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对话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关键。而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对话教学就是培养小学生这种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式教学”低效的现象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激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话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剖析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创生路径;低效現象
在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对话教学占有很大的篇幅。对话在译林新版教材里不仅出现在Story time中,在Cartoon time也有出现,甚至出现在Fun time的部分。按照语言发展规律,随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词汇与句型,教师们如果把握不了这部分的内容,会很容易走进误区。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逐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正这些误区,教学效果也会达到预期。笔者结合亲授的五六年级的英语教材和亲历的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式教学”低效现象进行剖析。
1.解读:何谓有效的对话教学
什么是“有效对话教学”?有效的对话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并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的展示和创造过程性的对话教学,构建有效对话内容,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对话教学是指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除了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获得知识信息,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会话技巧,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信息进一步感受、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构造,从而最终达到熟练驾驭语言能力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感受和掌握基础知识,而有效的对话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环节。
2.剖析: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式教学的三大低效现象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所学的对话就是“会读,会背,但是不会用”。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对话教学上存在一些误区。教学中我们容易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
2.1重情景的创设,轻能力的培养
在农村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使用太多不同的情境来进行教材的讲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将设置小对话中的情境和文章的整体情境进行比较和联系。有时英语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出一个语言点就创设一个情景,这样就造成情景太多、太散,结果造成小学生难以理解整个文本对话,这也不利于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2.2重词句的操练,轻对话的学习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英语对话前先教授学生掌握文本里的生词和句型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分解文本里的知识难点,而且还可以扫除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障碍。但处理生词和句型的耗时太多,学习对话又用时太少并未达到效果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3重表演形式,轻表达的效果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许多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只会生搬硬套文本里对话中的句型,这样学生并没有提高英语会话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堂英语对话教学的意义,在于满足和提升学生成长所需。通过英语课堂教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口语交流,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师生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3.“创生”路径:激活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对话式教学
有效的英语对话应该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英语对话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那么如何开拓“创生”路径,在新课程背景下激活有效的师生对话呢?
3.1注重词汇的“创生”,辅助对话教学
英语“对话式教学”其本身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相对于生词教学而言在生词教学的基础上的后续跟进以及学习。词汇储存与提取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对话的积极性。
3.1.1处理生词,打好对话基础
单词的教授,是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打定基础。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听所学的文本朗读录音,同时让学生观看与文本内容相配的图片,这可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学的词汇。
3.1.2注重教学重点,强化文本朗读
强化文本朗读,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学习,并模仿录音中正确的英语单词发音,感受西方国家的人说话的语气,从而规范其听说能力。朗读就是自己看着材料读。它可以分为几步走:集体朗读、小组朗读以及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就是布置全班学生围绕文本内容一起朗读。小组朗读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进行朗读,也可以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应观察学生的语音和语气等,并检查朗读效果。
3.2注重句型的“创生”,促进对话教学
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不但可以提供丰富的对话内容,还可以扩展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倡导以旧引新,不仅仅有上述的旧词引新词,更有旧句型引新词汇和旧词汇引新句型,在此重点要讲的是句型的使用和导入。
3.2.1话题导入,文本感知
在译林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如数字、颜色、食品、课程、天气、问路等话题都和日常生活相关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文本对话,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导入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语言会话情境中感知知识。
3.2.2导入方法,结合新旧知识
每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通过英语对话教学,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使他们获得有效对话的技能——包括对对话语篇的整体内容的理解(听懂或读懂);然后进行以对话语篇为单位的口头表达练习活动,使他们获得对话产出的技能——如就有关话题进行问答、对话等。
3.3注重情境的“创生”,推动对话教学
英语教师在导入对话后,还可以将整篇对话文本分解成多个背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解读文本,推动对话教学。
3.3.1刨设有效活动,激活对话内容
英语文本教学中可以运用分段解读等多样形式。例如,在教学重点知识时可以可设置问题回答及填空等形式,并创设生动有效的活动内容,激活学生的会话热情,激活学生的会话内容。然而,英语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当紧扣知识点,少而精,让学生容易把握。
3.3.2创设有效的对话情境,丰富灵活的对话内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接近生活的会话语情景。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而且可帮助学生掌握对话能力。要检查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对话的日常用语,教师就要查看他们是否能根据所创设的虚拟情景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会话交流。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方式能通过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进行很好的训练。只要英语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模拟成场景,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创生路径;低效現象
