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减压及椎板重建在单节段胸椎结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基础上,采用有限减压、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90例单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6例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44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有限减压、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术前Cobb角、Frankel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9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4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周及3个月两组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治疗组植骨均融合,硬膜外未见明显瘢痕组织,无内固定失效,对照组出现3例内固定失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及其矫正丢失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ODI及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c=4.368,P=0.000)。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一期后路有限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硬膜囊外可吸收性止血绫覆盖及椎板重建,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佳等特点,是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在介绍了串行通信的一般方法后,主要讨论了在Windows2000系统下利用C++Builder实现多线程机制的,有效解决了对突发性通信请求的及时响应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通信示范程序。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而品种创新又是其中的核心。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江苏省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