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每当讲到人体“生殖”知识时,大多数生物教师心里总有些躁动,感到很难为情。要么干脆不上,让学生自己去看,无师自通,增加神秘感;要么草草上阵,照本宣科,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么男女分开讲,滔滔不绝;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都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世纪的每堂“生殖”一课教学来临之时,作者对该课的设计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带领学生一道冲破传统的世俗观念,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明明白白地去教和学,共同走出“怪圈”,寓教于乐。
关键词:生殖 教学设计 尝试 怪圈
每当讲到人体“生殖”知识时,大多数生物教师心里总有些躁动,感到很难为情。要么干脆不上,让学生自己去看,无师自通,增加神秘感;要么草草上阵,照本宣科,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么男女分开讲,滔滔不绝;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都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据有关报道,在青少年的刑事犯罪中性犯罪就占了25%,其原因都是性文盲引起。为此,在新世纪的每堂“生殖”一课教学来临之时,本人对该的设计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带领学生一道冲破传统的世俗观念,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明明白白地去教和学,共同走出“怪圈”,寓教于乐。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探讨教改的可行性,筛选出最佳方案。
2、学生推选出主持人,自愿报告参加“器官”表演。
上述工作,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其中负责教学过程的总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启发指导。在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以往敏感的话题已不复存在;随着教学的进行,起初的羞涩感已荡然无存,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
二、教学过程
1、心理适应:结合周恩来、鲁迅先生青少年性教育重要指示的介绍,消除存在于学生脑海中“性知识”与“黄色”连在一起的误解,做好学生学习新课前的心理适应准备。
2、学生表演,掌握重点:(知识点:生殖系统、胚胎的发育和功能)主持人上台主持学习过程。学到生殖系统部分知识时,男女生殖系统的扮演者在主持人的旁白下,粉墨登场,表演组成男女生殖系统各个器官的位置、数目及主要功能,精卵细胞的自我介绍,母体内胚胎各个阶段发育的先后过程,同时,表演者指着模型讲出自己的所在位置。教师充当“剧务”角色(投影出示挂图等)。台上台下,通过相互间的问答形式,共同参与。
3、用好媒体,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教学媒体(投影、挂图、模型),并且动手制作教具;如人体“生殖”过程图解挂图,排卵、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植入子宫内膜的剪贴图,胚胎发育和营养,周恩来和鲁迅先生关心性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作业投影片。适时出示,形象说明,便于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4、启发提问,自由抢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提问,台上台下,相互出题或解答,实在困难的题目,由教师提示解答。事先,在黑板的一角画出小组枪答赛表,组长在台下登记好本组学生个人得分情况;竞赛分出题分和答题分,教师裁判,以“正”字记分,每笔20分,看哪一组、哪一个同学的问题好,答题正确多,最后教师给予成绩评定,肯定优胜者,激励欠佳者。
三、教学体会
1、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比重较大,自己动手制作道具、主持、编排节目、出题、答题等,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基本上将本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预习了一遍。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广泛参与的热情,课堂内外的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羞涩”的面纱已揭开,以正确的眼光看待科学的“知识性”,增强抗“性”的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学习过程中,也要求教师具有宏观设计和调控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表演大多是胆量足,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学中有乐,乐中有获,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踊跃表演,积极抢答,兴趣浓厚。
3、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从民主选出主持、自愿报名参与表演、自编自排节目、设计制作道具等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独立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形成民主意识,发挥了小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提高了学生的道德。通过“生殖‘这节课的学生参与式学习,教师适时对他们进行道德观的思想教育,拒绝”黄色鸦片’的污染,从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从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继而升华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
关键词:生殖 教学设计 尝试 怪圈
每当讲到人体“生殖”知识时,大多数生物教师心里总有些躁动,感到很难为情。要么干脆不上,让学生自己去看,无师自通,增加神秘感;要么草草上阵,照本宣科,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么男女分开讲,滔滔不绝;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都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据有关报道,在青少年的刑事犯罪中性犯罪就占了25%,其原因都是性文盲引起。为此,在新世纪的每堂“生殖”一课教学来临之时,本人对该的设计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带领学生一道冲破传统的世俗观念,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明明白白地去教和学,共同走出“怪圈”,寓教于乐。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探讨教改的可行性,筛选出最佳方案。
2、学生推选出主持人,自愿报告参加“器官”表演。
上述工作,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其中负责教学过程的总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启发指导。在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以往敏感的话题已不复存在;随着教学的进行,起初的羞涩感已荡然无存,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
二、教学过程
1、心理适应:结合周恩来、鲁迅先生青少年性教育重要指示的介绍,消除存在于学生脑海中“性知识”与“黄色”连在一起的误解,做好学生学习新课前的心理适应准备。
2、学生表演,掌握重点:(知识点:生殖系统、胚胎的发育和功能)主持人上台主持学习过程。学到生殖系统部分知识时,男女生殖系统的扮演者在主持人的旁白下,粉墨登场,表演组成男女生殖系统各个器官的位置、数目及主要功能,精卵细胞的自我介绍,母体内胚胎各个阶段发育的先后过程,同时,表演者指着模型讲出自己的所在位置。教师充当“剧务”角色(投影出示挂图等)。台上台下,通过相互间的问答形式,共同参与。
3、用好媒体,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教学媒体(投影、挂图、模型),并且动手制作教具;如人体“生殖”过程图解挂图,排卵、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植入子宫内膜的剪贴图,胚胎发育和营养,周恩来和鲁迅先生关心性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作业投影片。适时出示,形象说明,便于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4、启发提问,自由抢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提问,台上台下,相互出题或解答,实在困难的题目,由教师提示解答。事先,在黑板的一角画出小组枪答赛表,组长在台下登记好本组学生个人得分情况;竞赛分出题分和答题分,教师裁判,以“正”字记分,每笔20分,看哪一组、哪一个同学的问题好,答题正确多,最后教师给予成绩评定,肯定优胜者,激励欠佳者。
三、教学体会
1、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比重较大,自己动手制作道具、主持、编排节目、出题、答题等,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基本上将本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预习了一遍。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广泛参与的热情,课堂内外的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羞涩”的面纱已揭开,以正确的眼光看待科学的“知识性”,增强抗“性”的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学习过程中,也要求教师具有宏观设计和调控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表演大多是胆量足,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学中有乐,乐中有获,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踊跃表演,积极抢答,兴趣浓厚。
3、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从民主选出主持、自愿报名参与表演、自编自排节目、设计制作道具等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独立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形成民主意识,发挥了小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提高了学生的道德。通过“生殖‘这节课的学生参与式学习,教师适时对他们进行道德观的思想教育,拒绝”黄色鸦片’的污染,从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从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继而升华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