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合作式学习”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进一步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学生被动学习,变为师生合作、共同发展,“互助合作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合作,这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助合作 体验学习 思想品德教育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成了进一步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体验学习成果,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
  七年级是学生由小学向初中过度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初中生活比较陌生,玩心重、不会吃苦。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注重的是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很少。最重要的是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答案。因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大,课堂表现不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更是寥若晨星。
  二、实施“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学科性质来看,思想品德很容易被学生理解成一门说教的学科。所以,如果没有新的内容或者采取新的形式,学生很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倦怠的情绪。实施一种新型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
  “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教学模式既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三、“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框架
  互助合作式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知识掌握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放任不管,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向正确。加强师生互助和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发展,是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
  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流程等基本事宜,保障合作互助学习的有效开展。
  “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的流程:
  1.课前阶段——设计任务和准备阶段
  教师依据“做中学”的原则,设计活动教学任务。学期开始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6—7人为一组设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并可考虑学生的座位从排排坐变为小会议桌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小组的合作和团结,但组员的结构尽量要合理。
  2.上课阶段:教学活动过程的完整展示理论讲解、交待任务、提要求,大约在5—10分钟。
  3.学生的活动(成果展示):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需15分钟左右。
  4.教师总结:通过此次活动收获到的知识,并点评各小组表现,为各小组打分。
  5.布置下一堂课的任务。
  四、“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互助合作式教学”要努力做到公平,必须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的共同参与,小组学习才更具有实效性和均衡性。
  “互助式合作式教学”要突出合作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打破学生的封闭状态,保持开放的心态,使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
  “互助合作式教学”教学模式要将“教”与“学”融为一体。虽然教师是以指导为主,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各自独立。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各组讨论的动态和方向,最后要进行归纳总结。
  五、“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
  “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知识浅显化,同时能深度挖掘思品的外延,并应用于实际,很好地达到了思品教学的目的。这种新型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课,而是主动的参与,并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教师不再是传统机械式地传授知识,而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与学生小组的讨论交流密不可分,从而激发教师的激情与智慧,使教师乐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设计教学任务。
  总之,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互助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同等的机会,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责编 闫祥)
其他文献
为研究睫状体色素上皮(pigmented cilliary epithelial,PCE)细胞容积激活性Cl^-电流的特性,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猪的低渗液诱发的容积激活性Cl^-电流。此电流外向占优势,几乎没有时间信赖性失活,电流-电压曲线显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1)别人伤心,你可能也会感到难过,这种感同身受很多人都有。  (2)消息是传递简明的信息,让人知晓;而通讯是把信息写成一个新闻故事,让人感同身受,有进一步的理解。  (3)那天晚上,所有的观众都成了那个年轻人,都坐上了那条小船,因此都感同身受。童话的寓言,就是这样上升到人生哲学。  (4)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
【摘要】高考和素质教育之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只要我们理清素质教育和作业、考试以及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些认识来改造我们的课堂,那么高考和素质教育是可以兼容并蓄,并取得双赢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考;双赢    无论是一轮又一轮的高考模式的变化,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教学改革,都改变不了高考在学生、教师、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一度有人认为,只要有高考,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