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罪数的方法论略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罪数的研究一般都重点放在对罪数的分类上面,然而,由于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导致所得的分类结果也大相径庭,甚至赞同同一标准的学者,对罪数的分类也各不一样。因而,可以说对罪数的分类的研究还有待统一和完善。对此,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罪数,避开较为混乱且有争议的罪数的分类问题,强调从方法论的角度达到区分一罪与数罪。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问题日渐成为一个热点,引起了政府、学界和大众的密切关注。消费伦理作为一个新兴的重大研究课题,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
由于行政机关在法律执行中的缺位,美国国会对通过集团诉讼来执行证券法、反托拉斯法和消费者保护法的行为也予以强烈支持。实际上,这种通过在联邦法院提起的私人权利诉讼来执行公法,已经把市民变成了公法的执行人,或者称为“私人检察官”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与国家工商总局为了一份网络商品检测的报告杠上了,一方指出淘宝假货比率高,阿里巴巴监管失职,另一方则认为检测方法不科学,工商总局“吹黑哨”。  就在阿里巴
2014年11月,一部大餍观众的电影《星际穿越》点燃了无数人对“黑洞”、“虫洞”以及“五维生物”的热情。数不清的文章讨论着“外祖母悖论”、“莫比乌斯环”,甚至那些我们闻所未闻的黑洞类型:史瓦西黑洞、克尔黑洞以及克尔-纽曼黑洞。  成功的硬科幻能够促成一场理科生的狂欢,成功的软科幻呢?  2014年8月在澳大利亚上映的电影《前目的地》,将于1月9日在中国和美国同时上映,可谓是2014年最烧脑的软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