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部分县级基层单位财务科取消,财务与绩效考核、法规、纪检监察、企业精益管理等工作合并,成立了新科室-管理监督科,这种机构设置的变化,在人员配备上相对有所消弱,导致县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财务精益化管理却要求在风险管控、预算单元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延伸到最基层,加上业财税审管一体化的新要求,使县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随着县级单位标准化服务站的逐渐建成,财务管理需要在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加强。此文通过如何让基层单位财务工作发挥出充分作用,从制度保障、流程支撑、财务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叙述。
关键词:县级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强化
1.研究背景
我们县局(营销部)属于纯销区,2019年6月份,撤销财务科,成立新科室-管理监督科,新的科室职责包含原财务科、法规科全部职责及综合办公室的纪检监察、创新流程等企业精益管理、考核考勤、物资采购管理职责。原财务科科长担任管理监督科科长,出纳人员没有变化,由于科长从原来只负责财务工作到目前负责财务、内审、法规、纪检监察、考勤考核、精益管理六大项工作及一些服务站标准化建设、5S现场管理、联盟、对标诊断牵头工作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出纳担负的财务工作增多,且兼负阶段性重点工作,有部分县局出纳人员还需兼任法规员等工作。在财务工作任务没有减少的情况下,随着预算及报销两大信息系统的上线应用、近期财务工作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县级财务工作任务逐渐加大。如何在财务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使财务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受影响,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 县级基层单位财务管理作用发挥的几点做法
2.1制度保障是根本。
作为县级财务非独立核算单位,严格执行市局(公司)财务制度,让制度指导具体经济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县级层面适用的单位财务制度,大约归为七类:一是实物资产管理类,包含《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实施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无形资产管理规范》;二是预算管理类,包含《全面预算管理程序》、《现金预算管理办法》;三是资金管理类,包含《资金管理监督规定》、《资金管理监督工作考核办法》、《资金结算管理办法》;四是费用管理类,包含《费用管理与财务报销管理办法》、《重点费用管理办法》、《费用归口核算管理办法》、《烟草打私经费财务管理》、《差旅费管理规定》;五是账户管理类,《网上银行管理办法》、《银行账户和存款管理办法》、《银行账户及内部存款账户对账管理办法》;六是风险内控类,包含《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实施细则》;七是具体事项类,目前包含《对外捐赠管理实施细则》、《客户经理使用私家车开展工作相关补助管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往来账款管理办法》。单位管理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严格的制度有利于更好的规范单位流程,工作执行有法可依,工作更顺畅。财务方面的制度是刚性指标,没有弹性空间,作为县级单位,对于市级单位制定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尤其是有时间节点及程序要求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做好学习及宣贯培训。
2.2流程支撑是关键。
将流程思维贯穿企业管理始终。在企业管理以流程管理为支撑,促进企业制度、标准的落地;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工作职责的履行;有效防范风险、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市局财务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三级评审,市局对县级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了统一,最终确定了5个流程,包括实物资产清查盘点流程、低值易耗品处置流程、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财务报销管理流程、银行账户对账管理流程。统一后的流程,对关键节点制订了执行标准,对风险点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制定了对应措施,对所有流程制订了目标,并明确了测量方式,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节点标准要求执行。除市局统一的流程外,根据工作需要,县局可以制定符合实际工作的个性化流程。流程的优化提升工作,工作的提升为单位带来效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3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作为财务人员,一是要以德为先,爱岗敬业,细致严谨,能够保守行业秘密;二是要熟悉财务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制度,处理经济事务要客观公正,要有职业操守;三是业务熟练,有大局观念,要有风险防控意识;四是要有信息化操作能力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五是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在“三定”后,机构重新设置,财务人员不仅要在这五方面提升自己,还要在营销管理、专卖管理、考核等企业管理方面做到熟悉相关业务,做到财务与业务有效融合。财务职能不仅是报销、记账等事后核算,还需做到在经济事务的事中,甚至事前进行控制。比如办公用品在没有定点采购以前,可以通过询价方式进行采购,但确定了定点供应商后,就要按照定点采购合同在指定供应商处采购。
2.3.2财务人员要开展自我评定
财务在经营主体中如果能更好的发挥职能,财务人员必须能够与单位内其他部门做到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要从服务与管理两个角度开展好本职工作。财务工作的提升,可以通过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评定与自我评定等方式来逐步实现。一是财务部门与财务人员的评比。市局财务部门以提高效益、提升效率、防范风险为目标,以推进精益理念方法与财务工作深度融合为路径,全力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益财务管理,持续加强业财融合、降本减费和财务监管,有效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精益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加快推动财务工作转型升级,制定了《精益财务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设置年度精益财务基础工作评比、专业技能提升、重点阶段性工作完成等3个积分项目,每个积分项目制定了积分标准,并制定了积分申报审批程序,积分排名作为评先树优及专业技术资格评聘等的参考依据;二是财务人员在单位的评定。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的人才岗位评价积分体系;彰显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劳动价值,更好体现多劳多得;拓宽人才队伍的成长路径,激发干部员工新时代实现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市、县两级制定《全员ABC岗位积分实施方案》,按照全市系统各类别、各层次干部员工岗位特点,分别设定不同的积分维度,每个维度设定不同的积分项目、周期、分值及标准。积分用于个人专项奖励分配,作为等次评定、薪酬动态对接的依据,并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积分标准中,对绩效考核维度、履行职责维度、个人维度、附加维度做了详细标准制定,积分的确定通过部门排名、个人成绩排名等进行。
