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五龙与青城子矿集区成矿和保存条件对比及其深部找矿意义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辽东地区的青城子与五龙矿集区尽管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相似,但其成矿时代、赋矿围岩及控矿构造却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对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赋矿围岩、岩浆活动时代及产状、控矿及容矿构造、成矿时代和剥蚀程度新数据及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的成矿差异主要与晚三叠世以来剥蚀程度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东地区“三层楼”成矿找矿模式.该“三层楼”模式底部为赋存于中侏罗世深成变形花岗岩体内陡倾断裂带中的“五龙式”石英脉型金矿床(早白垩世成矿),中部为赋存于辽河群下部变质碎屑岩内层间断裂带中的“四道沟式”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床(早白垩世成矿),而上部为赋存于盖县组碎屑岩及大石桥组大理岩硅钙面附近层间断裂带(部分为切层断裂带)的“白云式”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三叠纪成矿为主,但有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成矿的叠加).未来辽东深部找矿中要注意青城子金-多金属矿集区深部存在“四道沟式”及“五龙式”金矿床的可能,以及在五龙矿集区四道沟金矿深部存在“五龙式”金矿床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剥蚀程度相对较浅的青城子矿集区可能存在有较好的深部找矿潜力,在未来研究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
其他文献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时间坐标,厘定深时地质过程发生和持续的时间,从而为不同地质作用的因果联系和协同演化提供定量制约.新世纪以来,在以EARTHTIME为代表的地质年代学共同体努力下,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在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效率等维度取得长足进步,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深入.结合正在兴起的相对定年技术和年代学大数据等,我们得以从更精细、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地质作用的全过程.展望未来,持续发展与革新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将继续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服务于深地、深海、深空和地球系
以壳内岩浆囊(熔融体)为主要热源的地热系统是国内外地热界的热点研究对象.然而,当前尚无“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的确切定义,对此类地热系统的认识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讨论了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的形成与其下熔融体的关系,阐释了“岩浆热源”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上覆地热系统影响的本质,综述了利用岩浆流体地球化学组成识别其对地热水定量贡献的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应指接受岩浆囊传导热且同时受到岩浆流体直接影响、从而热储温度异常高的地热系统.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首个亿吨级致密油赋存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层组是该盆地致密油的典型代表,但对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的分析较为缺乏.通过对长7段致密储层特征及石油运聚动力的分析,储层成岩演化、物性演化及其与生烃演化匹配关系分析与储层润湿性分析,综合对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优质烃源岩的生烃增压及泥岩欠压实产生的剩余压力为致密油运移提供了动力;长7段致密油为两期充注,对应于晚侏罗世中晚期及早白垩世中晚期,第一期致密油充注时期储层尚未完全压实,第二期致密油大规模充注之前发生一期溶蚀,改善了致
四川盆地蕴含有巨量的天然气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地质理论发展,页岩气的勘探实现了较大突破,在盆地的南部和东南部探明了多个大型页岩气田,其主要的产气层位是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四川盆地发育了六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其他的层位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基础地质条件适合的盆缘地区可能是寻找经济型页岩气藏的有利区块.在分析前人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优选川西南乐山地区须家河组作为新区新层系的探测目标.根据研究区地质情况,构建理论电性参数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试验,明确音频大地电磁方法的理论可行性.进而在重点研究区部署了一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