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基本理念强调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性质应通过实践性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新课标》的“新”之一在于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基本语文学习活动,如何整体把握与解构18个学习任务群,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情境化、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习方式转变和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一、要明确价值立场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首先明确价值选择与立意,也就是立场。这是确定内涵和外延,并与其他实践活动或其他语文学习方式相区分的关键;同时也是面对争议时,可以不动摇并以理据争的武器。何为语文实践活动?简要说,“语文”是学科立场,“实践”是方式途径,“活动”是组织形式,三个关键词圈定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和边界。语文实践活动即在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为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行为主体,学生广泛并深度参与的实践性、体验性、生成性学习活动。概念界定明确了语文实践活动的价值选择应该坚守三个立场:学科立场、素养立场、学生立场。
  1.忠于学科。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应牢记语文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清晰18个学习任务群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对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保持自信。同时,应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教学融合和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思辨性地保持对学科专业立场的坚守。
  2.基于素养。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与开展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通过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全过程,学生逐步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建设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时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所导向的12个课程目标以及分解的学习任务群目标或单元目标。可以说,素养立场是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关键价值取向,它直接关系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和开展的有效性。
  3.面向学生。学生是语文实践活动主要的行为主体。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本质是支持(而不只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帮助”并不能完全考虑学生的意愿,可能陷入教师“一厢情愿”和“独角戏”的僵局。学生立场中教师支持角色的强调,旨在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全过程,包括前期设计、中期生成以及后期评价,教师在各环节根据问题和需求导向作為局外人适时出现给予支持与指导。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与深度。学生立场赋予了语文实践活动生动和人本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创造活力的释放。
  二、要准确把握设计的基本原则
  1.注重趣味性与生活性。学习中的“趣味主义”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阶段,趣味性与生活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则,它同样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内容。趣味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强化注意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语文实践活动不能一味追逐热闹和有趣,但“无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常常会让学生抗拒和消极对待。趣味性赋予语文实践活动弹性与活力,同时也容易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趣味来源主要依靠活动素材和活动资源的生活性,即学生平时常用、常见、常听到的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以及当代文化生活热点和文化现象。它们从生活性的角度赋予语文实践活动多样性和真实性,进而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此外,对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关注也有助于个性化与差异性学习的开展。
  2.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并不是各自独立、两轨并行,而是有机融合、互相供给,它们的目标、内容以及形式不是孤立、毫无关联的。并非活动A对应A任务群实现A素养,活动B对应B任务群实现B素养。我们强调语文实践活动应根据重难点和学情特点各有侧重、丰富层次,但这并不代表割裂和拼接。每个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都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全面把握任务群的特点,注重任务群间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关系,明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重点和联系。设计中应充分兼顾这种逻辑关联性,在突出活动设计差异性与层次性的同时注重设计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关注活动的衔接与可持续发展。
  3.注重开放性与生成性。语文实践活动应在忠于学科立场的同时,更加开放、多样、有序,积极开发学科融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开展学习。纵向上注重时代性,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注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横向上注重多学科、跨学科以及超学科的课程建设趋势,并力求突破课堂和学校边界,保持自信、包容、开放的学科情结。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生成性作用的发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把控学习活动的走向,教师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的独到见解,帮助学生反思与研究。
  三、要科学设计核心要点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应围绕“3 3 3”进行整合与创新。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类学习情境类型;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法。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在坚持学科、学生、素养三大价值立场的同时,应不囿于教学,秉持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理念,从课程处着眼、从教学处着手,从开阔的专业视角把握活动类型、活动资源、活动内容和活动手段等方面的整合与处理。
  1.基于教学目标与学情的活动类型选择。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教师应充分吃透从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群学习目标→单元目标→具体课时目标的逻辑体系,形成基于任务、单元与文本一体的整体性目标体系。应在目标体系细化的同时结合重难点预期,选择适切性最强的语文实践活动类型。同时,应充分调查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兴趣潜能,将学情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类型选择的重要参考。
