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观察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出血量为(60.5±4.8)mL、手术时间为(56.2±5.6)min,住院时间为(8.9±2.7)d优于对照组(血量为(200.6±4.7)mL(P<0.05);实验组手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临床上,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微创接骨板技术;四肢骨折;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04-02
  骨外尤其是四肢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诱因较多,患者骨折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截肢等危险。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虽然传统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恢复速度比较慢,且患者治疗后会产生很多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接骨板技术在四肢骨折中使用较多[1]。为了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实验中,男性47名,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39-84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8.41.5岁。患者中,上肢骨折患者30例,下肢骨折患者1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20例,闭合性患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骨折地方切开复位,行钢板内固定,然后在胫骨骨折处
  切开复位中固定手术,分离骨膜和骨膜外的深筋膜,通过统一切口把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插入皮下组织隧道当中,运用螺钉在两小切口中对骨折远近两端进行固定,接着做螺丝钉内固定。通常情况下,要把4枚螺钉拧进骨折两端方可起到固定作用[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表示。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的出血量为(60.5±4.8)ml、手术时间为(56.2±5.6)min,住院时间为(8.9±2.7)d优于对照组(血量为(200.6±4.7)ml(P<0.05);实验组手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例)(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诱因较多,主要是指患者的骨结构出现完全或者部分断裂,造成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患者一旦发生骨折,将会造成出血,然后是四肢肿胀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且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四肢活动。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不只是使患者进行简单的骨折复位和愈合,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疗后能够逐渐恢复四肢功能。因此,手术成为了治疗四肢骨折主要方法。目前,对于这种疾病手术方法较多,传统的手术虽然能够早期恢复患者四肢功能,但是患者治疗后骨折内固定术会对接骨板下面的骨血运造成直接破坏,并且手术过程中甚至会对骨的血运造成破坏,引起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并影响了整个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患者长期效果也不理想,部分患者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接骨板技术在四肢骨科疾病中使用较多,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它能够对患者骨折局部的血运进行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大大减少了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并且手术之后接骨板不会直接压迫骨面,避免了骨板对骨血运的破坏,减少了骨质疏松、螺钉把持力降低以及骨折愈合延迟等情况的发生。患者手术之后需要把螺钉紧扣钢板固定就可以,这样能够予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不会影响骨折的愈合[3]。实验中,实验组的出血量为(60.5±4.8)mL、手术时间为(56.2±5.6)min,住院时间为(8.9±2.7)d优于对照组(血量为(200.6±4.7)mL(P<0.05);实验组手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例)(P<0.05)。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种手术在四肢骨科疾病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韦智乐.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吉林医学,2013,34(6):1108.
  [2] 乔金环,董巍,吴建伟,等.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3):218-220.
  [3] 刘玉芬,黄志嫦.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80-381.
其他文献
〔摘要〕 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创新的非制度性因素主要有:一是检测能力较弱,主要体现为检测技术水平低,技术研发进展慢,特别是关键检测技术研发突破难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检测结果,从而影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不足,主要体现为我国很多食品企业缺失伦理道德和诚信意识,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三是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难以改变,主要体现为消费者存在消费心理偏好及消费行为习惯和搭便车行为
图书馆编目工作必须提高效率,以适应当前图书馆人事制度的改革及读者对最新书刊文献资料的需求.本文在对编目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编
2012年度中关村十大系列评选榜单揭晓,公布了中关村年度人物、海归新星、卓越品牌、新锐品牌、创投案例、并购案例、创新成果、创新标准、新锐企业、年度新闻10项“十大”榜单。其中,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十大年度人物”榜单中位居榜首,成为中关村科技企业的“领头人”。  在“2012中关村十大年度人物”名单中,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微软公司副总裁张亚勤、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联想集团CE
民间俗说“春困秋乏”,秋乏是人体为适应自然界气候季节变换产生的一种生理性调节反应,如不注意调节缓解,严重时也会诱使一些疾病发生。    天气转凉后,感觉无力、疲惫、口鼻干燥等秋乏症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而且睡眠减少影响人体代谢,暑热的散去会使机体的代谢逐渐恢复平衡,心血管系统负担减轻,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
党内生活庸俗化是严重影响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因素。当前党内生活庸俗化具体表现为:在个人名利得失面前斤斤计较,追逐私利;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面前明哲保身,当“好好先生”;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