在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对话教学占有很大的篇幅。对话在译林新版教材里不仅出现在Story time中,在Cartoon time也有出现,甚至出现在Fun time的部分。按照语言发展规律,随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词汇与句型,教师们如果把握不了这部分的内容,会很容易走进误区。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逐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正这些误区,教学效果也会达到预期。笔者结合亲授的五六年级的英语教材和亲历的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式教学”低效现象进行剖析。
1.解读:何谓有效的对话教学
什么是“有效对话教学”?有效的对话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并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的展示和创造过程性的对话教学,构建有效对话内容,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对话教学是指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除了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获得知识信息,还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会话技巧,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信息进一步感受、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构造,从而最终达到熟练驾驭语言能力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感受和掌握基础知识,而有效的对话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环节。
2.剖析: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式教学的三大低效现象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所学的对话就是“会读,会背,但是不会用”。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对话教学上存在一些误区。教学中我们容易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
2.1重情景的创设,轻能力的培养
在农村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使用太多不同的情境来进行教材的讲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将设置小对话中的情境和文章的整体情境进行比较和联系。有时英语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出一个语言点就创设一个情景,这样就造成情景太多、太散,结果造成小学生难以理解整个文本对话,这也不利于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2.2重词句的操练,轻对话的学习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英语对话前先教授学生掌握文本里的生词和句型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分解文本里的知识难点,而且还可以扫除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障碍。但处理生词和句型的耗时太多,学习对话又用时太少并未达到效果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3重表演形式,轻表达的效果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许多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只会生搬硬套文本里对话中的句型,这样学生并没有提高英语会话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堂英语对话教学的意义,在于满足和提升学生成长所需。通过英语课堂教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口语交流,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师生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3.“创生”路径:激活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对话式教学
有效的英语对话应该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英语对话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那么如何开拓“创生”路径,在新课程背景下激活有效的师生对话呢?
3.1注重词汇的“创生”,辅助对话教学
英语“对话式教学”其本身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相对于生词教学而言在生词教学的基础上的后续跟进以及学习。词汇储存与提取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对话的积极性。
3.1.1处理生词,打好对话基础
单词的教授,是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打定基础。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听所学的文本朗读录音,同时让学生观看与文本内容相配的图片,这可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学的词汇。
3.1.2注重教学重点,强化文本朗读
强化文本朗读,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学习,并模仿录音中正确的英语单词发音,感受西方国家的人说话的语气,从而规范其听说能力。朗读就是自己看着材料读。它可以分为几步走:集体朗读、小组朗读以及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就是布置全班学生围绕文本内容一起朗读。小组朗读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进行朗读,也可以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应观察学生的语音和语气等,并检查朗读效果。
3.2注重句型的“创生”,促进对话教学
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不但可以提供丰富的对话内容,还可以扩展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倡导以旧引新,不仅仅有上述的旧词引新词,更有旧句型引新词汇和旧词汇引新句型,在此重点要讲的是句型的使用和导入。
3.2.1话题导入,文本感知
在译林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如数字、颜色、食品、课程、天气、问路等话题都和日常生活相关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文本对话,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导入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语言会话情境中感知知识。
3.2.2导入方法,结合新旧知识
每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通过英语对话教学,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使他们获得有效对话的技能——包括对对话语篇的整体内容的理解(听懂或读懂);然后进行以对话语篇为单位的口头表达练习活动,使他们获得对话产出的技能——如就有关话题进行问答、对话等。
3.3注重情境的“创生”,推动对话教学
英语教师在导入对话后,还可以将整篇对话文本分解成多个背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解读文本,推动对话教学。
3.3.1刨设有效活动,激活对话内容
英语文本教学中可以运用分段解读等多样形式。例如,在教学重点知识时可以可设置问题回答及填空等形式,并创设生动有效的活动内容,激活学生的会话热情,激活学生的会话内容。然而,英语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当紧扣知识点,少而精,让学生容易把握。
3.3.2创设有效的对话情境,丰富灵活的对话内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接近生活的会话语情景。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而且可帮助学生掌握对话能力。要检查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对话的日常用语,教师就要查看他们是否能根据所创设的虚拟情景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会话交流。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方式能通过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进行很好的训练。只要英语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模拟成场景,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