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校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技术和实践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要求較高。但是当前情况下,中职院校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中职院校人才供应的需要。通过对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展开了相应的路径探究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的是通过创新改革提高中职学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 网络综合布线;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9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综合布线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所以中职院校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时,要充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
   一、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基础探究
   (一)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背景
   网络综合布线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是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提供支撑环境,同时为其他系统的接收提供保障的一个系统工程,意义非常重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新型课程应用而生,逐渐得到推广,中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这为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与理论基础。
   (二)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1.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不成熟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倾向于进行理论讲解,随后再进行实践活动,二者分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实践的理解与运用。有些课程虽然只局限于书面讲解,没有足够的实践活动作为支撑。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与课程内容的深度不足,使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不能够得以高效开展。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学习条件,使得教师与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践教学并不够重视,包括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且教学以通过考试为标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网络综合布线实践的原理和内涵,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探索和创新理解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存在课程单调的问题,计算机教师缺乏讲课热情,或缺乏课程教学的有序性与连贯性,没有系统的讲课计划,组织课程能力较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属于碎片化和茫然化,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效率与课堂效率越来越低。
   2.教学设备与资源的滞后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具有实践性、理论性、抽象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和要求也较高,所以在进行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足够的教育资源为其奠定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并不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导致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够正常进行,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线管剪以及光纤熔接机等专业设备,但学校不能够提供相关设施。这一问题大大限制了中职院校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限制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
   3.学生实践兴趣不足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特点是对学习的兴趣并不高,专业的学习目标也不够清晰,学习态度并不是非常积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及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没有起到科学的引导作用,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降再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这是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无法良性推进的一大原因。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了解并不彻底,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特点一般是老师教多少,自己就听多少,生活中少有应用与推广。这都不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推进。
   二、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路径探究
   (一)创新教学方式与授课模式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采用项目任务式教学或竞赛式学习成果验收等方式,提高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的目的性,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成熟。任务式教学比如由教师进行某一课程或某一单元板块的任务分配,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与动手,教师只作为其中的技术支持以及疑难问题解答的引导者,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从而提高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
   (二)转变教育观念,培育教师现代化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是否能够真正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的内涵是教师能否建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关键,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科学应用,则是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实践活动的作用,明白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学习,在日后能够更加熟练地将这一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必须要树立先进科学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课前任务的布置,留下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寻找答案,随之有效加深课堂学习的理解。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动脑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协作沟通的动手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提高和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间也要经常进行教学的探究与学习,比如课堂观摩与会议分享教学经验等。    (三)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是借助多种除教师个人知识储备外的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课程内容讲解。例如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或让学生观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过程,再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出该课中需要讲解的概念。总之就是巧妙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将抽象知识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出原本抽象化、理论化的学习内容与过程,拓宽学习范围,延伸学习深度。这样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学习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与兴奋感。将实验与实践通过计算机制作成的动画形式播放,吸引学生,并且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将较为理论化的知识更灵活有趣且生活化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计算和运行,体会到实践运用的乐趣。
   (四)与“工匠精神”相结合
   “工匠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新的实践思想,其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众多先进精神与思想。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中职院校在进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忠职敬业的“工匠精神”,发挥“工匠精神”对于网络综合布线这一专业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工作认同感,使学生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由被动盲目学习转为积极自主学习。
   (五)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学校要给予足够重视。拓展筹资渠道,增添教学设备,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设备进行练习和使用,以实践应用为核心,推动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整合各渠道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除了加大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教育资源的投入,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制作一些简单易学的实践用的教具,以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为解决学校在实践教学中设备购买方面的重视不足及教学环境有限的问题,学校方面还应该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解决方案的探索,比如建立仿真实验室来弥补实践活动中基础设备不足的问题。
   (六)学生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无论是什么课程的学习,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一定要认真负责,给学生以信任感与钦佩感。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整体大局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的最终目的。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本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能力事实出发,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学生。同时还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和认識,让学生自己展开思考,进行创新。让学生明白,网络综合布线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让学生习惯和喜欢上这种探究问题、自我探索并自我提升的过程。只有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心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院校的教学困境,让中职院校取得最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是为社会输入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加强和改进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校方、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配合,除了上述的措施与对策,还应该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新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对策,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中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而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铁松.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及实践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5).
   [2]方丽玲.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23).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最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但这对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当下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渗透到我国国民生活的各行各业,电工电子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电气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同样可以带动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的电工技术知识和相应技术的掌握水平。对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的路径探索进行简要说明。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电工电
[摘要]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融合的技术型人才,是其发展进步的关键问题。中职机械基础课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创新教学理念,引进参与式教学法。将对目前的中职机械基础教育现状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 中职教育;机械基础;参与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教育信息化,而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微课”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给受教育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基于此,将“互联网+”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为研究背景,针对中职院校学科教学以“PLC应用技术”为例,将提高“PLC应用技术”教学有效性作为研究目的,从教学应用策略与
[摘要] 互动这一理念是新课改不断深入之后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主张师生、生生有效互动。早在20世纪60年代互动教学模式就已经被应用于教学课堂,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期间积极引导学生互动、共同发展,同时处理好知识点传授与能力培养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为此,就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从而最大限度优
[摘 要] 随着“00后”学生成为中职生的主要群体,其群体意识有了明显变化;同时,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事业单位也对人才素质要求有了较大变化,中职德育需要寻找有效的德育办法与实施途径。而基于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管理、情感融合、专业引领、评价激励四维育人模式是一种以考虑学生自身价值实现,采用情感融合育人与过程激励评价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能适应当前德育工作变革。  [关 键 词] 生涯规划;中职
[摘 要] 在中职住宿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解决管理内容繁多、管理质量低等问题,对提高中职住宿生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职住宿生学生特点、新时期如何做好中职住宿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采取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等策略,对提高中职住宿生管理工作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新时期;中职住宿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摘 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职学校的教师都认为,学生只要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便能成为符合社会期待的高素质人才。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中职院校学生只有进行全面发展,才能够符合社会的期待,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此有关教育研究者尝试通过“五育”并举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在进行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也能得以提升。  [关 键
[摘要]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更全面、深入地落实相关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此促进中职体育教育水平得到更全面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融入快乐体育教学法,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推行,以此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自觉自愿地融入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实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弱项,澄清职业价值观,开启职业生涯探索,设计个人蓝图,追求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课程教学中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做法,指导学生认真规划。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成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124-02   职业生涯
[摘 要]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下,一些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期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满足社会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创新能力不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更是影响其后续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为此,分析中职机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探究机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 键 词] 培养策略;创新能力;机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