词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意境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太多时间于字词文意上。
  三、教学设计要新颖精巧
  教师要通过新颖精巧的教学设计,撩拨起学生对语文课的盎然兴趣,让学生心中激起对文学作品无穷的联想,对每一节语文课怀有憧憬,课后又回味无穷。比如教学《荷塘月色》,过去很多教师讲这一课,基本上延续“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课文结构分析(逐段)—总结语言特色”的模式,不能说这种模式不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到没有什么亮点,时间长了,恐怕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就寥寥无几了。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陈述自己对朱自清散文的总体评价如写景细腻、语言生动(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朱自清的好几篇散文),然后举第四、五两段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品味,印证自己的评价(当然,可以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在个别句子理解有困难时,适时地穿插字词解释、背景介绍,重点还是引导学生咀嚼、涵泳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章法美。至于其他段落,只留几个问题供学生课外探讨交流。这样的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要达成的目标就非常清楚,对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也非常实用。
  四、教学设计要追求创新
  教学设计要追求创新,但应符合教学需要。新课改推行以来,不少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存在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东西,呈现泛娱乐化的倾向,实际上丢掉了语文课的本质。有些课堂,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教学,设计了很多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问题链,问得过于琐碎,课堂成了“满堂问”;为了拓展延伸,扩大知识容量,举了很多例子,却没有考虑例子是否恰当,是否与文本有关联,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课堂教学,这实际上架空了文本,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启迪。因此,教学设计的“新”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准确解读上,所有的形式都应该落实到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上,不能追求表面的浮华热闹。如果为拓展而拓展,使得拓展游离于文本之外,语文课只能是隔靴搔痒,浮于表面。
  好的教学设计,只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教无定法,面对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因为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智慧和激情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是预设好的一成不变的过程。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就在于知识传授的水到渠成,课堂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要想让学生回答出彩,生成智慧的火花并切中肯綮,教师就要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尽量少一些预设的、陷阱式的问题,多一些能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循序渐进而又不按部就班,前后勾连而又过渡无痕,不要让学生一头雾水,板书最好也随教师讲授进程和学生发言不断补充呈现。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地考虑周全,设计好相应的预案。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之交国际经济的最显著特征,而跨国公司恰为这一全球化过程的经济载体与支柱.文章从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资源转移效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收入以及主权与
详细论述了中部引嫩工程防洪堤混凝土护坡采用改进的施工方法的施工放样及施工工序,实践表明,新施工方法具有高效、省时、质优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已广泛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如何选择和应用背景知识已成为外语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高级日语课作为日语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分析了佳木斯市农田水利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佳木斯市农田水利工作走节水之路和恢复湿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思路和设想.
乌江最初是长江某段的江名,因当地土黑而命名。此后该地为东城县下的亭,即乌江亭。东城县与历阳县是两个并列的县,隶属于九江郡。直到晋太康六年(285)乌江才从东城县析出,成
结合实际简要介绍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水利施工中的建立与实施.
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措施和方法,指出要在真诚的情感交流中,帮助他们建立信心,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