参考文献
[1]程菊玲.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师,2018.06
[2]张 霞.如何加强基层财務部门的职能作用,会计师,2015.03
关键词:县级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强化
1.研究背景
我们县局(营销部)属于纯销区,2019年6月份,撤销财务科,成立新科室-管理监督科,新的科室职责包含原财务科、法规科全部职责及综合办公室的纪检监察、创新流程等企业精益管理、考核考勤、物资采购管理职责。原财务科科长担任管理监督科科长,出纳人员没有变化,由于科长从原来只负责财务工作到目前负责财务、内审、法规、纪检监察、考勤考核、精益管理六大项工作及一些服务站标准化建设、5S现场管理、联盟、对标诊断牵头工作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出纳担负的财务工作增多,且兼负阶段性重点工作,有部分县局出纳人员还需兼任法规员等工作。在财务工作任务没有减少的情况下,随着预算及报销两大信息系统的上线应用、近期财务工作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县级财务工作任务逐渐加大。如何在财务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使财务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受影响,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 县级基层单位财务管理作用发挥的几点做法
2.1制度保障是根本。
作为县级财务非独立核算单位,严格执行市局(公司)财务制度,让制度指导具体经济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县级层面适用的单位财务制度,大约归为七类:一是实物资产管理类,包含《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实施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无形资产管理规范》;二是预算管理类,包含《全面预算管理程序》、《现金预算管理办法》;三是资金管理类,包含《资金管理监督规定》、《资金管理监督工作考核办法》、《资金结算管理办法》;四是费用管理类,包含《费用管理与财务报销管理办法》、《重点费用管理办法》、《费用归口核算管理办法》、《烟草打私经费财务管理》、《差旅费管理规定》;五是账户管理类,《网上银行管理办法》、《银行账户和存款管理办法》、《银行账户及内部存款账户对账管理办法》;六是风险内控类,包含《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实施细则》;七是具体事项类,目前包含《对外捐赠管理实施细则》、《客户经理使用私家车开展工作相关补助管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往来账款管理办法》。单位管理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严格的制度有利于更好的规范单位流程,工作执行有法可依,工作更顺畅。财务方面的制度是刚性指标,没有弹性空间,作为县级单位,对于市级单位制定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尤其是有时间节点及程序要求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做好学习及宣贯培训。
2.2流程支撑是关键。
将流程思维贯穿企业管理始终。在企业管理以流程管理为支撑,促进企业制度、标准的落地;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工作职责的履行;有效防范风险、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市局财务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三级评审,市局对县级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了统一,最终确定了5个流程,包括实物资产清查盘点流程、低值易耗品处置流程、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财务报销管理流程、银行账户对账管理流程。统一后的流程,对关键节点制订了执行标准,对风险点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制定了对应措施,对所有流程制订了目标,并明确了测量方式,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节点标准要求执行。除市局统一的流程外,根据工作需要,县局可以制定符合实际工作的个性化流程。流程的优化提升工作,工作的提升为单位带来效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3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作为财务人员,一是要以德为先,爱岗敬业,细致严谨,能够保守行业秘密;二是要熟悉财务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制度,处理经济事务要客观公正,要有职业操守;三是业务熟练,有大局观念,要有风险防控意识;四是要有信息化操作能力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五是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在“三定”后,机构重新设置,财务人员不仅要在这五方面提升自己,还要在营销管理、专卖管理、考核等企业管理方面做到熟悉相关业务,做到财务与业务有效融合。财务职能不仅是报销、记账等事后核算,还需做到在经济事务的事中,甚至事前进行控制。比如办公用品在没有定点采购以前,可以通过询价方式进行采购,但确定了定点供应商后,就要按照定点采购合同在指定供应商处采购。
2.3.2财务人员要开展自我评定
财务在经营主体中如果能更好的发挥职能,财务人员必须能够与单位内其他部门做到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要从服务与管理两个角度开展好本职工作。财务工作的提升,可以通过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评定与自我评定等方式来逐步实现。一是财务部门与财务人员的评比。市局财务部门以提高效益、提升效率、防范风险为目标,以推进精益理念方法与财务工作深度融合为路径,全力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益财务管理,持续加强业财融合、降本减费和财务监管,有效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精益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加快推动财务工作转型升级,制定了《精益财务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设置年度精益财务基础工作评比、专业技能提升、重点阶段性工作完成等3个积分项目,每个积分项目制定了积分标准,并制定了积分申报审批程序,积分排名作为评先树优及专业技术资格评聘等的参考依据;二是财务人员在单位的评定。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的人才岗位评价积分体系;彰显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劳动价值,更好体现多劳多得;拓宽人才队伍的成长路径,激发干部员工新时代实现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市、县两级制定《全员ABC岗位积分实施方案》,按照全市系统各类别、各层次干部员工岗位特点,分别设定不同的积分维度,每个维度设定不同的积分项目、周期、分值及标准。积分用于个人专项奖励分配,作为等次评定、薪酬动态对接的依据,并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积分标准中,对绩效考核维度、履行职责维度、个人维度、附加维度做了详细标准制定,积分的确定通过部门排名、个人成绩排名等进行。
参考文献
[1]程菊玲.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师,2018.06
[2]张 霞.如何加强基层财務部门的职能作用,会计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