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探析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浅显和深奥跨度比较大的音乐学科更适合作为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媒介。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引发感知能力、引导理解音乐内涵、通过创造和体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等策略进行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教师应当努力挖掘小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天性,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程度和教育水平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生的审美想象活跃,审美评价处于承前启后的萌芽阶段,此时小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力,教师此阶段对于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则相当关键。由于小学生的知識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深奥的事物和概念不属于他们应该掌握的范畴,而浅显和深奥跨度比较大的音乐学科则更加适合作为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媒介。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作一个初步探析。
  1 引发感知能力
  音乐中自带各种音律、节奏元素能够使得小学生自发地跟随音乐的旋律而感悟、哼唱和舞蹈,能够引发小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更多感知。音乐教育还能够使得小学生产生初步地对美好声音的感想,激发他们对外界声音的感知兴趣,锻炼听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小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教会他们辨别不同的旋律和不通旋律所代表的基础含义,以增强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为今后听觉方面的学习和感知打下牢固的学龄前基础。应该让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对音乐的感受印刻在脑海中、耳朵里和心里。例如,在小学生就餐前后,都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平复他们的心情和玩心,促进食欲,让他们了解到某些声音的内涵,吃饭时应该心情平静,切莫三心二意容易导致不消化,使他们明白舒缓的音乐代表平静的环境和心境。在教育不肯睡眠的小学生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类似摇篮曲的昏昏欲睡、断断续续、循环反复类型的音乐,一方面促进小学生睡眠,另一方面也通过实例告诉他们,这种类型的声音代表的是休息和没有精神。在生活实际中去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和审美的认知度。
  2 引导理解音乐内涵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应该引导小学生进行初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小学生处于学龄前的阶段,虽然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但是他们却无法理解一些意思,也无法完全集中精神去长久地做某一件事,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保持一定时间的心静,并开始培养他们的专心特质,教会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闭眼想象音乐所反映的场景。随后,教师要从音乐的曲调入手,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曲调大致是快乐的还是不高兴的、是代表着迅速还是缓慢、是表现出平和还是激昂等基本问题,然后再提问他们通过快乐的曲调听出歌曲的谱写者或者演唱者快乐的程度是怎样的。如此而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但不涉及概念只涉及具体问题,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又能够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内涵、提升他们在乐曲方面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
  除了要让小学生尝试了解一些音乐作品之外,还应当让他们了解简单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音乐作者想要抒发的中心思想感情。由于每一种知名音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音乐素材的收集、分类和明细解读成为了小学生教师的重任。部分小学生能够听出音乐当中所表露的具体情感,但是却无法明确这些情感的来源是什么。这时,教师就应当用浅显的例子去告诉小学生表露某种音乐情感的原因大概是什么。比如说,在放忧伤音乐时,可以对小学生说,小明的妈妈今天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很痛,所以她有些忧伤,适合听这样的歌曲。借助浅显的例子,让小学生明白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操和情商,对其起到奠基作用。
  3 通过创造和体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要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但可以通过让他们欣赏和感知,还可以培养他们在动手实践或是对音乐的自我创造过程中来真实地感受,这样也便于让他们与音乐真正地进行“0距离接触”,这样也是对小学生个人思想进行的一种培养,对于今后他们文化课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可以在给小学生播放某个音乐之后,让小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随便唱一首和刚才那首风格相似的歌曲或者说一句感悟也可以。应该尊重每一个小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想法,不要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固定的标准去评判小学生,因为音乐本身就属于艺术的范畴,具有主观性,而小学生尚且处于认识世界的最基础阶段,更不应该限制他们的个人想象力和感知力,教师应当以鼓励认可的方式去推动小学生对音乐进行创造。
  教师除了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还应该保护小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因为每一个小学生都或多或少会具有不同的创造力,这在今后将衍生成为他们独特的各种能力,或是学习能力,或是生活能力,或是人际能力,但是每一个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素质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音乐方面的感受和创造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便小学生对某些音乐产生了离谱的曲解,教师也不能随意去否定他、指责他、阻止他的学习,而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或引导,并且询问清楚小学生这样理解的原因,以备于今后如何设计更好的方法去对其进行教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再展开具有个性化设计元素的针对性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结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标课程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越来越关注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作用和途径,应当努力挖掘小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天性,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振娟.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8):0071-0072.
  [2] 张瑶.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启迪,2020(2):36-37.
  [3] 武媚.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10):221-222.
  厦门市同安区滨城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纳肛法在剖宫产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剖宫产术后腹胀不适106例产妇分组,对照组开塞露直接纳肛,实验组改良开塞露纳肛,观
家族性慢性天疱疮是临床罕见的一种皮肤病,病程长,迁延难愈。西药主要采用激素治疗,患者复发率高。给患者身心上带来很大错伤。这个病例,患者患病20年有余,皮损部位多,笔者选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20年2月中医门诊就诊124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62
目的:早期保健围产知识在孕期普及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8年—2019年来我院接受孕初期检查的122例孕妇,采取随机分组式,分为早期保健组与非早期保健组,各61例,早期保健组给
目的:分析康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督查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院级护理质量评
摘要:本文旨在向人们科普心理治疗的相关概念及背景知识,介绍现代人们普遍的心理问题和疾病的类型和诱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读者自身和身边人及社会各年龄段人的不同心理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并就心理援助方式的选择给予应对措施和建议,帮助患者走出困境。  关键词:心理援助;心理治疗;心理疾病诱因;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1背景  心理治疗是指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人格障碍、心理疾患的治疗。导致心理问题的因
目的:研究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合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患者50例,平均分成附子理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联合前列舒通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前列炎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左氧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