  2.基于校本与社区资源的活动资源整合。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以综合性与实践性为核心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资源和情境。完全僵守学科立场,可供选择和发挥的资源与情境是孤立和有边界的,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中很难实现充分和广泛的参与。因此,突破学科,走出课堂,开放学习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生动和丰富是有必要的。应关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以及优质校本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的运用;关注具有语文学习价值的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关注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的综合运用。借助整合的资源合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源和实践机会。
  3.基于文本挖掘与延伸的活动内容充实。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应基于课文文本、单元内容以及任务群学习内容,它们是语文实践活动最核心和关键的内容。在设计时,应充分分析文本、研究文本,挖掘文本中能够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闪光点,并以之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切入口。利用校本资源与社会资源对文本资源进行抽取和包装,将切入口由点及面展开。提取并扩充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核,由文字到情境,由文本到活动。尝试根据单元教学内容以及任务群学习内容,从学科内部对文本资源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行主题式整合加工,同时借助外部资源优势,对内核进行螺旋上升式充实扩展,进一步将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夯实。
  4.基于学科融合的活动手段创新。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时,应站在课程建设的角度,关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所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发挥其他学科优势,借助其有效的活动方式丰富并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手段。注重与艺术类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其他文史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和手段的共享共用。过程中帮助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引导他们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文环境中主动学习。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是实现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我们应抓住这一推进语文教学变革的关键力量,站在课程育人的视角,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坚定立场、聚焦关键,努力推进语文课堂的变革,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让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是社会共同的需求和希冀;建设好幼儿园、办好幼儿园,是学前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更为学前教育提出明确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让园所稳步前行,怎样让教师们快速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让发展的步伐扎实而坚定,让教育回归朴实的本质,摒弃走过场、摆架子的徒劳和浮躁,建一所名副其实生态园所的目标。无论是本真还是本源的核心价值最好的诠
期刊
“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教育性质,在学生的人生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党史教育作为形塑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内容,在普通中小学教育阶段十分重要,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小学开展党史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养成的基础时期,以下从三观的角度探讨中小学阶段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水平也随之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人们也越发关注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而这也使学科教学方式变得愈发丰富,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实践中发现,若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以问题导向的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确保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向;小学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中小学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关键阶段,是重要的“拔节孕穗”时期,亟须进行有效引导和精心栽培。深入挖掘中小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工作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环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努力实践的探索方向。  一、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社会学科范畴,直接承载着传播文字运用、弘扬文化传统的社会功能,对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涵养优秀品质、厚植家国情
期刊
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语文成绩的构成主要是课内基础知识和课外部分。真正拉开差距的在于课外部分,而作文在中考中占据了50分,将近40%,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作文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得作文者得语文”,并不是没有道理。笔者常年担任一线教学工作,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关注语文往往也是更加关注作文。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由于课时受限,上课时间大部
期刊
组建“四史”宣讲团队,将思政课、历史课与“四史”宣传教育进行课上课下有机融合,推动“党建 领跑者”品牌活动在各支部“生根开花”……“四史”宣传教育开展以来,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新多项举措,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深入师生、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滨海新区教育系统:  书记校长带头讲 支部品牌活动强 师生全情参与中  滨海新区教体局创新性地将区总工会组织开展的“金锤杯”滨海新区职业技能大赛向书记、校长讲思政
期刊
老山收复战役已经过去37年,在战役结束后,有一首叫作《我爱老山兰》的歌曲受到全国听众尤其是参加过老山收复战役战士的喜爱。我常常沉浸于这首歌曲中,被它优美而崇高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这也加深了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勾起了对老山兰的好奇之心。  老山兰的家乡在老山。  老山,这座英雄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船头村以南的中越边境上,主峰海拔1422.2米。这里山陡谷深,接近主峰的坡度有70度,主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