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是指在智能品格的培养方面遇到一定困难,造成障碍未能达到基本要求,未能成为合乎标准的学生。这样理解,前提是承认学生是在前进中,之所以后进,是进步受阻而非学生本身的弊病或其本性如此。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二、逆反心理较强。后进生的形成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素质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可以这样说:没有后进生的全面进步,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我们教师应注意研究后进生的形成特点、表现形式,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心理特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进行优秀道德行为的训练,真正实现转化目的。
  
  一、尊重人格 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时,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我班曾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跟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问题,我提出同她交朋友,给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以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集体帮助 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后进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能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后进生因为学习差,所以长期不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训斥。因此他们大多心理上很寂寞,和师生们的关系紧张,也不愿意学习。其实后进生更需要师生的关心和尊重,渴望表扬与鼓励。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因此,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平时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他们,正确巧妙地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同他们交朋友,一块讨论问题,一起做游戏,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子女和弟弟妹妹一样热情地对待他们。一个威严的老师只会把话说到学生的耳中,让他们被动地知道什么是他们所不能做的;而一个亲切的大姐姐却可以把话说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他们应该努力争取的。另外,我还注意帮助后进生们处理好他们和同学的关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帮助。后进生并非毫无感情的榆木疙瘩,只要我们心中怀有一份真爱,就没有打不开的死锁。当来自老师和整个班集体的爱被后进生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时,也就是他们迈开前进步伐之时。
  
  三、“偏爱”和鼓励 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我们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讨厌他们,而要更加“偏爱”他们,真正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偏爱”是使后进生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对后进生的“偏爱”,不能仅限于对他们生活的关心。对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只能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最根本的还是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在学习上“偏爱”他们。进步过程中的后进生需要有不断的成功来激励,以加快、加大他们进步的步伐。但由于学习基础差,在公平的学习竞争条件下,他们不容易在学习竞争中取得成功,这对他们的继续进步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不公平竞争的方法来消除由于后进生学习基础差而带来的这种负面影响,保护后进生进步的积极性。所谓“不公平的竞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倾向于后进生的特殊照顾措施,具体来说就是有区别地对待,因人而异地交给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给予不同的学习帮助。后进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当前的学不好,过去的没学会,这是他们没能力和其他学生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后进生的落后状况,必须让他们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课外辅导,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查漏补缺。例如:有个插班生语文成绩较差,学习困难。我找到原因后,及时给以辅导和鼓励,让他看到自己已有的进步,使他看到希望,树立必胜的信念,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让后进生明白通过努力后同样会取得优秀的成绩,这必将更大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去学习。
  
  四、持之以恒 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后进生的形成都是长期受不良影响,接受不正确的教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不良影响和教育,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社会。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都将使其形成较为顽固的不良品质和习惯。例如,我们班有个男孩,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倍加宠爱,自理能力极差,养成了懒惰、贪玩、不完成作业等许多不良习惯。当家长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后,又缺乏正确的管理方法。孩子长期处于这种不好的环境中,各方面能力越来越差,由生活能力差导致学习习惯差,最后发展为道德品质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转化工作也不能急于求成。我的方法是,做好家长工作,长期坚持不懈地对他进行指导和辅导,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让他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进生就其心理而言,一般都表现为自卑,意志力薄弱。他们“常立志”却不能“立长志”,自控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甚至自暴自弃。对这样心理状态的学生,仍然需要我们教育者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帮他们树立信心,做其前途中的“加油站”。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家庭、社会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作为班主任更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后进生,为后进生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让每个后进生都能后进变先进!
其他文献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合作以及尊重别人,在检查和评价对方的过程中还能够学会自我检查和评价。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英语教学 职责 兴趣 氛围 内容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法的转变,我们平时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改变。最常见的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
曹树澎的经验是:上进、敬业、专业化,以及管理好上司。    市场经验奇缺却居然被宾利北京看中,短短半年后又由普通员工升为市场部经理,再半年,更升任为宾利北京市场总监。  曹树澎正享受着很多人几乎不敢梦想的一切。而在加入宾利北京之前,她最多的工作经验是做空姐。如今,她又开始了为下一阶段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连连升职依靠的是怎样的魔力?曹树澎自己并没找到公式,但她的行动给出的答案是:上进、敬业、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