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能力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上存在差异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差异性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探究 实践 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22-02
  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主动、耐心地探索学习的能力;一是理解他人并实践运用的能力。每位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存在差异性,探索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探索和实践能力不强的学生常常会遗漏一些要点,不知别人所云,更谈不上个人评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昏昏欲睡,听得不认真;相反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因此我在备课时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经常依据文本体式和学生需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作为生物的社会”安排的基本上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选文丰富多彩,涉及各个领域,可读性强,但尽管这样学生阅读兴趣依然不高。如果只是上成一般的科普课,学生可能兴味索然,认真倾听的大概寥寥无几,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困难的。课上我还找来文中所提到的大量实物或图片资料,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整堂课学生听得投入、仔细,情绪饱满,互动热烈。陈树元老师认为,“趣学趣教,讲究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对走出说明文教学的低迷,是很有意义的。”[1]因此教学时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想听、爱听,听得持久、听得专注、听出味道,从而学会探索。
  二、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针对性探索。
  有一次我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布置了一条作业,要求男生以“我是贾宝玉”开头,女生以“我是林黛玉”开头,联系节选部分,概括二人的性格特征,特别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结果在探索交流的时候,好多同学立足于原著的故事情节,而忽视了节选部分的文字。我在“教后记”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可能与我没有明确相关要求有关。这里的要求就是课上要让学生探索什么、怎么探索,探索后有哪些实践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去探索。怎么探索,我一方面给学生做示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我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并通过点头、微笑、目光交流、手势、语言应答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明白:一探索能使我们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所以讲课时,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听清我或者其他学生在说什么,需要倾听者做出哪些回应等等。我经常提醒学生:“听清我提的问题。”“认真听其他学生在说什么。”“听别人朗读课文,读错的地方如字音、断句等提出来”“认真听别人发言,听他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妥”“其他学生的发言你认为有没有道理”我欣喜地看到:现在的语文课上,当一个学生发言时,课堂瞬间就会安静下来,有时候后面的学生发言,前面不少学生都会不自觉地扭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发言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他(她)发言,用心探索每个细节,生怕遗漏重要信息。以前那种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有的窃窃私语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陡然不见了。
  三、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结合“阅读与鉴赏教学”训练实践能力
  1.课内阅读教学实践
  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形式:
  (1)听记实践:着重培养学生一边探索一边实践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重点问题多次重复,加强重音,放慢节奏,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实践记录。
  (2)听答实践:课前我根据文本内容、学情等精心设计问题,课上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提内容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或者群体回答,有时师问生答有时生问生答等,主要培养学生实践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學生要准确、到位回答,首先必须得认真探索,否则实践会答非所问。
  (3)听述实践:主要方式侧重训练学生实践的理解力、筛选力。我在教学《古代诗歌选读》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中的名句时,适当的点拨后,及时让学生对我刚才讲的内容概述一遍,并合理组织成一段连贯的鉴赏短文;学习小说时,在我的课上安排学生复述是常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往往是第一个学生复述过了,又安排第二个学生补充复述或者评价前面学生复述质量的优劣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课外阅读实践
  课外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所以我经常安排学生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指导得法,措施扎实,那么学生的能力就一定会逐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也必然会跃上一个新台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就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1]陈树元.如何确定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1,(4):9 ~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职业教育院校特点,从拓展教师信息分析思路、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培育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88-01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部分组成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办公软件应用水平的需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公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将对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该课程新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办公软件应用课程 问题 方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TP3-4 【文献标识码
目的:了解吉林市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做好人群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方法:选取吉林地区18周岁以上常驻居民2845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居民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空腹
【摘 要】 体育舞蹈作为当今社会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参加的人数与日俱增。因中西方的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存在诸多发展架构不稳定,审美价值观断层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体育舞蹈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中西方传统审美哲学思想,及体育舞蹈历次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为体育舞蹈之于中国之发展、体育舞蹈融入中国文化做出建议。  【关键词】 体育舞蹈;中西方传统审美;融入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