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然而建筑当中暖通空调系统是最主要的能耗单元之一,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优化是降低民用建筑整体能耗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以往针对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研究中发现:在民用建筑現有暖通空调系统中,推广采用节能技术最大可降低50%左右的能源消耗量,这对于促进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與概述,并基于对节能理念的应用,探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关键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建筑暖通工程;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1.建筑暖通工程的节能设计理念和原则
1.1重视低碳设计原则
在进行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主要设计原则便是重视暖通工程的节能环保设计,一方面需要保证暖通工程能够符合国家的有关节能标准,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最低;另一方面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结合自然环境因素,通过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因素来实现我国暖通工程设计的优化。低碳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将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进行调整,从施工材料上、施工工艺上以及具体的空调参数上等都进行优化和改善,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最大化建筑的节能效果。
1.2节能设计原则
从暖通空调冷热水系统节能设计角度来看,本文认为一是应通过减小空调系统供回水冷冻水温度差的方式,达到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并选择闭式循环模式增加空调系统使用年限,降低系统的输送能耗。二是通过选择一泵到顶的设计方法,减少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降低建筑耗电量,节约施工成本。三是在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区域,通过选择冷却塔循环运行模式,降低循环水泵扬程和空调系统能耗,此时需注意冷却塔位置的设计要求通风效果好。从暖通空调风系统节能设计角度来看,以变风量设计为最佳,既可以控制空调系统总风量,还可准确调整其风量负荷,以此来达到减少风机能耗和运行容量的目的,最终达到节能效果。此外,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及暖通空调实际运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不同地区的温湿度差异,不同用户使用时间长短的差异,以及使用人数差异等。若用户未提出特殊要求,可设计单风管关风,若使用人数较多,可设计全空气空调模式,这种有针对性的设计可更加合理的发挥空调的作用,避免能源浪费,也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1.3绿色节能设计
分析隔热理论可知,采用外保温技术,建筑室内受到室外温度波动的影响小,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因为空调末端采用辐射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对围护结构保温和室内密闭性等性能的要求更高。为此,综合比较本市目前实施的节能设计标准、德国建筑节能标准、美国LEED07标准等一系列针对围护结构的要求,并考虑辐射空调系统要求、投资造价、后期运行等因素,最终确定适合本工程的围护结构参数。
2.建筑暖通工程的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2.1能耗传输节能设计
暖通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动力能耗,而动力能耗是当前暖通工程节能设计的主要调整点,暖通空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运输一定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能源损耗现象。因此有关设计师需要在暖通工程的动能损耗上投入一定的精力,对其进行优化和改善。具体来说,首先合理的调节暖通工程内部的介质流速,通过改善介质的流速来有效的实现暖通工程运输能源所消耗的资源。其次,改善暖通工程的温差,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分析,暖通工程内部温差较小,往往内部系统的水量会增多;而反之,增加暖通工程系统内部的介质温差,则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整体的水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暖通工程的能源损耗问题;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2.2应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性,是一种洁净能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应用太阳能,主要是利用光电技术、光热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应用在集热器、循环控制系统中。其中集热器包括热水器、加热设备等,作用是为系统运行提供热能;循环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器、地板采暖、生活热水体系等,作用是将热暖传输到室内,供给用户使用。太阳能供热一方面节能效果明显;另一方面成本低廉。
2.3再生能源的有效运用
为了实现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目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再生能源,而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利用,可减少室内空调的能源消耗,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为节能要求提供了方法,又因其价格低廉、随处可得而深受建筑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喜爱。再生能源是目前最理想的洁净能源,且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随处可得。民用建筑在暖通设计中可充分考虑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应用,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光热技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和热能的双重转换。例如,在太阳能向热能转换过程中集合加热设备与热水箱构建讯混控温系统,根据室内温度需求合理调节太阳能的利用系数。因此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民用建筑在暖通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各行业的节能环保发展观念已经逐渐的成为主要的行业发展动向。当前的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作为建筑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应该重点对其设计过程中的节能进行考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加强暖通空调节能效果的探究和实际工作的落实,在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空调暖通设计的环保节能目的。
