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手术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電脑排序的单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单号,n=60)和观察组(双号,n=60)。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中采取细节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评价其护理的安全性。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术后切口感染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从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效果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临床工作的不断深化,手术已经成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手术室也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和发展[1]。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使之机体可能出现的生理应激反应较为严重。再加上手术实施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干扰,以温度过低、卫生干预缺失等内容为主,这些将会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该种现象,临床更加注重对手术室收治的患者的护理工作开展[2]。手术室细节护理作为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其能够以患者为核心,为患者提供细致、体贴的护理服务,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笔者结合我院手术生死收治的120例患者行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的具体状况对其使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手术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电脑排序的单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单号,n=60)和观察组(双号,n=60)。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3~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28±3.56)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2~69岁之间,平均年龄(45.89±3.45)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手术室收治标准[3];(2)患者无手术禁忌症,且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3)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进行批准。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其进行信息核对,确定无误后,送至手术室;同时,对手术中涉及到的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完备性且无质量瑕疵;根据手术的具体需求,对患者进行体位调节;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体征监测;在手术完成后,及时将患者送入病房。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为:
  (1)流程规划与制度确定。手术室需要根据自己既往收治患者的经验来制定合理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以保证护理工作能落实到具体的护理人员之上,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在手术实施之前,对手术室的器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2)心理疏导与患者沟通。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当前的心理状况,如果患者对手术室环境存在陌生感,且对手术操作者存在不信任的情绪,很容易导致生理应激反应加重。在沟通中,了解到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并且加强对疑问的接待。保证操作中对患者的尊重,遮挡其隐私部位,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安慰,例如握住患者手等。(3)体位干预。根据手术要求,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节,同时,适当的保证体位调整中,患者的舒适度。(4)加强无菌操作的落实。在整个手术实施过程中,必要以无菌观念为前提,切实做到无菌,例如做好隔离消毒工作的开展;限制手术室的人数等。
  1.3 评价指标
  采取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研表,从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上来对患者满意状况进行观察。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术后切口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术后切口感染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随着当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手术室工作内容与工作量都在不断的改变。在手术室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着手术实施的质量[4]。因此,临床十分注重手术室护理措施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效果较差,且缺乏对患者心理的干预,效果一般。细节护理能够以患者身心状态为核心,尽可能保证护理措施的全面性与细节性,照顾到患者的情绪与生理状态等多种内容,效果较好[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从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幻.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3):91-92.
  [2]戴广萍.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61-62.
  [3]冯丽辉.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28+232.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缓解育龄女性非意愿怀孕的情况,药物流产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方式之一。但是,流产会扰乱女性的内分泌系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而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学会正确的避孕方法,加快药物流产后的身心恢复速度。本文首先介绍了药物流产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药物流产的优势和缺陷,最后阐述了药物流产后计划生育服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摘要:目的:对氟哌酸与美洛西林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儿采用美洛西林治疗,对照组52例患儿采用氟哌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探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以及痛点神经阻滞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参照组(n=47)采用常规疗法,实
【摘要】当今,高职院校的生源中存在学生基础较差,实用能力不强和应试心态重等问题,高职英语教育中也暴露出教学与职业发展不够紧密和缺乏职业特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体系分成基础知识巩固和逐步提升,生活和求职英语学习和esp专业用途英语三个层次,以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为专业和就业服务,实现学生的职业和终身发展,以期产生高职英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根据实验需求将本院中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均包含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全面护理的为实验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愈率及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观察两组
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豆豆放学回来,给他的妈妈吴华带回来一张纸条。吴华很好奇,怎么开学第一天,儿子就出“状况”了?她赶紧打开一看,原来是儿子幼儿园的通知:星期五下午3:30安卡拉老师要来家访。通知上写着,家访时老师不进屋,时间为十分钟,请家长准备好谈话的内容。  吴华一家是旅居芬兰的北京人,对芬兰的一些风俗习惯还不太了解。刚刚上幼儿园就要家访,这在我们国内可是少有的现象!如果在国内,老师要来家访,这
期刊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传染科收治的114例患者纳入研究主体范畴,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各组57例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