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图像采集装置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显示在军用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实现高分辨率和大规模图像数据处理的需求,基于C#语言和KDU解压缩软件,采用软件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遥测图像采集装置软件,其通过UDP网络组播接收弹上遥测压缩图像数据,对数据进行存储,依据帧格式对数据进行提取、解析,对提取后的数据进行解压缩、图像比例缩放、灰度调整以及实时显示,实现图像数据以及状态的实时监控,软件还具备事后处理功能,方便用户事后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遥测图像采集装置软件应用于实际靶场实验,输出显示的效果不仅满足高分辨率、实时性和处理速度的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高品质因数及低相位噪声的压控振荡器,结合硅微谐振器的静电负刚度效应,利用基于锁相环的谐振器闭环驱动检测电路搭建了微机电系统压控振荡器(MEMS VCO).根据各模块传递函数建立了该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利用平均法得到了系统稳态平衡点与稳定性判据,并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持系统稳定的参数调整策略.同时利用开环及闭环实验方法对该MEMS VCO系统传递函数进行了测试与拟合,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最后实验表明,上述MEMS VCO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可以达到64.29 ppb.
为研究列车以400 km/h速度通过隧道的气动特性,本文利用三维、瞬态可压缩的k-两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8车编组高速列车通过100 m2隧道的气动效应,包括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的车体表面、隧道壁面的压力时程曲线和隧道出口的微压波。结果表明:(1)列车通过隧道时,车体相同横断面上的不同表面测点压力变化规律一致,幅值差异较小;(2)非流线型车体不同横断面表面测点压力的变化幅值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幅值最大为4.8%;(3)随着测点与头车鼻尖距离的增加,车体表面测点的负压幅值逐渐增大,尾车表面
本文结合成渝中线高速铁路(预留400 km/h提速条件)设计研究,通过对列车动应力影响范围的理论分析,从路基面宽度、基床结构、材质及压实标准、荷载大小及分布模式、工后变形控制标准、过渡段、路肩支挡工程等方面论述了400 km/h条件下的路基主要技术标准,分析了350 km/h高速铁路与400 km/h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的迥异点。结果表明:在路基面宽度、基床厚度和沉降标准等方面,两者设计标准基本一致;而在动应力影响下,两者在路基面荷载大小及分布模式、基床结构及材质、过渡段和路肩支挡工程等方面存在差异。
电缆早期故障是发生在中压配电系统中的一种间歇性的电弧故障,持续时间短且自清除,通常不能被继电保护装置识别,最终发展成为永久性故障.因此,为识别并及时清除电缆早期故障,提出一种基于降噪自编码器-改进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机(DAE-IPSO-SVM)的电缆早期故障识别方法.首先,使用DAE对馈线首端的电流信号进行数据维度压缩和数据特征提取,采用IPSO对SVM进行优化,优化参数的SVM被用于电缆早期故障分类识别.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中压配电网模型,在不同的故障位置和场景以及多种过电流扰动条件
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设计需根据速度目标值,以特定输入下的动态性能指标为依据进行分析、设计与验证。400 km/h高速铁路代表当前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最高水平,但此速度等级下的接触网系统动态性能指标尚待建立。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为基础,结合实测数据验证,研究了接触网波动传播速度和弓网动态性能指标等内容,初步确定了相关指标范围。结果表明:基于波动传播速度的接触网系统张力体系设计宜考虑承力索影响,适当增加承力索张力可有效降低接触网关键位置处的动态抬升;弓网平均接触力Fm目标值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