关键词:建筑暖通工程;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1.建筑暖通工程的节能设计理念和原则
1.1重视低碳设计原则
在进行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主要设计原则便是重视暖通工程的节能环保设计,一方面需要保证暖通工程能够符合国家的有关节能标准,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最低;另一方面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结合自然环境因素,通过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因素来实现我国暖通工程设计的优化。低碳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将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进行调整,从施工材料上、施工工艺上以及具体的空调参数上等都进行优化和改善,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最大化建筑的节能效果。
1.2节能设计原则
从暖通空调冷热水系统节能设计角度来看,本文认为一是应通过减小空调系统供回水冷冻水温度差的方式,达到降低系统能耗的目的,并选择闭式循环模式增加空调系统使用年限,降低系统的输送能耗。二是通过选择一泵到顶的设计方法,减少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降低建筑耗电量,节约施工成本。三是在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区域,通过选择冷却塔循环运行模式,降低循环水泵扬程和空调系统能耗,此时需注意冷却塔位置的设计要求通风效果好。从暖通空调风系统节能设计角度来看,以变风量设计为最佳,既可以控制空调系统总风量,还可准确调整其风量负荷,以此来达到减少风机能耗和运行容量的目的,最终达到节能效果。此外,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及暖通空调实际运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不同地区的温湿度差异,不同用户使用时间长短的差异,以及使用人数差异等。若用户未提出特殊要求,可设计单风管关风,若使用人数较多,可设计全空气空调模式,这种有针对性的设计可更加合理的发挥空调的作用,避免能源浪费,也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1.3绿色节能设计
分析隔热理论可知,采用外保温技术,建筑室内受到室外温度波动的影响小,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因为空调末端采用辐射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对围护结构保温和室内密闭性等性能的要求更高。为此,综合比较本市目前实施的节能设计标准、德国建筑节能标准、美国LEED07标准等一系列针对围护结构的要求,并考虑辐射空调系统要求、投资造价、后期运行等因素,最终确定适合本工程的围护结构参数。
2.建筑暖通工程的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2.1能耗传输节能设计
暖通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动力能耗,而动力能耗是当前暖通工程节能设计的主要调整点,暖通空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运输一定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能源损耗现象。因此有关设计师需要在暖通工程的动能损耗上投入一定的精力,对其进行优化和改善。具体来说,首先合理的调节暖通工程内部的介质流速,通过改善介质的流速来有效的实现暖通工程运输能源所消耗的资源。其次,改善暖通工程的温差,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分析,暖通工程内部温差较小,往往内部系统的水量会增多;而反之,增加暖通工程系统内部的介质温差,则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整体的水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暖通工程的能源损耗问题;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2.2应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性,是一种洁净能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应用太阳能,主要是利用光电技术、光热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应用在集热器、循环控制系统中。其中集热器包括热水器、加热设备等,作用是为系统运行提供热能;循环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器、地板采暖、生活热水体系等,作用是将热暖传输到室内,供给用户使用。太阳能供热一方面节能效果明显;另一方面成本低廉。
2.3再生能源的有效运用
为了实现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目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再生能源,而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利用,可减少室内空调的能源消耗,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为节能要求提供了方法,又因其价格低廉、随处可得而深受建筑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喜爱。再生能源是目前最理想的洁净能源,且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随处可得。民用建筑在暖通设计中可充分考虑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应用,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光热技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和热能的双重转换。例如,在太阳能向热能转换过程中集合加热设备与热水箱构建讯混控温系统,根据室内温度需求合理调节太阳能的利用系数。因此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是民用建筑在暖通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各行业的节能环保发展观念已经逐渐的成为主要的行业发展动向。当前的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作为建筑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应该重点对其设计过程中的节能进行考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加强暖通空调节能效果的探究和实际工作的落实,在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空调暖通设计的环保节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