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氧 (O3) 作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物,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 2015—2019 年三明市臭氧的连续观测数据与欧洲中心大气再分析资料, 研究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分析 2015—2019 年 2 个典型臭氧污染事件的成因。 结果表明, 三明市臭氧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单峰现象, 峰值出现在 14: 00 左右, 2017 年比 2015 年日小时浓度峰值平均高 20~30 μg·m-3, 夏季臭氧浓度日变化幅度大于其他季节。 在季节变化中臭氧浓度的超标数量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 峰值分别出现在春季的 4—5 月和秋季的 9—10 月,且在 2017 年、 2018 年最为显著。 在年际变化中臭氧浓度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2017年达到峰值。 三明市臭氧污染事件不仅有本地光化反应作用影响, 同时受到外源传输的影响。2017 年 5 月 27—28 日的臭氧污染事件中, 近地面风速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后向轨迹模型分析显示受到从边界层内输送的来自长三角等地区污染物的影响。 2019 年 9 月 25—27 日的臭氧污染事件由于长时间晴稳的天气条件, 利于本地排放的臭氧前体物一氧化碳 (CO) 和二氧化氮 (NO2) 积聚, 在光化学反应下生成臭氧, 从而导致臭氧浓度超标, 之后降水过程导致温度和太阳辐射降低, 进而光化学作用减弱, 臭氧浓度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2021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确立了证据缺失裁判规则,规定当人民法院发现人民检察院未能移送全案证据材料而通知移送后未能移送的,可根据在案证据进行事实认定。其理论逻辑是弱化侦查中心主义,推动具有证据价值的材料尽可能进入法官决策过程,以便庭审实质化改革走向深化。证据缺失裁判规则在适用中存在较大窘境:一是证据生成时的供述自愿保障机制、证据过滤时的隔离制约机制的欠缺,以及证据认定时对外部验证性的
学位
基于2015-2019年沈阳、北京、兰州、南京、武汉、贵阳和广州7个城市的ρ(O3)逐小时数据,研究了中国典型城市城区和郊区ρ(O3)的差异.结果表明, 2015-2019年7个城市的年均ρ(O3)由高到低为南京>北京>兰州>沈阳>贵阳>武汉>广州.各城市城区和郊区的ρ(O3)普遍表现为郊区大于城区,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沈阳、北京、南京和武汉郊区的ρ(O3)为夏季最大;贵阳郊
利用2016—2020年陕西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的臭氧监测数据,分析西安市大气环境中臭氧污染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从时间分布来看,西安市臭氧年均质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且浓度值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臭氧月均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月超标天数和月均质量浓度均在6月达到峰值;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在全年和四季完全一致,均呈单峰型,日内小时平均质量浓度超标最多时段集中在15:00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提出要促进杂粮杂豆产业提档升级,助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部连续四年(2017-2020)印发《绿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指出绿豆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和食用豆类作物,在种植结构调整、出口创汇和地力培肥中具有重要作用。绿豆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遭遇自然、价格、技术、制度等多种风险,生产者对待这些风险的综合态度可通过其投入产出行为测算。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豆主产区,分析绿豆生
本文通过对贵州北部城市赤水近5年(2016—2020)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统计与拟合,分析了气象条件对近地面O3_8h浓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赤水市城区的VOCs排放源进行调查,统计了当地臭氧前体物排放源的年际变化情况,加以识别相同气象条件下排放源变化的影响。以赤水市六月为例,对气象预报数据首先进行一级筛选,确定气温≥31℃、湿度≤57%作为臭氧污染的启报条件,满足条件即进行二级筛选;二
学位
农业结构调整是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接连多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势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种植业在整个大农业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庆市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一直以来将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大庆市农业发展的重点。现阶段,大庆种植结构调整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