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遏费水:浅析汉唐关中水利建设与农业灌溉的用水之争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社会的生产模式之下,水利建设对于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尤以汉唐治下,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先后步入高潮,形成了发达的灌溉渠系。但问题是:在水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过于集中的水利建设并不一定都是有利的。结合引泾灌区的实际情况所见,私渠、私碾的泛滥并非偶然,而是背后的利益驱动所致:正是由于这些私人水利设施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抢占了原本就已十分紧张的水源,乃至造成漕渠淤废、下游灌溉无水等现象。对此,汉代处置虽不甚详细,但可以确定唐代是有过多次强拆的记录,只不过屡拆不撤,屡禁不止,效果着实不尽如人意。受此影
其他文献
由于连续的干旱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1943年潮汕地区的大饥荒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和经济损失。在此次大饥荒的赈灾过程中,国民政府及地方当局赈灾不力,民众和华侨则积极采取
河南濮阳县这河寨北齐李亨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人物俑、动物俑、陶磨、陶仓、瓷碗、瓷盘、铜镜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粮食的加工、贮藏,家畜、家禽的饲养,畜牧业的繁荣,各类手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新形式,是现代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的结果,是由计算机和卫星网络等组成的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式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现代远
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巧妙迁移、发现新知、认识新知的能力。它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研究,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发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并养成深
中央苏区时期闽西合作社是伴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而形成的,本文从制度变迁的主体之间目标的相容相克、具体制度安排的相容相克分析闽西苏区合作发展、受困的成因。闽西苏区
1928年,绥远省政府成立后,为了改变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以改良农业技术与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为着眼点。曾成立农民训练所,创建农林试验场,创办农村信用社。这些措施在引进新的农作物
《禹贡》文本体现着丰富的救荒思想,总体分为三个方面,即:“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和“成则三壤”为重农与仓储;“四陕既宅”为养恤与安辑;“九川涤源,九泽既陂”为水利。在救荒
文峪河发源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是汾河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两岸民众和当地政府就注重对文峪河的治理和管辖。但是流域内河口决堤、河道变迁、盐碱地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