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上还是不上?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快到了,你是不是计划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可是孩子2年换了5个班,学无所长,这样的兴趣班上得有用吗?不上吧,别的孩子都在上,那么长的假期,孩子待在家里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懒散?看来这兴趣班上与不上都让家长为难。
  
  兴趣班里无兴趣
  
  庞海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中年得女,视若珍宝。女儿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现在,7岁的她,每周末都奔波在学琴的路上。有一次,女儿偷偷对妈妈说:“我还不如一条小狗!”
  同样是望子成龙,电影《向日葵》中孙海英扮演的父亲也寄予儿子厚望,希望儿子能圆自己当画家的梦。相比之下,他的做法比庞海更严厉:别的孩子放学后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他却把儿子锁在家里画画。有几次儿子都以拉肚子为由,逃出去玩,后果可想而之,换来的是一顿暴打。儿子想了许多方法逃离家庭,但都没成功,最后把目光转移到自残上,在一次准备用菜刀砍掉自己手指未果后,儿子举起了点燃的爆竹……
  
  渴望孩子能按自己设计的路获得成功是许多父母的心愿,但如果这种心愿背离了孩子的意愿,那本身就是对一个生命的不尊重。仔细想想作为父母,你所从事的事业是你真正喜欢的吗,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从事一份自己本不喜欢的工作是不是会经常给你的生活平添烦恼呢?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自己内心的要求,当然不会快乐,你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求孩子跟你一样呢?
  应该说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现自身的价值,是人一生都要为之努力的理想。但这条理想之路并不平坦,中间可能会走许多弯路。孩子还很小,玩性很大,也许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按照事先拟好的计划一步步付诸行动,却更加贴近自己内心。教育心理专家孙瑞雪认为“儿童依据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创造一个自我,这一历程需要18~21年,所以,早先的时候,儿童只有自我的意识,如果家长不让儿童完成这一历程,而是让儿童去做对外在世界感兴趣的事情,那是占用了儿童的生命空间,就可能错失了一个真正生命的存在,就是人们说的没有自我。”
  兴趣班授课内容并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是一种普通现象,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难免出现逆反心理。如果兴趣班是孩子自己选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上兴趣班的真正目的
  
  雯雯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兴趣班。开始是上妈妈替她选的钢琴课,没上几节,雯雯就烦了,一到上课的时间就赖着不去。没办法,妈妈又给她报了个绘画班,这次雯雯还不错,坚持了半年。可是半年过后,雯雯又喜欢上了泥塑……就这样3年里,雯雯换了6个班,依然没有特长。雯雯妈为了这件事特别焦虑,别的孩子都学有所长,可怎么自己的孩子上兴趣班就跟“狗熊掰玉米”似的,掰一个丢一个,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责怪自己这个不负责任的妈吧。
  
  上兴趣班就得学有所成吗?家长往往更看重看得到的孩子的成果与进步,却忽视了上兴趣班的真正目的。如果一个家长不是用功利之心去对待兴趣班,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希望孩子增加一些乐趣,长一些见识,那么去上兴趣班本身就会达到这样的目的。混沌理论认为,在合适的年龄给予孩子足够的信息刺激,如果孩子具有某类天分,当孩子成长到某个年龄段时,这样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所以,只要孩子有某种兴趣,家长就应给予鼓励、欣赏。当孩子兴趣转移的时候,说明这种刺激已经完成,家长最好跟随孩子再去体验新的兴趣。不管孩子是否是天才,足够的信息在恰当的年龄最终会让孩子受益。没有条件的家庭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免费资源帮孩子补上这样的课,比如多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一些艺术展览或是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感受不同的风物人情等。
  
  一定要上兴趣班吗?
  
  东东的妈妈是一个兴趣班的温和派,东东已经8岁了,还没有上过任何兴趣班。“孩子在学校学习就已经负担挺重了,再上兴趣班,多累呀。孩子就是孩子,应该有童年。”
  
  就学习本身而言,无所谓内容量多还是量少。高明的教育者,即使纵容孩子游玩嬉戏,也会成为一种学习,平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可能化为各种思维启蒙和潜能开发。甚至可以说,人生本就处在一种时刻学习的状态。而在不正确的教育下,培训内容就算从10个简化到1个,估计最后也只能成为不堪重负的压力,逼出苦不堪言的逆反情绪。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语言系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新的网络词语越来越多地涌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背景下,网络词语“迷妹”“迷弟”应运而生,它们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成为引领语言潮流的一份子。该词的流行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既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语言内部的规律作为推动。本文试从语言外部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和语言学内部因素两方面来探究和网络词语“迷妹”“迷弟”有关的语言学问题。  关键词:“迷妹” “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患者男性,59岁,因“左上腹胀1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查体:T 36.5℃,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及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
期刊
早上一出门,就碰到社区刘大妈,她说一起健身的一个老姐姐,外孙子不知怎么染上了结核病,大夫开了药,让每天服一次。这老姐姐记得以前都是一天三次服药的,这中间有什么讲究吗?   过去治疗结核病,如异烟肼是采取一天3次,每次口服100毫克(1片)。现在提倡让病人把一天的药量集中服用,即一次口服300毫克(3片),称为“顿服”。治疗结核病采用这种服药方式,是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方案。   用顿服法取代分服
大数据时代,给图书资料的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在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以及挖掘上的优势,都给图书资料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导致人们对于图书资料的要求变
摘 要:在在现代企业的发展当中,企业文化至关重要,是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而企业文化的建立离不开政工队伍的工作,其是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基础,本文就此加以分析并就强化政工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政工工作;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缺失  就当前诸多企业政工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政工工作人员自身
受各种各样因素比如管理不当、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施工技术不到位等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出现了诸多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类约定俗成交流信息和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言由词语构成,词语有固定的结构也有固定的搭配,但有时候词语并不是都按照常规进行搭配。词语的超常搭配就是打破常规搭配和固定搭配的限制,通过这些合理变异的特殊搭配,来产生出心中理想中的奇特的文字效果。本文在语义、语法、语用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词语超常搭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词语 超常搭配 修辞  词语超常搭配的句子往往会使人耳目一新,留下深刻
国家木工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成立于1989年4月,设在东北林业大学,至今已十几个春秋。 The National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fo
把對欧洲的向往变为行动,来个说走就走,不迟疑,约好几个影友,由重庆直飞莫斯科。  这次主要行摄北欧。  在俄罗斯重点停留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座著名都市,拍摄了莫斯科红埸、列宁墓、国家博物馆和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骑马雕像及冬宫等多处名胜古迹。离开圣彼得堡,乘坐国际豪华邮轮前往芬兰,并转乘火车、大巴、邮轮去了瑞典、挪威、丹麦、德国等北欧国家。  在北欧各国,无论是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或农村,都尽量地拍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