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功能的生成逻辑

来源 :思想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功能具有严密的生成逻辑.一方面,美的感知体验与审美的品位鉴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性认识能力,而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其中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和塑造;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价值导向、精神引领的独特优势,须符合美的规律,这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实际上发挥了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美育功能.把美育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使得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是澳大利亚山火、东非蝗灾、冰川融化等生态问题,无不显示出当代生态问题的诸多新特点,这些问题的爆发存在其内在必然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自然观和批判理论与当今愈演愈烈的生态问题结合起来,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对自然进行重新阐释,找寻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这有利于我们对当下疫情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问题的解决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内容建设日渐规范化系统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充分利用媒体拓展教育空间,平台建设逐渐多样化.持续推进共青团组织建设,支持保障共青团各项教育活动开展,组织建设日趋完善.这既为当下我们党进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宝贵经验,也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走向制度化提供重要依托.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民主的方法进行教育和说服.说服教育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将说服教育运用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4个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的 性方向性;倡导因人而异,注重个性化精准化;依靠真知灼见,彰显真理性价值性;善用网言网语,体现网络化青年化.在具体运用策略方面,要全面理解和正视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坚持“破”与“立”相结合的方法,在说服教育内容、方式及评价
2021年7月19日9时20分,郑永廷先生在广州逝世.一时间,网络上悼念声声、哀思幽幽,唁电如雪花般飞往中山大学.郑永廷先生是我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奠基人之一,曾担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第一、第二、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精力和智慧,作出了卓越贡献.郑永廷先生守正创新,毕生致力于做真学问,真做学问,勇立时代潮头,引领学术研究,对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
期刊
作为技术性污化的最新呈现,智能污化已成为西方对华污化的重要方式.就污化手法而言,西方主要通过“污”华内容的智能式生产,“黑”华数据的智能式加工,“挺”华内容的智能式清理,“反”华内容的智能式推送的方式来对中国施加污名.当前,这种智能污化不仅容易强化西方对华认知偏见,也间接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并助长西方污华反华浪潮.为应对西方智能污华之害,我国应在“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的基础上,既要利用施污平台,进行正面发声,也要把握破污重心,做好国际传播;既要分清敌我关系,借势发声去污,也要规范技术应用,加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